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4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发展动态和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莱州市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对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9年是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后海水入侵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入侵南界基本在1995年线附近摆动.BP网络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减少,直接原因则是地下水超采.降水量增加比地下水超采量减少所引起的海水入侵速度降低量要大;即使恢复了海水入侵前的水量供需状况,海水入侵也不会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32.
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构建了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框架,并探讨了总量指标、比率评价指标和相关评价标准,为今后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市级海岛保护规划是沿海市管辖范围内海岛保护的专项规划,内容较省级海岛保护规划更为详尽,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也更强;较单岛规划覆盖的范围更广,更有利于沿海市海岛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展,可有效衔接省级规划与单岛规划。文章分析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在海岛保护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探讨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点,以钦州市为例,从规划范围、期限与原则、分类分区与重点工程、区域海岛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框架,可为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今后应进一步开展无居民海岛功能分类研究、区域海岛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的探索,为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4.
海滩资源是我国沿海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具备护岸功能的同时又极具旅游功能。然而,受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及直接或间接的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海滩资源破坏严重,部分海滩资源退化甚至消失。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我国海滩保护管理基线,禁止在基线管理范围内从事挖沙以及建筑施工等人类开发活动的建议。文章从海岸地貌、海滩自然形态、生态特征和开发类型等方面定性地提出建立以海岸线为陆域控制线;从维护泥沙动态平衡和保持海滩自然特征为基础提出建立以闭合深度线为近岸海域控制线。该管理基线的建立对规范针对海滩环境的人类开发活动、维护我国沿海海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海岸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5.
文章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益相关者在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时间及参与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及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以我国现阶段海岛旅游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以国际上著名海岛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方式为案例分析,研究得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开发过程中加强对海岛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是实现海岛旅游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效益的统一,并为我国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
海滩形态、沉积物组分和粒度参数能反映海滩沉积环境。自2010年7月到2011年12月在辽东湾西岸葫芦岛市龙湾滨海沙滩和兴城第一海水浴场沙滩进行冬夏重复海滩剖面测量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海滩以85黄海高程-0.6 m和-4.7 m为界划分为海滩、水下岸坡和陆架平原三个地貌单元。②龙湾沙滩海滩形态较稳定,兴城一浴海滩和水下岸坡淤积,均与海滩养护相关。③根据沉积物组分和粒径参数的差异,两海滩可横向划分为I、II、III、IV四个沉积区。各沉积区内中值粒径并没有出现横向递减的趋势,分选系数、偏态和峰态变化复杂。各沉积区间水力条件截然不同。④与兴城一浴相比,龙湾沙滩I沉积区沉积物颗粒较细、分选较好,水下岸坡存在综合动力条件弱的沉积区段,陆架平原缺少潮流作用强烈的区段。  相似文献   
38.
西沙永乐龙洞探秘前期调查工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沙永乐龙洞是目前已知的最深蓝洞,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与社会价值。目前永乐龙洞调查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科学揭秘亟待展开,基于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拟大规模开展西沙永乐龙洞探秘工作。龙洞处于永乐环礁之上,水浅礁多,周边暗礁林立,水下情况复杂多变,缺乏直接大规模探测条件,前期的进出航路探测和作业条件调查必不可少。本次调查综合利用大地控制测量、单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与潮位控制等相关技术,对龙洞周围以及永乐环礁大船进出航路进行了综合勘测,建立了龙洞周边的大地基准,获取了目标海域的水深资料,为后期大型作业船进入永乐环礁提供了合理航道,并为其选择了最优锚地,也为工作驳船进入龙洞选定了安全航路。  相似文献   
39.
根据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以及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衔接性,从海岛开发适宜性和海岛可持续保护的角度,研究无居民海岛功能分类方法,构建海岛功能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功能分类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并引入综合评判理论,量化指标因子,构建综合评判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实现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40.
海岸侵蚀对海岛紧缺的陆地资源及旅游价值较大的沙滩危害巨大。基于卫星遥感、有人航空摄影、无人机航测、GPS和现场调查等多源数据,利用GIS分析了东山岛海岸线类型、位置与长度变化及滩面冲蚀演变。研究表明,东山岛多处曲折自然岸线转化为较为平直的人工岸线致使整体岸线长度减少,无人机高程反演满足滩面排水冲蚀监测精度要求,乌礁湾和山南湾不同养殖排水方式形成不同特征的滩面冲沟,改变了沙滩微地貌形态。海平面上升和台风风暴潮是长期趋势性和短期突发性侵蚀因素的代表,当前短时间尺度的人类活动已成为滩面冲蚀的最主要因素,且有可能转变为长期趋势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