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3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2篇 |
大气科学 | 350篇 |
地球物理 | 209篇 |
地质学 | 604篇 |
海洋学 | 254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自然地理 | 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2篇 |
1977年 | 7篇 |
1974年 | 5篇 |
1965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测绘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科研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平台的支持下,针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的问题,该文结合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做法,从多元化培养模式、开放式科研创新模式、科研考核等多个方面对测绘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23.
湖南省第三煤田地质勘探队测井组 《煤田地质与勘探》1979,7(3):77-78,71
我队杉桥勘探区的三迭、侏罗纪的煤层是高灰份,低变质程度的高阻煤层,煤层灰份一般在30—45%之间,而顶、底板岩石和煤层夹石大都是含炭量高的炭质泥岩,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物性差异。同时,煤层结构又极其复杂,有时厚度为数十厘米至数米的煤层,由几个至几十个分层组成,煤分层和夹石的厚度最小者仅2厘米左右,一般为0.1至0.5米。而常用的电阻率和伽玛伽玛测井方法,仅能分辨0.2米以上的煤层和夹石,且介面不够清晰。故往往造成很大的解释误差,对煤层难于作出正确的评价。《煤田地质情报》1975年第一期介绍了国外研究复杂煤层的微聚焦电极系测井法。我们引用这一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在部份地方作了一些改革。前后共在十多个钻孔中进行试验,结果证明,分层效果良好。曲线基本形态与电阻率、伽玛伽玛相吻合,在电阻率和伽玛伽玛曲线上有夹石显示而无法分层的地方,微聚焦电流曲线呈现清晰的界面,最薄至2厘米的煤层也有清晰的反映。 相似文献
24.
25.
红色精灵是发生在雷暴云上空的一种大尺度瞬态放电发光现象,它们通常出现在地面上空40~90 km之间,是由地闪回击和随后可能存在的连续电流产生的。目前,由于综合同步观测资料较少,与夏季红色精灵相比,全世界对冬季红色精灵的研究屈指可数。2008年12月27~28日,受高空槽及低层暖湿气流的影响,北美阿肯色州地区爆发了一次冬季雷暴天气过程,搭载于FORMOSAT-2卫星上的ISUAL(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 Lightning)探测器有幸在这次雷暴上空记录到了两例红色精灵事件。本文利用ISUAL获取的红色精灵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美国国家闪电定位资料、超低频磁场数据、美国国家环境中心/气候预测中心提供的云顶亮温和探空数据等综合观测数据,对产生红色精灵的这次冬季雷暴特征和相关闪电活动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例红色精灵中,ISUAL均未观测到伴随的“光晕(halo)”现象,第一例为“圆柱状”红色精灵,第二例红色精灵由于发光较暗,无法判断其具体形态。产生红色精灵的母体雷暴是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该系统于27日15:00(协调世界时,下同)左右出现在阿肯色州北部附近,并自西向东移动。23:59系统发展到最强,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55~60 dBZ)的面积达到339 km2,之后开始减弱。03:03雷暴强度有所增加,随后云体便逐渐扩散,雷暴开始减弱,并在11:00完全消散。两例红色精灵发生分别在04:46:05和04:47:14,此时雷暴处于消散阶段,正负地闪频数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且正地闪比例显著增加,并且多位于云顶亮温?40°C~?50°C的层状云区上空。红色精灵的出现伴随着30~35 dBZ回波面积的增加。在红色精灵发生期间,雷达反射率大于40 dBZ的面积减少,10~40 dBZ的面积增加,表明红色精灵的产生与雷暴对流的减弱和层状云区的发展有关,这与已有的夏季红色精灵的研究结果类似。红色精灵的母体闪电为正地闪单回击,位于中尺度对流系统雷达反射率为25~35 dBZ的层状云降水区,对应的雷达回波顶高分别为2.5 km和5 km,峰值电流分别为+183 kA和+45 kA。根据超低频磁场数据估算两个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CMC)分别为+394 C km和+117 C km。超低频磁天线记录到了第一例红色精灵内部的电流信号,表明这例红色精灵放电很强。 相似文献
26.
27.
One of the key concern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s is eutrophication, which is known to be closely connected to nutrient enrichment. To control and improve surface water quality, nutrient criteria are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condi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current datasets of nutrient criteria in China are either designed for surface water or sea water, and as such these are not suitable for assessing estuarine water quality, especially given the unique ecosystem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estuar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current estuarine water management, nutrient criteria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a local estuary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Segmentation of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China was firstly analys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s carried out during 2013–2014,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lineation of three se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distinct properties in relation to salinity, hydrology, ecosystems, etc. Historical records from 1997 to 2014 were then analysed using statistical modelling to develop candidate nutrient criteria for the estuary.This stage of the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udy of nutrient status records from the 1980s,which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baseline reference condition. The recommended criteria valu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in Segments Ⅰ, Ⅱ and Ⅲ of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are 64, 21 and 14 μmol/L,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SRP) are 0.89, 0.76 and 0.89 μmol/L,respectively. It should be emphasised that these values are site-dependent, and that different results may be achieved at other locations depending on the 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stuary, or even a single site within a catchment. It is hoped that by demonstrating a possibl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nd methods of nutrient criteria derivation in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the current study will offer researchers some fundamental basis from which to begin to develop more complete nutrient criteria indices for the study of nutrient conditions in other estuaries throughout China. 相似文献
28.
测量拉萨地磁台观测区内自然地磁场梯度和建成地磁记录室后的地磁场梯度,并测量新建记录室内不同高度磁场梯度,对比分析新建地磁记录室内的磁场稳定性,进而找出潜在干扰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去除,为产出连续可靠的地磁相对记录数据提供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9.
水生动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活性肽能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有提高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压等作用,而且肽类物质的结构类型十分丰富,有巨大的药物活性筛选潜力,是当前国际药品与保健品界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1]。在中国,生物活性肽开发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易杨华等[2]从棕色扁海绵(Phakellia fusca)中获得一个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类环七肽的phakellistatin(Pro-Gly-Phe-ProTrp-Leu-Thr),这也是首次从产于中国海域的 相似文献
30.
三峡水库周期性蓄水改变了岸坡内的地下水渗流场和应力场,降低岩土体的剪切强度,对库岸边坡、岩体稳定性影响很大。以往库区岸坡岩体形变监测主要通过设置固定点进行观测,难以发现岩体整体变化情况。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能获取岩体整体表面厘米精度的点云数据,具有无需接触目标、获取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库区高陡危岩体表面三维形变监测。以巫山箭穿洞危岩体为例,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对箭穿洞危岩体进行了为期2年(2017—2018年)共3期监测,以第一期观测目标周围稳定岩体数据为基准,对数据进行重叠点云迭代配准,点云配准精度优于±2.7 cm。针对箭穿洞危岩体在观测时段内的变化情况,构建危岩体区域的基准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以点到基准面最近距离法结合危岩体变化区间分析其变形。通过对比分析箭穿洞危岩体3期观测数据,发现相对于2017年,2018年箭穿洞危岩体左侧岩体有变形趋势;在库区蓄水阶段,危岩体局部多处存在明显凹陷变化,局部因蓄水影响发生约−0.03~−0.07 m变形。结果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库岸高陡边坡形变监测中的有效性,为三峡库区高陡危岩体形变监测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