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质学   7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中元古代基巴拉造山带主要由石英岩、变质泥岩和侵入的花岗质岩石构成。基巴拉带岩浆演化代表了一个完整的陆内裂谷演化旋回:地壳拉伸接受沉积,同时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侵入上地壳形成一种双峰式岩浆岩;之后受挤压造山作用,岩浆侵入背斜核部,沉积层褶皱成山;中元古晚期-新元古早期含矿热液沿构造通道上升,在早期形成的花岗岩与基底或盖层的接触带内沉淀、富集成矿。基巴拉带内Cu-Ni矿化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密切相关,同时PGE-Au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锡石花岗岩是重要的含矿花岗岩,伟晶岩中多见Sn-W-Au、NbTa、Li、Be矿化;金多产于与锡石花岗岩有关的角砾岩型构造破碎带内。  相似文献   
22.
[研究目的]横跨刚果(金)和赞比亚边境地区的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沉积岩层控型铜钴成矿带,是全球第三大铜产地和第一大钴产地,然而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仍不明朗.[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背景、构造演化与成矿、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矿床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选择地层、构造、地球化学、遥感蚀变等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  相似文献   
23.
对非洲中南部卢弗里安地区Cu-Co矿床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了典型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成矿带中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得到①罗安群成岩年龄为765~735Ma,这也是同生沉积层状铜钴矿的形成年龄;②后期多阶段改造的主要成矿年龄为510~500Ma,主要受到卢弗里安时期复杂的逆冲推覆断裂和褶皱控制。  相似文献   
24.
为了深入认识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物源方向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对该盆地次级构造单元内须家河组砂岩碎屑组分、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中的碎屑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部分可能来自造山之前的混合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层位存在不同物源区的特点:川西坳陷物源主要受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控制;川东北坳陷物源主要受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控制;川东南坳陷物源受雪峰古陆控制,而川中古隆起物源则主要来自南部峨眉瓦山古陆。物源区具有大陆边缘向大陆岛弧转化的构造演化特点,须四期龙门山的逆冲推覆活动明显强于须二期。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采用LA-MC-ICP-MS方法获得班韦乌卢地块卡萨马北部正长花岗岩中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 011±20 Ma(N=17,MSWD=3.9),表明班韦乌卢地块基底中正长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且可能与古元古代乌本迪构造带的活动有关。岩石中锆石Lu-Hf同位素的T_(DM2)年龄变化范围为3 018~2 184 Ma,明显大于锆石的形成年龄;具有不均一的ε_(Hf)(t)值(-7.1~6.6)显示形成正长花岗岩的原始岩浆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可能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与幔源混染物质。  相似文献   
26.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位于新元古代卢菲利安弧构造带内。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新元古代罗安组的砂页岩中。罗安组地层不整合于古元古代穆瓦系砂砾岩之上,穆瓦系砂砾岩不整合于下部谦比西花岗岩基底之上。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谦比西花岗岩年龄为(1984±6)Ma~(1986±6)Ma;穆瓦系年龄上限为(1932±8)Ma。谦比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与球粒陨石配分特征均表现为S型花岗岩的特征。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可能由于古元古代班韦卢地块与坦桑尼亚太古宙克拉通碰撞作用诱发了卢菲利安古元古代花岗岩基底的形成;太古宙刚果克拉通于早元古代(2100~1800 Ma)期间活化,并形成一稳定块体。  相似文献   
27.
非洲中南部地区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刚果(金)和南非等12个国家,笔者根据非洲陆壳的形成、后期新元古代泛非运动及古生代—新生代的沉积作用等影响,将除非洲大陆西北缘,从摩洛哥到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以外的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构造单元;以新元古代泛非运动作为标志将非洲陆块划分为西非克拉通、东北非克拉通、中非克拉通、南非克拉通和泛非构造带5个Ⅱ级构造单元;将中南部非洲地区划分为28个Ⅲ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笔者将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成矿域,中南部非洲划分为南非克拉通金-铁-锰-铬-镍-铀-金刚石成矿省、中非克拉通金-铜-铁-钨-锡-铌-钽-金刚石成矿省和泛非构造带成矿省3个Ⅱ级成矿省及32个Ⅲ级成矿区(带),其中12个成矿区(带)与铜矿床有关。从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方面对主要成矿区(带)中代表性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钴矿床、与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有关的铜镍矿床、与绿岩带有关的铜矿床、与碳酸岩体有关的铜矿床和与灰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缺乏重点地区物化探资料的条件下,笔者根据非洲中南部铜资源分布的国家、构造单元的划分、成矿区(带)的划分及代表性矿床特征,将非洲中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5个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区,并进行了初步的找矿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28.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是加强"一带一路"矿业产能合作的重要国家.在研究莫桑比克矿产资源分布特征、重要矿山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局稳定性、营商环境等方面对中资企业赴莫开展矿业投资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结合优势矿种分布、重要矿山开发现状、投资环境等因素,莫桑比克的优势资源油气主要分布于森托奥-鲁伍玛-赞比西-马普托成矿带的鲁...  相似文献   
29.
坦桑尼亚地形景观丰富,大部分地区基岩出露条件较好,水系发育。在坦桑尼亚开展国家尺度(1:10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首次查明了坦桑尼亚全国地球化学背景,明确了各元素分布区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共采集4258件水系沉积物样品,采用ICP-MS、XRF等13种配套分析方法分析71种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Au异常主要位于维多利亚湖区绿岩带内,在周边的活动带中存在富金地体的延伸。中温和中—高温成矿元素Ag、Cu、Pb、Zn和W、Sn、Mo、Nb、Ta异常主要分布在基巴拉锡成矿带、玛拉嘎拉西台地和新生代裂谷火山岩中;Ni、Co、Cr、V等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西部的玛拉嘎拉西台地、乌本迪带和新生代裂谷火山岩中,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共圈定金地球化学块体31处,金成矿远景区8处,采用地球化学块体法初步评价了金的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在坦桑尼亚开展金矿及其他矿产勘查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