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蟹类底栖动物对河口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河口的沿岸及岛屿潮滩高潮滩湿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分析,初步研究了大型穴居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naan)活动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以及界面处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潮滩蟹类底栖动物活动对潮滩滩面地貌施加了显著的改造作用,蟹类活动较集中的地段,蟹洞覆盖率达到2%~3%,滩面掘出沉积物高达1~1.5 kg/m2。潮水淹没情况下,小范围内高密度的蟹类活动能通过机体排泄、加强沉积物再悬浮及促进沉积物-水界面溶质交换等方式致使沉积物出现三态无机氮的巨大释放。蟹类活动造成的洞穴结构及对沉积物的翻动混合能增加沉积物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沉积物中有机氮的矿化和NH4 的释放,造成无机氮在沉积物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2.
In this work,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ri-butyl phosphate (TBP)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lithium extraction from salt lake brin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lithium extraction behavior of N, N-bi-(2-ethylhexyl) acetamide (N523) was investigated, and its defect was analyzed in the view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N523-TBP mixture extrac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to alleviate or avoid the defects that N523 and TBP met when they were used severally.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mixture extraction system was determined as 20%N523-30%TBP-50% kerosene. The effects of brine acidity, Fe/Li molarity ratio, phase ratio and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n lithium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in single stage extraction were optimized as brine acidity=0.05 mol/L, Fe/Li molarity ratio=1.3 and phase ratio=2.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 ion in brine was benefit for extraction of lithium. The structure of extracted complex was proposed as (LiFeCl4·nN523·mTBP)·(2-n)N523·(2-m)TBP (m+n=2) by chemical analysis and slope fitting methods. The extraction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were calculated preliminarily, 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n exothermic (ΔH<0) and spontaneous (ΔG<0) reaction, and the degree of disorder increased (ΔS>0) dur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is work will give some guidance to the lithium industry of Qinghai in both fundament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53.
通过平面装药加载试验,研究了平面装药爆炸荷载作用下不同高跨比结构的抗爆性能。结合历次强爆炸结构效应试验,分析了强爆炸作用下硬岩中支护结构不同破坏等级对应的破坏特征。详细描述了不同高跨比结构的宏观破坏形态,揭示了结构的破坏机制。试验表明:3种不同高跨比结构在荷载环境相同情况下,结构的破坏特征和破坏等级不同,高跨比为1.17的结构试验段,拱部产生挤压、压剪破坏,坑道内呈现中等堵塞,属于严重破坏;高跨比为1.50的结构试验段,拱脚产生贯穿压剪破坏带,直墙受拉伸剥离破坏,坑道内呈现中等剥离,剥落混凝土在底板形成大量堆积,属于中等破坏;高跨比为1.00的结构试验段,主要受劈裂剥离破坏,坑道内呈现轻微剥离,剥落混凝土在底板形成局部堆积,属于中等破坏。综合分析可知,高跨比为1.00的结构型式整体抗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4.
使用IBIS-L系统对大型水电站边坡长时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与TM30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精度对比。试验表明,IBIS系统可得到在雷达视线方向优于mm级精度的形变结果,优于TM30全站仪,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的大型水电站边坡长时间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专业气象服务的差异,找出了困扰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原因,结合实际和当前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环境,提出专业气象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利用市场手段增加专业气象服务投入和提高产品质量体现专业气象服务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2005年12月威海连续性暴雪的气候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6—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威海冬季降雪资料,对威海冬季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2005年12月威海连续性暴雪的气候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冬季降雪量呈明显的北多南少分布;12月降雪量和暴雪日数明显多于其他月份。威海市2005年12月的气候特征与威海12月降雪偏多年的气候特征非常相似,表现为东北亚大气环流经向型,中国东北、黄渤海到日本海一带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和850 hPa温度距平均为显著的负值中心,1000 hPa风场距平为气旋性弯曲;2005年12月的要素距平明显大于降雪偏多年。此外,2005年11月下旬黄渤海海温较常年显著偏高,为大气提供了充足能量,并造成边界层大气极不稳定;山东半岛地形抬升及其北岸的海陆风与环境风辐合,直接导致不稳定能量释放而形成威海连续性暴雪。  相似文献   
57.
陕西社会公众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度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社会公众关注一些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时风险超越概率值,可以表征社会公众对潜在气象风险源的关注度指数.以陕西省省会城市、北部、中部和南部四个区域为例,分别挑选对应区域、不同年份、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几类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潜在气象风险源,以其发生时对应气象咨询电话"12121"日拨打量为统计样本,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得出了陕西公众在不同类的潜在气象风险源发生时风险关注度的差异.分析结果有助于决策者以及社会公众在响应气象风险时有准定量的判断.  相似文献   
58.
59.
威海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丰启  刘庆泰 《气象》2001,27(11):35-39
利用威海市1960年1月-1997年12月的的观测资料和灾情报告以及1986年1月-1995年12月的欧亚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威海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威海市冰雹灾害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双峰现象,春末夏初(5-6月)和夏末秋初(9-10月)次数最多,夏季较少。地理分布是半岛内陆多于沿海,西部多于东部。造成威海市冰雹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小槽型和横槽型,其中以横槽型最少。各型冰雹天气中,山东半岛东部边界层有较强的暖湿平流,对流层中下部层结分布不稳定,湿区呈块状分布,范围较小,对流层中层是较强的干冷平流,对流层中上部是高空急流出口左侧的辐散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