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292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530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非线性m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通过对大量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简便合理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常用m法中单一m值与位移建立指数关系,并由bm有k两参数来描述。将这一关系引和常用单桩m法计算中,则计算结果可考虑单桩非线性响应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1998年1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1月黑潮-西风漂流区海温为负异常、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为正异常。通过对1998年汛期降水的预测实践分析研究指出,当此三因子同时异常时,利用其中任何一个单因子都难以较好地同时预测出1998年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嫩江流域的多雨区和华北平原的少雨区。而通过EOF分解和动力模式对三因子异常进行综合集成所作的预测和实况基本一致。对多因子异常的综合集成是改进和提高汛期降水预测水平的有效手段,沿着这一新思路,利用EOF筛选出前明显异常的重要因子,选择一个较好的区域气候模式,有希望通过综合集成作出比较可信的预报。  相似文献   
93.
利用立交模式的原理,对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并对山西地震带具有立交成因的强震危险地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太原盆地南端、大同盆地南端和北端、忻定盆地中段是可能孕育大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市的震害预测,提出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单元的震害预测思路,同时对震害预测和减灾对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
本文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对我国西南及中南部早震旦世南沱组砂岩、砾岩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相、古板块构造、古气候—地理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南沱组是山间泥石流和海相重力流沉积作用的产物,并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山间—山前泥石流(滇东、鄂中古陆);(2)火山泥石流(四川西昌);(3)浅海相重力流(黔中、长江中下游);深水斜坡相重力流(黔东南、桂北及湘南)。南沱期大规模暴发重力流的主要原因:一是南沱组坚硬和巨厚砂岩、砾岩覆于前震旦纪浅变质岩系之上,形成一个易于滑动的界面;二是在低纬度区的热带气旋和火山活动,起到了触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银锡钨等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8.
作者分别在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Hamersley地区(3.5~2.5Ga)和格陵兰Isua地区(3.8Ga)采取了50个沉积岩样品,并进行了常量和痕量元素分析。此外,为了获取有关太  相似文献   
99.
20个样品分别取自南非巴比顿山Onverwacht组(3.5Ga)和Figtree组(3.4Ga)的燧石和页岩,通过激光消融技术对个别黄铁矿晶体(直径100~300μm)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美国宾夕法尼亚系页岩样品中的50个晶粒进行了对比。巴比顿样品的δ~(34)S值从-3.5‰~+8.4‰,平均值为+2‰.50个选自10cm~3样品的黄铁矿晶粒,其δ~(34)S值为11.6‰,δ~(34)S频率曲线偏向正伉。该δ~(34)S特征表明,形成黄铁矿的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利用1998~2015年TRMM卫星3B42的日降水资料,对秦巴山区的年降水量、季降水量、各个等级降雨日数、整个区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统计,同时还对各个不同降水类型的倾向率进行了统计,再根据他们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15年秦巴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呈现依次递减的变化特征且呈带状分布, 山区南部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北部,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别不大;2)四个季节的平均降水均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无雨日数在整个山区呈增大的趋势,小雨日数在整个山区呈减少的趋势,中雨日数除山区东南外呈增大的趋势,大雨日数除重庆、河南、四川北部外基本呈增大的趋势,暴雨日数除山区东西部暴雨日数减少外其他地方都呈增加的趋势;4)整个山区年降水量随着时间的增长在缓慢的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