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孙羽  李永军 《新疆地质》2012,30(4):487-492
数字剖面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实测地质剖面资料数字化入库,及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计算机数字化操作。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现行推广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剖面测制和成图方法为主要环节之一。在野外和室内资料整理与入库、后期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过程中,仍有需注意和易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42.
西准噶尔地区中-上志留统玛依拉山组主要分布于玛依拉山一带,以玛依勒蛇绿岩的围岩产出,两者为断层接触,主要组成为灰绿-暗灰绿色凝灰质粉-细砂岩,砂岩和砂砾岩组合,夹硅质岩和玄武岩。对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含量中等(47.1%~53.92%),高Fe2O3T(12.54%~17.82%)、Al2O3(13.3%~15.7%)、Na2O(3.84%~8.02%),低TiO2(0.45%~1.48%)、MgO(3.28%~5.77%,Mg#=27.01~41.96)、K2O(0.36%~0.7%),全碱K2O+Na2O含量为4.4%~8.39%,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27.16×10-6~54.41×10-6),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La/Yb)N=1.53~2.74),无明显Eu异常(Eu/Eu*=0.96~1.16),稀土配分模式类似于E-MORB。相对富集LILE(如Rb、Ba、Th和K),亏损HFSE(如Zr、Ti),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玛依拉山组玄武岩形成于俯冲带上的弧后盆地环境,与玛依拉山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不同,其岩浆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2%~10%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俯冲流体的参与。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西准噶尔在志留纪-石炭纪处在洋内弧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3.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的绝佳场所,其形成记录了新元古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发展演化历程,主要由一系列微陆块、岛弧、海山/大洋高原、增生杂岩及蛇绿混杂岩构成。中亚造山带西段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基本一致,除了典型的蛇绿岩组分外,大多发育典型的海山岩石组合,即枕状玄武岩、火山角砾岩、礁灰岩、滑塌堆积岩、陆源碎屑岩。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在地球化学上可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为洋中脊玄武岩型,属于拉斑系列,显示俯冲带特征;另一类为洋岛玄武岩型,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形成于海山/大洋高原环境。中亚造山带西段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的时代、属性及空间分布,表明古亚洲洋俯冲起始时限不晚于新元古代早期,位置应在西伯利亚南缘,并逐渐向南发展。在古亚洲洋发育早期,地幔柱诱发俯冲起始占主导地位,后期可能由于海山/大洋高原阻塞俯冲通道,导致俯冲极性翻转和跃迁,从而发生俯冲起始。实际上,新俯冲带如何起始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是俯冲起始是一个极其短暂的过程,缺少直接的地质记录,并且现今地球上鲜有正在发生的俯冲起始案例。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共同努力去揭秘古亚洲洋的前世今生,破解板块俯冲起始的奥秘。  相似文献   
44.
以随机函数理论为基础,采用相控-多参数协同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实现气藏精细三维表征。首先,以钻井和岩芯资料为基础构建储层构造模型;然后,以小层界面为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结构模型;接着,在沉积相、地质条件的约束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法来建立砂体骨架模型;随后,在砂体骨架模型内进行优势相计算,形成最终有效砂体骨架模型;最后,以有效砂体骨架模型为约束,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将物性参数变量与微相分布结合的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分布模型,以及采用地质分析类比、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优选最佳模型是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所建地质模型精确细致地表征了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构造格架及储层、流体三维分布,反映了辫状水道复合连片,东北向展布,储层物性受相控较明显,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5.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46.
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超深薄层碎屑岩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47.
48.
通过对研究区163个钻孔岩心、测井资料以及煤矿开采揭露资料进行解释和对比,同时结合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测井相组合以及华北晚古生代早二叠世陆表海盆地地质背景,分析了山西组的岩性组合、展布特征及演化历史。研究认为,山西组底部为陆表海环境,含菱铁质泥岩是有力证据;区内主采3号煤层形成于华北大海退之后废弃的三角洲前缘之上,煤层厚度的变化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和后期局部冲刷的影响,与基底环境关系不大;井田山西组沉积环境演化及厚煤层展布特征表明华北晚古生代早二叠世为一个稳定的克拉通盆地。  相似文献   
49.
在矿业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矿管部门对矿业权的申请和管理基本有一套透明、规范、可操作性强并且较灵活的程序。本文以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省各矿业权的特点,持证人的权力和义务要求,对国内矿业权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西秦岭礼县长安一带西汉水群牙形刺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玉梅  李永军 《甘肃地质》1994,3(2):18-26,T004
在西秦岭礼县长安一带西汉水群中首次采到牙形刺,计有17属36种。根据牙形刺动物群特征、主要种属地史分布及其区域对比,确认该区西汉水群之七固组层位应为上泥盆统法门阶(锡矿山阶),龙鳞桥组主体为费拉斯阶(余田桥阶)底部层位中牙形刺显示中一晚泥盆世过渡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