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质学   7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对非洲中南部卢弗里安地区Cu-Co矿床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了典型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成矿带中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得到①罗安群成岩年龄为765~735Ma,这也是同生沉积层状铜钴矿的
形成年龄;②后期多阶段改造的主要成矿年龄为510~500Ma,主要受到卢弗里安时期复杂的逆冲推覆断裂和褶皱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近年中资企业在国际矿业投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刚果(金)铜、钴、金刚石、锡、钽铌等矿产的资源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加之近年政府吸引和鼓励外来投资的利好政策,使之成为全球最火的矿业投资热土之一.从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基础设施、矿业投资环境等方面对刚果(金)的地...  相似文献   
13.
赞比亚北部班韦乌卢地块演化及矿产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赞比亚北部班韦乌卢地块受到古元古代乌本迪构造带、新元古代基巴拉构造带、新元古代伊鲁米德构造带及泛非期卢弗里安构造带的影响,主要分布有金、锰和金刚石矿床(点)。金矿床(点)主要赋存于姆波罗科索盆地东部姆巴拉组以紫红色砾岩—砂岩为主的碎屑沉积岩中,并且有较好的矿化线索。锰矿床主要分布在曼萨周围,可分为沉积型和构造型两类。班韦乌卢地块东部边缘发育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在伊索卡地区前人利用重砂方法找到金刚石,推测地块内部可能寻找到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因此,作者通过研究班韦乌卢地块的演化及其矿产资源现状,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为中资矿业企业的矿权登记及矿产开发等方面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符合国家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是近年来该区成矿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以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中蒙合作完成的该区1∶100万建造-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的基础上,对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进行了统一厘定和划分。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南蒙古和塔里木3个成矿省、12个成矿带和21个成矿亚带。滨太平洋成矿域划分出大兴安岭和华北陆块2个成矿省、4个成矿带和15个成矿亚带。研究提出,蒙古的欧玉陶勒盖-查干苏布尔嘎大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成矿亚带向西与中国的东天山-北山成矿亚带相连,为该区寻找同类型斑岩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赞比亚伊索卡东部位于伊鲁米德带上,伊鲁米德带是一个北东走向的褶皱俯冲带,位于赞比亚中东部,南部以新元古代赞比西带为界,北东至赞比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边境,并以北西向古元古代乌本迪带为界.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片麻岩、二云母石榴斜长片麻岩、含石榴黑云母钾长片麻岩和含石榴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的岩浆侵位年龄为1949±18 Ma~2025±15 Ma,形成于古元古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伊索卡东部片麻岩岩浆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系列;稀土配分模式明显呈右倾型,富含轻稀土,贫重稀土,铕和铈表现为极微弱的负异常;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富集Rb、K、La、Pb、Nd、Sm等元素,亏损Ba、Nb、Ta、Ce、Sr、P、Ti等元素.根据伊鲁米德带的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判断伊索卡东部片麻岩形成于乌萨加兰期.  相似文献   
16.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本文通过对道真县池家沟矿点古岩溶起伏剖面的研究,发现岩溶古地貌环境对该矿点铝土矿层的厚度控制明显,其表明在黔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布区,下伏地层为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古岩溶地貌环境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南非兰德砾岩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了绍斯迪普金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得出如下结论:1金的主要来源可能与太古宙含金花岗绿岩带有密切关系;2金矿体主要受太古宙文特斯多普砾岩地层和中兰德群中的Turffontein亚群埃尔斯伯格组砾岩地层控制;3金矿床可能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后期改造富集多个(Klipriviersberg火山活动作用时期和与2050Ma布什维尔德杂岩体有关的变质作用高峰时期)阶段,为复合成因的层控改造型矿床。研究结果对该类矿床的深入研究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津巴布韦太古宙花岗-绿岩型金矿床受构造的控制,金矿可分为褶皱控矿型、剪切带控矿型、层控型、深成花岗岩控矿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5类。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多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与绿岩带的接触带上,金以自然金或金的硫化物形式产出。金矿成矿时代大致分为(2660±50)Ma和(2410±70)Ma(米德兰德绿岩带北部白钨矿Sm-Nd测年)2个时段,分别与新太古代TTG事件和大岩墙侵入相关。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较多,但发现的中-大型绿岩型金矿较少,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白岗岩型铀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岩浆型矿床,主要产于纳米比亚。罗辛铀矿是白岗岩型铀矿的典型矿床,该矿床目前仍是全球铀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文章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罗辛铀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层系统,分析了铀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认为:罗辛铀矿床形成时间为(508±2)Ma;铀的赋存以独立铀矿物为主,少量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钍矿物中;含铀白岗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和Pb,而相对亏损Ba,Nb,Sr,P和Ti;穹窿构造为岩体侵位成矿提供了空间,而岩浆的重熔结晶作用使得铀进入岩浆,并在局部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产于津巴布韦大岩墙内的哈特利(Hartley)铂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津巴布韦大岩墙于新太古代侵入,在津巴布韦克拉通内形成南北段次级岩浆房格局。哈特利铂矿的铂族元素主要分布在杂岩体的中下部,与硫化物密切相关,主要含矿矿物为铋、碲矿物。在岩浆侵位的过程中发生结晶分异,形成了铂族元素和硫化物的垂向分带。哈特利矿床与中国金川等铂族元素矿床相比,其成岩成矿时代早,矿床特征、成矿元素组合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