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长江口南汇边滩的演变及其沉积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汇边滩是长江口、杭州湾以及外海三者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根据不同时期海图对比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北冲南淤,逐渐向东南方向伸展,平均速率为30m/a。通过初步的机制探讨认为,南汇边滩有径流输沙和涨潮回输泥沙的双重补给,加上适宜盐度的絮凝,沉积速率较大,在滩面淤高的同时向水平方向扩展,但北侧受南槽落潮水流南偏的作用而不断冲刷,东侧突出的沙嘴受外海风浪的强烈作用难以东扩,南侧受杭州湾口近东西向的涨落潮流作用,在这些动力泥沙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南汇边滩向东南方向伸展。  相似文献   
942.
简要介绍国内外电法、电磁法勘探中地形影响问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3.
基于X3D的网络3维GI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网络3维GIS研究现状基础上,指出当前网络3维GIS的不足,即VRML规范本身存在不足以及在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面存在局限。X3D是代替VRML的下一代交互式3D规范,支持XML格式的编码。提出一个基于X3D的网络3维GIS原型系统,试图克服传统网络3维GIS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44.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医学气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贤为  叶殿秀 《气象科技》2003,31(6):376-380
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医学气象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分析了这些研究的结论、进展和不足,提出加强和改进此类研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45.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旱大陆。在所有影响澳大利亚的自然灾害中,干旱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干旱除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农牧业生产外,还常常引发森林大火、沙尘暴、土地退化等次生灾害。为了强化抗旱工作,降低旱灾影响,1992年澳大利亚联邦、州、区的部长第一次制定并通过国家干旱政策(National Drought Policy),1994年重申,1997年修订。制定该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农业直接生产者和其它农业部门依靠自身力量应付气候的多变性,在遭遇极端恶劣的干旱环境时仍能维持和保护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环境资源,确保农业和乡村工业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946.
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地球学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地质学研究人为地质活动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环境学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生态环境地质学应用生物学、环境学和地质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由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而引起的问题。生态环境地质学牵涉到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涉及到由于人为的地质作用而引起的元素重新迁移、重新富集和重新沉积的过程,对于生命和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还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内容:(1)生态环境地质可容负荷研究;(2)监测研究;(3)预警研究;(4)修复研究;(5)实验研究;(6)虚拟研究。  相似文献   
947.
水悬浮体系中蒙脱石和凹凸棒石的互相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晶体结构的制约,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在水悬浮体系中必定存在蒙脱石和凹凸棒石的互相作用,但这种互相作用的形式和科学意义未曾被人认知。通过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分散、悬浮液混合、固液分离处理,经XRD、TEM、SSA分析证实,水悬浮体系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存在胶体互相作用,并且以面-面形式结合。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为合理解释凹凸棒石蒙脱石混合粘土吸附现象和物理化学性质提供新的视角;②凹凸棒石可以作为蒙脱石粘土的改性剂,在蒙脱石粘土中添加少量的凹凸棒石即可达到提高比表面积的效果,可以利用蒙脱石和凹凸棒石的互相作用来制备类似柱撑粘土的纳米孔结构材料;③凹凸棒石粘土样品湿法处理时,水悬浮体系中不同矿物胶体颗粒互相作用会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对此现象在粘土矿物定量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48.
近年来,铁路的高速化、高运量化以及轻微的地震灾害等因素加速了轨道结构的沉降或变形,导致车辆轨道系统振动的加剧。本文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编制了基于Timoehenko梁钢轨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仿真分析软件,分析了车辆-轨道系统的垂向振动特性,并与基于Euler梁模型的VICT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VICT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但在较高频域,前者能更好地反映轮轨系统的高频特性。因而,在研究轮轨高频振动及轮轨噪声时。采用Timoshenko梁钢轨模型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49.
松辽盆地深部地质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演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松辽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 ,该盆地地壳不仅具有层圈结构 ,而且具有明显的块断构造 ,这些块断的边界是深部热流体的网络通道。以深反射地震资料研究为基础 ,结合区域地震层析成像、火山岩地球化学等对壳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通过地壳层圈与块断结构、构造变形史以及盆地构造与深部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 ,认为松辽盆地的形成过程是 :库拉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作用导致的地幔隆起促使地壳拆沉减薄、地壳“三明治”结构形成 ,同时导致上地壳伸展沉降及其后期的热沉降。正因如此 ,盆地整体凹陷与地幔凸起成镜像关系 ,而断陷与拆离带凸起成偏镜像关系。强烈的壳幔作用是形成松辽盆地大规模沉降的动力学基础 ,也是盆地油气 (包括无机物质 )富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0.
敌布错组为125万措勤区幅区域地质调查首次发现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该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盛产冈瓦纳-华夏混合植物群化石,岩性组合呈现灰色复陆屑建造的特点,厚度大于830m.层型剖面位于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E84.46′,N30.51′).2001年夏经专家实地考查确认,该剖面已完全具备建组条件.此套岩石组合的发现为进一步完善冈底斯构造带古生代地层系统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