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咸新区是"西咸一体化大西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安已建成区具有相近的地质环境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否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已成为西咸新区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西咸新区建设中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五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城市建设附加荷载和黄土湿陷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数学模型,并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中地下水开采的风险最大,黄土湿陷次之,附加荷载最小,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不周密规划,有效防控,势必引起新的地面沉降,甚至产生新的地裂缝,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止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2.
岩溶水是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为了合理地开发岩溶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了区域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的赋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岩溶水的赋存和富集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和水文网的影响。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其他层位岩溶发育程度低,岩溶水贫乏。受断裂、褶皱构造的控制和黄河排泄基准面的影响,岩溶水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县天桥至清水川口段富集,可建成清水川、浪湾和天桥3个集中供水的岩溶水源地。  相似文献   
33.
矿山开采活动中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保护是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思想与理论解决的难题,仅从采矿工程学角度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文中从生态水文地质学的角度,针对陕北采煤安全必须疏排水和陕北能源基地建设亟须水资源支撑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充分地利用煤田地下水满足强劲用水需求来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并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条件出发,根据矿区植被生态风险区划、采煤影响地下水区划,提出了建立保护矿山水资源的采煤秩序、不同阶段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划以及矿山掘进过程中保护性开采地下水的水源地布局规划原则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4.
以煤炭基地的水体为研究对象,以煤炭基地水污染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为研究重点,在分析中国能源形势和煤炭基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陕北煤炭基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煤炭基地水污染研究理论体系框架,具体分析了该体系五个组成部分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用途,在此基础上以陕北煤炭基地水污染问题为研究实例实践这一理论体系。结果表明:煤炭基地水污染研究理论体系由煤炭基地水污染背景条件研究、现状研究、机理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和防治对策研究组成;陕北煤炭基地超过80%的地下水属于轻微污染和未污染,地表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窟野河大部分水化学组成从上游向下游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陕北煤炭基地未来地下水主要污染区分布在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神木县锦界、神木县城、大柳塔镇、府谷县城等;对原有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清洁生产,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采取污水厂统一处理进行,新建企业必须进行污水处理设计,对生活污水采取土地渗滤或污水厂处理,固体废弃物要做无害化处理,农业生产中要求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35.
北方红黏土又称三趾马红土,在黄土高原地区呈不连续状分布于黄土之下,为典型的致滑地层。红黏土遇水后强度降低、变形增大从而构成滑动面的过程,与红黏土特别是非饱和红黏土的蠕变特性息息相关,然而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南方红黏土。我国南方和北方红黏土的工程特性差异较大,不能等同对待。本文以陕西蓝田典型的北方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借鉴控制吸力的非饱和土研究方法,在吸力分别为0,100 kPa和200 kPa条件下分级施加围压,开展了吸力控制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研究非饱和红黏土的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试验表明,红黏土具有明显蠕变特性,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征相近,均呈现幂函数或对数函数变化特征。当围压和荷载一定时,蠕变量随吸力的减小而增大,稳定时间随吸力减小而增长。吸力越小土体的蠕变性越强,其屈服强度也较小,饱和红黏土(吸力为0)的长期强度比吸力为200 kPa时的红黏土长期强度降低了约50%,说明含水率增大会增大滑带红黏土的蠕变量,促使滑坡的形成,本研究可为红黏土致滑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6.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对渭北东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补给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为统一地下岩溶水系统。其西部碳酸岩裸露区为地下水直接补给区,地表水在裸露区的渗漏补给是本区主要补给方式。碳酸岩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碳酸岩中-深埋区为径流和排泄区。本区氘的等值线图指示洛河以东至黄河地段有一"缺口",岩溶水向区外有排泄,氘剩余与氚值关系的研究证实这一地段可能存在地下分水岭。对氚和 14 C的研究表明,区内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为混合水,其老水和新水所占比例在补给区和排泄区不同,西部平均老水所占比例为24.73‰,表明西部岩溶露头区吸收降水和地表水能力较强,东南部排泄区老水所占比例为 85.6‰,表明此处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37.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东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的补给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对渭北东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补给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为统一地下岩溶水系统。其西部碳酸岩裸露区为地下水直接补给区,地表水在裸露区的渗漏补给是本区主要补给方式。碳酸岩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碳酸岩中—深埋区为径流和排泄区。本区氘的等值线图指示洛河以东至黄河地段有一“缺口”,岩溶水向区外有排泄,氘剩余与氚值关系的研究证实这一地段可能存在地下分水岭。对氚和~(14)C的研究表明,区内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为混合水,其老水和新水所占比例在补给区和排泄区不同,西部平均老水所占比例为24.73‰,表明西部岩溶露头区吸收降水和地表水能力较强,东南部排泄区老水所占比例为85.6‰,表明此处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38.
杜中宁  党学亚  卢娜 《地质通报》2008,27(8):1168-1172
在分析陕北能源基地烧变岩岩性特征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归纳叙述了烧变岩的分布规律和烧变岩分布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形成条件,并简要论述了烧变岩的富水性及其水文地质意义.烧变岩主要分布在秃尾河、窟野河及其支沟的两侧,呈条带状展布,长度十到几十千米,宽度一般1~2 km,分布面积近700km2.烧变岩裂隙、孔洞发育,十分有利于上部萨拉乌苏组殚地下水的越流补给,通常以大泉的形式排泄于近沟脑的部位,流量、水质稳定;或于烧变岩底部盆形构造区富集,利用烧变岩地下水可缓解近期能源基地供水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39.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潜水易污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预防基地地下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依据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野外包气带原位污水垂直入渗、水平运移试验等基础资料,选取潜水位埋深(D)、降雨入渗补给量(R)、含水层岩性(A)、土壤类型(S)、地形坡度(T)、包气带介质(I)和含水层渗透系数(C)7个指标,运用DRASTIC指标叠加法,建立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潜水易污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潜水进行了易污性评。依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潜水区划分为易污性高、中、低3个区,并针对3个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污建议。  相似文献   
4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赋存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学亚  张茂省 《地质通报》2008,27(8):1138-1142
岩溶水是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为了合理地开发岩溶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了区域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的赋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岩溶水的赋存和富集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和水文网的影响.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其他层位岩溶发育程度低,岩溶水贫乏.受断裂、褶皱构造的控制和黄河排泄基准面的影响,岩溶水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县天桥至清水川口段富集,可建成清水川、浪湾和天桥3个集中供水的岩溶水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