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清徐县文昌阁魁星楼位于清徐县城内西北面的台地上.西面依山,东面临川.据楼内碑文记载,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余年.文昌阁魁星楼高20余米,占地面积109平方米.券门拱托,构架楼阁,斗拱层迭,翼檐飞挑,质朴自然(图1).阁楼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紧,比例得体,收分适宜.砖砌半园拱门底座,门洞净宽3.5米.净高3.5米.拱脚宽厚,对称布置,坚实稳固.  相似文献   
432.
在综合研究了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的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 ,对此植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方面的分析研究。采用了传统的埋藏学研究模式 ,对不同地区植物化石分别进行了埋藏学的研究 ,得出本区植物群的主要埋藏类型为原地埋藏 ,其次为亚原地埋藏 ,有极少量为异地埋藏。其化石群落基本能反映当时植物群的生活面貌 ,再结合分异度的数据恢复了古群落。此外 ,根据植物群的特征分析 ,得出当时的古气候应为赤道低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相似文献   
433.
级差收益测算法的研究:以天津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立新  张建涛 《地理学报》1997,52(6):561-564
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生成函数原理与级差收益测算方法相结合评估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实践,说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在土地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并为土地市场不发育上运用级差收益测算法评估土人格提供一条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434.
在海洋温度场三维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上,常规的研究方法往往忽视了温度场在空间上的相关性、非周期性和不规则性,而地统计学能够有效地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本文采用三维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变异函数定量描述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在整个研究区内具有明显的漂移;但在变程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特点,其各个方向上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均为具有块金效应的高斯模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度场的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km级和m级,而温度场在水平各个方向上也表现为各项异性,其中NW-SE向的相关性最好,NE-WS向相关性最弱。  相似文献   
435.
在吉林东部朝阳屯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海沟-石人沟一带发现中元古代海沟岩群的大理岩与太古宙变钾长花岗岩在露头上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并确认为这是在吉林省及其邻区首次发现的华北陆块北缘与其陆缘活动带的界线露头(即“槽-台”边界)。这一发现为研究该区的大地构造格架找到了确切的第一手资料,对重塑本区的“造山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6.
浅谈基于GIS的测绘档案数据建库和系统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山东省测绘档案数据建库和系统开发,简要介绍基于GIS的测绘档案数据建库和系统开发的方法、工艺流程及数据库设计。  相似文献   
437.
如何利用智能化信息提取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自动分类,一直是一种前沿性研究。该文在分析研究区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模要素,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遥感探测机理,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中的可见光、热红外、植被指数(NDVI)以及DEM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信息自动提取模型,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分类方法,其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38.
对我国西北和东北(内蒙古东部)36个地点的新生代-现代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的433块标本进行了采样分析,在其中15个地点38块标本中发现钙质超微化石10个属:Coccolithus, Reticulofenestra, Cyclicargolithus,Quadrum, Discoaster, Gephyrocapsa, Calcidiscus, Umbilicasphaera,Cotonocyclus, Watznaueria等,多数为原地沉积,也有一部分属于再沉积来源。由此可见,不能笼统地把所有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都当作海相或海侵的证据。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特点是:丰度低,数量稀少;属种分异度低;常与陆相喜盐水生生物共生。第四系和现代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属种往往是海相第四系或现代海洋中常见类型。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构造七心1井中-上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岩心中,发现Reticulofenestra bisecta。这是海相中始新世-渐新世沉积中标志化石。看来,利用钙质超微化石进行海、陆相地层对比探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离“统”一级的地层对比还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439.
通过闹枝沟岩体中的包体(脉体)的野外地质学特征及与寄主岩石的关系,阐述了闹枝沟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野外地质学证据,首次确定闹枝沟岩体岩浆是由基性幔源岩浆和酸性壳源岩浆混合而成,岩体成因类型属壳幔混合型,为岩浆混合成因的花岗岩提供了初步的野外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440.
柴达木盆地归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盆地西部已找到17个第三系油源的油田,其主要烃源岩层位是陆相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也有论文提出下干柴沟组是海侵湖泊沉积,并被命名为下干柴沟海侵。最近又有论文提出该组地层不是深湖相,应属于泻湖相,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始新世海湾泻湖相带被阿尔金断裂东错的残留泻湖部分,或塔里木盆地原型盆地的东部被错移部分,并提出重新认识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油气勘探方向。本文针对上述观点展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海湾古新统-始新统的吐依洛克组、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盖吉塔格组、卡拉塔尔组的沉积相和典型的海相生物化石群,它完全不同于柴达木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的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和陆相湖泊生物化石群,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支持柴达木盆地西部与塔里木盆地西南海湾在老第三纪时属于同一盆地或同一沉积单元。“源控论”依然是指导柴达木盆地西部陆相沉积油气勘探的理论依据。把塔里木盆地西南已知油气田的烃源岩划归老第三系海相沉积,显然是误解,把塔里木盆地西南老第三系海相油气勘探部署推广到柴达木盆地西部陆相沉积区也是一种误导。科学的古地理观将有助于勘探工作的正确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