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605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从全球CMT目录中选取南美板缘1976-01-01~2016-12-24期间M≥7.0浅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共36次),应用Coulomb3.3软件计算先前地震在后续地震断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探讨先前地震对后续地震是否有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受到先前地震触发作用的地震数目为11个(以0.1 bar为触发阈值),触发地震占比为31.4%,受到抑制的地震数目为7个,不确定的地震数目为17个,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地震数目为22个,占比为62.9%,表明1976年以来南美板缘强震间存在一定的应力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升平-兴城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平-兴城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经历多次构造活动,具有多期天然气的充注特征。采自该气田20口井45块岩芯样品的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揭示了该区复杂的天然气充注过程。对各期次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水包裹体的盐度,以及含烃盐水包裹体的荧光强度等测试的综合分析表明,火山岩储层经历了6期热流体活动,前4期分别对应于4期天然气充注过程。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4期充注分别发生于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嫩江组沉积早-中期、嫩江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早期至今。综合考虑生烃层、储层和盖层之间的组合关系,最终确定升平-兴城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天然气主要的成藏时期为嫩江组沉积早-中期。  相似文献   
993.
浙江沐尘岩体的矿物学特征与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沐尘岩体出露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内,与溪口大型黄铁矿床成因关系密切,其矿物学特征和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等倍受关注。通过沐尘岩体矿物学的研究,结合有关资料,估算出沐尘岩体岩浆开始结晶温度为775~850℃,黑云母形成时氧逸度为10-7~10-8Pa,水逸度2.47×108Pa,结晶压力约0.64×108Pa,大致相当于2~3km的侵位深度,属浅带侵入岩体。  相似文献   
994.
极限资源量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金属储量最大容量(即极限资源量)是确定矿床是否还具有找矿潜力的重要参考数据.以矿床中多个矿体资源量统计分形模型为基础,并假定矿体储量连续变化,建立了极限金属资源量(T)预测模型,其与矿体极限数(C)基本呈线性变化;与矿体储量规模分布分维值(D)呈显著非线性变化.利用极限资源量模型,分析了胶东蚀变岩型大尹格庄金矿床的极限金属储量;考虑到大型矿体存在深部延伸,储量仍在不断增加,同时小型矿体统计不全,以中型矿体的金属储量为主要参考,建立了统计分形模型,并估算其极限金属储量为1.35×105 kg,说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深、边部还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5.
近20年来,我国各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质与量进行及时地监测与评价,对于正确引导开发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依据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价的需要,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标准差系数权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益三方面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文中案例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能科学地反映出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月球重力场是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进一步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基础,也是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内容.本文针对“嫦娥工程”,利用GSFC/NASA/USA的GEODYNII/SOLVE轨道分析软件,分析计算了利用单星跟踪数据恢复月球重力场的能力,同时模拟计算了双星跟踪数据在恢复月球重力场方面的能力,结合可能的工程环境我们对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30天、60天和90天的计算结果.计算表明双星相比于单星对月球重力场的中低阶位系数有比较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7.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ily rainfall datasets of 86 stations from 1961 to 2010. The rainfall was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its intensity,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nnual rainfall amount was within 1,500 to 2,000 mm over most parts of Guangdong, bu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of rainfall amount and rainy days were found amo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vince. There were many rainy days in the dry seasons (October to March), but the daily rainfall amounts are small. The rainy seasons (April to September) have not only many rainy days but also heavy daily rainfall amou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light rainy days (1 mm 100 mm) are generally concentrated in three regions, Qingyuan, Yangjiang, and Haifeng/Lufeng. The average rainfall amount for rainy days increases for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of Guangdong, while decreasing as the rainfall intensity increases. The contributions from light, moderate and heavy rain to the total rainfall decreases for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The annual rainy days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light rainy day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heavy, rainstorm and downpour rainy days increased slightly. The annual total rainfall amount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hich was contributed by heavy, rainstorm and downpour rains, while the contribution from light and moderate rains decreased.  相似文献   
998.
多层介质中利用sPn与Pn到时差确定震源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瑶  万永革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294-1302
为利用sPn与Pn波的走时差测定震源深度,进一步提高地震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推导多层介质下sPn与Pn波的走时差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发现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震源深度及区域地壳速度模型有关。震源在同一层中,走时差曲线的斜率不变,而当震源位于不同层中时,sPn-Pn走时差曲线的斜率不同,并呈分段直线的走时差曲线形态。地壳速度结构纵向越不均匀,多层和单层介质下利用sPn-Pn走时差计算的震源深度误差就越大,走时曲线的各分段直线斜率相差越大;探讨地壳中sPn与Pn波传播路径相同但波速不同的单层地壳速度模型,发现单层介质下波速越大,测定的震源深度越大;对于同一地区相同的地壳分层结构,测得的震源深度随着泊松比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前人给出的中国五个典型块体多层平均地壳模型,给出sPn-Pn走时差与震源深度计算公式速查表。  相似文献   
999.
为对中国自主重力/重力梯度卫星在陆地地震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了主喜马拉雅逆冲断层(MHT),模拟了断层在同震和震间滑移产生的大地水准面、重力变化和重力梯度变化。首先给出了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实际反演中,Markov链的总长度由4×10~7个模型组成,燃烧阶段和采样阶段的长度均为2×10~7个模型,重采样的间隔为1000,初始温度设为100,终止温度为0.1。再次给出了基于反向滑移模型估计震间断层的耦合度。利用GPS和InSAR数据,对2×10~4个重采样的模型取平均后,反演得到MHT的同震滑移和震间耦合分布,结果表明:2015年M_w 7.8尼泊尔地震同震破裂并未达到地表,最大滑移量约为6 m,地震矩为1.02×10~(21) Nm,相当于M_w 7.9,与其他手段得到的结果一致;MHT的震间耦合模型表明MHT在中上地壳以上部分在震间均处于闭锁状态,积累的能量相当于每年一个M 7地震。基于以上反演的断层滑移/滑移亏损模型,模拟了MHT同震和震间的重力场变化。变形地表面的同震重力变化呈南北两极分布,范围为–261—125μgal,理论上能够被陆地重力测量所检测到。长波长的震间空间重力/重力梯度变化信号难以被当前重力卫星观测到;对冰川等大尺度质量效应进行改正后的同震重力/重力梯度变化有望被提高测量精度的下一代重力卫星检测出。本研究成果对中国未来发射的自主重力卫星数据在地震发生和孕育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麟游含煤区属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这里主要针对麟游含煤区的地震勘探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合以往和近阶段做过的大量地震勘探工作以及取得的一定成果,综合利用对比的方法对煤层反射波属性进行提取,通过特征分析,总结出含煤地层地震反射波场的规律,对今后在麟游地区进一步开展地震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其它类型成煤区的地震反射波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