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中高山地区作业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需要有高原适航性。通过对比空中国王350ER在起降条件、最大升限、最大续航能力及高原机动能力等特点,提出了在中高山地区的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的选型原则及飞行方法。通过甘肃某测区的实际测量飞行验证了该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AS350B3型直升机在中高山地区作业时表现出的实际飞行性能满足在该类型区域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选取哈尔滨市为研究区,以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数据源,根据国情数据中不同地表覆盖分类对应的透水特性提取不透水面,对哈尔滨市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平均工资、距城市道路距离、距医院的距离、距铁路的距离、距学校的距离、平均气温、全年降水量、土壤等8个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不透水面扩张率的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16年哈尔滨市不透水面面积呈扩张趋势,居民收入水平和距城市道路距离等人为因素是造成不透水面扩张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极地钻探是获取极地冰层或冰下环境样品和在极地冰层或冰下布放科学观测仪器的最直接方法,是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必要技术手段。美国是开展极地钻探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极地钻探强国。相比美国,我国极地钻探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美国冰钻委员会长期科学规划2021-2031》为基础,结合其官方网站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美国极地钻探科学目标和极地钻探技术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过去10年美国极地钻探的现场工作情况及其在未来3年的工作计划,以期为我国极地钻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自1970年至今,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南极东方站持续进行了近50年的冰层钻探活动,先后攻克了包含粒雪层、冰层、冰岩夹层和湖水冻结冰的复杂冰层钻进难题,逐渐形成了一套集热融取芯钻探、电动机械取芯钻探和分支孔钻探等为一体的深冰芯钻探技术。创造了冰层最深干孔钻进深度记录(952.4 m)、最深热融取芯钻进记录(2755 m)、最深冰芯钻探记录(3769.3 m),累计进尺达13000 m,并获取了总长超46 m的含湖水冻结冰样品的冰芯。东方站的钻探活动对极地冰层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积累了宝贵的深冰钻探经验。通过对东方站深冰钻探技术的系统梳理,将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深冰芯钻探和即将开启的冰下湖科学钻探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5.
滇西北格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斑岩型铜矿田和勘查开发基地,近期在烂泥塘-雪鸡坪铜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的普上中酸性复式斑岩体中发现了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为探讨该岩体成因、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铜矿化的关系,对其进行了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发生全岩铜矿化,视厚35 m,刻槽取样铜品位为0.13%~4.66%,伴生金为0.24~0.78 g/t,有成为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普上含矿斑岩体2件锆石U-Pb年龄为215.9~217.6 Ma,表明其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等特征,认为普上含矿斑岩形成于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构造背景,其源区为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岩浆上升过程经历了壳源沉积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三元体系Li~+,Mg~(2+)∥SO_4~(2-)—H_2O在25℃时的相关系和平衡液相的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等物化性质,该体系为简单共饱型,两段溶解度曲线对应于体系的两种原始组份Li_2SO_4·H_2O和MgSO_4·7H_2O的结晶区,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亦无脱水作用发生,应用电解质溶液Pitzer模型检测该体系25C的溶解度,并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对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光率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7.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187Os是由^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  相似文献   
28.
29.
李冰  刘小红  洪钟祥 《大气科学》2001,25(2):260-268
利用一个三维的冰雹云模式与化学组分输送模块耦合,得到云输送引起大气光化学组分的再分布,然后用一个包含详细气相化学反应机制的箱模式研究了云输送引起的气相体积分数的变化及其对大气化学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云输送后O3体积分数大于无云个例,但其后两天内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差不大;HNO3、NO2、NO3、PAN等的体积分数均明显高于无云个例,分别增长了87%、70%、62%和49%,其中NO2体积分数的增加主要由于云输送造成,而NO3、HNO3、PAN主要是输送对化学扰动的结果。两天内OH和HO2自由基体积分数比无云个例平均增长了13%和11%。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