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测定2008年5-6月宁波海域6个地区4种主要经济贝类共21个样品,分析其中的Zn、Cd、Cu、Pb、Cr重金属含量水平,并利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通过经济贝类途径摄入的重金属暴露接触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重金属Zn、Cd、Cu、Pb、Cr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其中Zn、Cu为主要污染因子。利用《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2006)》中规定的限量进行了评价,发现各项指标均符合该标准。THQ(Target Hazard Quotients)靶标危害系数结果表明,几种重金属元素的MTHQ值均小于1,说明通过经济贝类途径摄入重金属对宁波市居民健康风险比很低,因此宁波海域经济贝类基本属于可以食用范畴的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的腐蚀及维修特点分析,提出集成化防腐蚀技术及其监测评估的整体设计思路;根据基础所处环境不同,针对性提出各区域防腐蚀技术方案,并对其技术特点、经济性能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结构特点,考虑采用远程监测系统,对保护效果实施评估及应急报警,以便于后续维护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明确了个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建设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氯苯甲醚类化合物(CAs)是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嗅味物质,在世界各地水环境中均可发现CAs的存在,CAs易在食物链中富集和放大,且随着氯原子取代数增加其毒性逐渐增强。水体中CAs属于痕量物质,检测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富集处理,以往研究大多是对单个物质进行检测。本文建立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湖库水中12种CAs的方法。对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中的萃取纤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及搅拌速率等实验条件进行对比和优化,确认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80℃,离子浓度0.35g/mL,萃取时间40min,搅拌速率1150r/min,样品体积10mL(15mL萃取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性离子扫描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0ng/L,检出限为0.045~0.185ng/L,回收率为95.5%~115.1%,相对标准偏差≤13.02%。该方法相较于固相萃取及吹扫捕集法的检出限更低,对于样品浓度的变化感应度高,实验仪器的精密度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6~2008年夏季(7~8月)在象山港西部海域(121°37′E、29°40′N以西)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年际变化以及与理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夏季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4种,其中硅藻类占绝对优势,为48种,并可大体分为河溪淡水性、外洋性广布种和沿岸内湾性三大生态类群,优势种主要有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紧密角管藻(Cerataulina compac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琼氏圆筛藻(Coscynodiscus jondsiarus)等。根据环境因子与种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透明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对浮游植物种类数影响最大,其次为活性磷酸盐(PO43-P),无机氮(DIN)、盐度、水温相对较小。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查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存在明显年际差异,且仍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的氯苯甲醚类化合物(chloroanisoles,CAs)主要来自于氯酚类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相似的氯代烃.在我国洞庭湖血吸虫疫区,五氯酚作为灭螺剂施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CAs污染.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洞庭湖支流(澧水、藕池河和沱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CAs,并分析其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结果显示:(1)水体是CAs的主要赋存介质.三支流表层水中CAs体现出显著差异性,污染水平由大到小为澧水藕池河沱江,三者总CAs浓度分别为18.94、8.83和4.14 ng/L;在3支流中沉积物中的总CAs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86、3.61和4.07 ng/g.(2)澧水表层水和沉积物中高氯取代CAs(三氯苯甲醚、四氯苯甲醚和五氯苯甲醚)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占73.75%和68.89%);藕池河表层水中低氯取代CAs(一氯苯甲醚和二氯苯甲醚)占比相对较高(48.59%),而沉积物中以高氯取代CAs为主(93.38%);沱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占比较高的CAs为一氯苯甲醚,分别占28.26%和75.56%.(3)空间分布上,从上游到下游澧水表层水中CAs浓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沉积物中呈上升趋势;藕池河表层水中CAs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沉积物中无明显变化趋势;沱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一氯苯甲醚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他CAs有波动但无明显趋势.(4)研究区水中的五氯苯甲醚浓度远低于报道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五氯苯甲醚急性半数致死浓度,目前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太大影响,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目标定位和产业布局特点,论述了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三大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水环境、沉积环境、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滇西腾冲地块西侧的那邦地区作为东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藏南冈底斯带的南延,不仅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重要信息,也记录了高原岩石圈向南挤出的详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区部分原划分为早前寒武基底的高黎贡群形成于新生代,并经历过多期次的变质深熔作用,但关于变质深熔过程和变质机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滇西那邦地区新生代混合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混合岩重结晶锆石年龄为29 Ma。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暗色混合岩基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暗色体,富铝低钙,富集LREE,亏损HREE,其εNd(t)值为-4.31和-4.69,显示岛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盈江始新世变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暗示其源区为受到俯冲板片流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第二类暗色体,富集LILE和HREE,而低轻稀土和亏损高场强元素,εNd(t)值为-11.35,指示其源区为更古老的基性堆晶下地壳,结合始新世锆石具有低HREE特征,表明该暗色体原岩经历过加厚下地壳水平的石榴石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浅色体为花岗闪长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