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798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991.
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晚第三系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别沉积地层剖面中的古土壤层(原位沉积)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论文拟以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为例,尝试从剖面样品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性质探讨晚第三纪或更早之前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方法。形态特征包括沉积物的色调、层次结构、生物扰动作用、植物根系等分析基本排除了研究地层剖面中的层段为古土壤。沉积物中较高的CaCO3含量、较低的铁游离度,均<20%,反映出沉积物源的风化程度低,都说明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条件湿热程度不高。样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地层剖面沉积物是经过异地搬运、沉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2.
主要介绍中国、西班牙两国在Lanzarote火山与地球动力学实验场 12年的合作监测研究。1991年以来 ,中西双方共同在Lanzarote岛火山活动地区建立了Cueva和Timanfaya 2个监测站 ,进行地壳变动和地热流动态监测研究。对合作研制的 2 9台 (套 )监测仪器开展长期稳定实验 ,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和数据。初步分析表明 :仪器运行良好 ,记录长期稳定可靠 ;Cueva站的仪器记录主要反映区域或全球地球物理环境或动力学效应 (如海潮、固体潮等 ) ,应变潮汐和倾斜潮汐的O1波、M2 波具有较高精度 ,显示火山目前活动微弱 ;Timanfaya站的仪器记录主要反映局部的火山活动信息 ,显示火山仍在活动但呈下降趋势。为今后火山喷发演变过程的监测研究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94.
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石SiO2含量为66.63%~93.66%,平均值为81.10%;TiO2和Al2O3较低,As、Sb富集,稀土总量较低,具有δCe和δEu负异常,与典型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反映了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的形成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并伴有正常沉积的混染,形成环境为弱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995.
回流条件下钙锰矿的合成及其初步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改进方法制备的水钠锰矿为前驱物, 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一次合成了大量结晶良好的单相钙锰矿, 回流8和24 h合成的钙锰矿的平均化学组成分别为Mg0.19MnO2.11(H2O)1.15和Mg0.17MnO2.10(H2O)0.88, 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 钙锰矿结晶度进一步提高, 且无其他矿相生成. 回流条件合成的钙锰矿与天然钙锰矿及热液条件合成的钙锰矿具有相同的形貌特征和相似的结构特点. 除锰氧化度较高外, 其化学组成与热液条件合成的钙锰矿相近.  相似文献   
996.
西藏过铝花岗岩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过铝花岗岩是强烈岩浆活动的一种重要产物。西藏广泛分布过铝花岗岩,喜马拉雅地区是闻名世界的过铝花岗岩研究基地。西藏过铝花岗岩是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相伴生的产物,因此,对这套花岗岩的研究是目前颇受国际地学界关注的问题。在总结过去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于最近3年在西藏对过铝花岗岩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97.
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岩带划分、空间分布和岩浆活动的峰期、规模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始于早侏罗世,在中新世达到峰期,且主要集中在20~10Ma;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冈底斯带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具有由东到西、由南向北的迁移活动规律;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可划分为5期。  相似文献   
998.
对维美组的沉积结构、构造、动物群生态特征、地层展布情况和放射虫硅质岩的产出环境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维美组与其南部的同期沉积门卡墩组顶部石英砂岩一样,同属典型的滨浅海沉积,晚侏罗世康马-隆子和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为统一的滨浅海,不存在次深海—深海环境。层序地层分析表明,当时曾发生了陆架海退和陆架暴露事件,造成了大面积石英砂岩的沉积和相关的层序不整合界面。侏罗纪的沉积环境演化与古地理变迁说明,藏南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自形成以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活动、稳定,海侵、海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将青藏高原北部祖尔肯乌拉山一带,广泛分布的一套近水平熔岩被状产出的、同位素年龄为古近纪始新世中晚期的中酸性熔岩(岩性主要为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玄粗岩夹火山角砾岩),新建为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指定了正层型和副层型剖面,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00.
乌兰乌拉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原划若拉岗日群分布区内新发现混杂有二叠纪外来岩块,在构造透镜体灰岩中见有晚二叠世长兴期有孔虫化石。在晚三叠世苟鲁山克错组中采集到丰富的植物化石,其中以种子蕨纲的属种Hyrcanopteris最多,与唐古拉山结扎群、土门格拉群及藏东甲丕拉组、巴贡组以蕨类Neocalamites,Equisetites为主的晚三叠世植物群有所差异。侏罗系是调查区内分布面积最大、地层系统发育最完整的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2个生物组合、3个生物组合带、3个组合亚带。建立了一条高精度古地磁控制的地层剖面,为第三系陆相红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和对比提供了依据。据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分析结果,确认藏北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熔岩的形成时代为45~40Ma,它源于EMU型富集地慢。发现乌兰乌拉湖构造混杂岩带,为区域构造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