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8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3450篇
测绘学   512篇
大气科学   1715篇
地球物理   2311篇
地质学   5368篇
海洋学   730篇
天文学   296篇
综合类   760篇
自然地理   104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437篇
  1987年   362篇
  1986年   260篇
  1985年   351篇
  1984年   288篇
  1983年   212篇
  1982年   173篇
  1981年   121篇
  1980年   174篇
  1964年   91篇
  1960年   52篇
  1959年   109篇
  1958年   121篇
  1957年   1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91.
1 THE LOWhR unR INNThe Inn river has its source in the alPine region of the GraubUnden canton of Switzerand. ThecatChment area of about 260(X} kIn2 includes mountains of the central Alpes up to 40(X) m. The river runs5l7 km thrOugh the countries of SwitZerand, Austria and Germany on itS way into the Danube mver. Thedischarge of the river at its mouth in the city of Passau is mainly infiuenced by the snow melt in themountainous catchment area and vches between apProx. 200 m3ls durin…  相似文献   
992.
SEDIMENT TRANSPORT IN TIIE YANGTZE RIVER ESTUARYSHEN Zhigang'ANSTa^CTThe hy~ntalc and the sedimen tranSport Patter'nS within the estUaIy of the YangtZe mver arecomPlex because of intemehon of fluvial and the hdal forCes, depending on freshwate discharge andhdal range. Based on the data measuIed in meent years, thes pap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hcs of flowand sNnt movemen in the tw forer EstUaIy and their iIifluenc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estuaryKey W: YangtZe mver…  相似文献   
993.
1 INTRODUCTIONThe macroscopic vedation of the stage-discharge relationship of unsteady nows in alluvial rivers is animPortant and comPlex problem. The Jinjiang reach of the Middle Yangtze Xiver swells often and theflood defence of the reach is the most serious. The stage-discharge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c featore of theflow characteristics. The three hydrological stahons, Chenglingii station (at the exit of the DongtingLak), Jianll station and Luoshan station, are key stations on the…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通海地磁台(L=1.03)1999年SMALL磁通门磁力仪记录资料,对Pc3脉动出现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日出现频次有两个峰值,即清晨06:00-07:00LT(地方时)出现频次最高,午后14:00~15:00LT为次峰值。Pc3脉动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4月和12月,其次是8月和9月;最少的是6月和7月。按季节统计结果为春秋季出现频次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995.
东海近3.5万年来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AMS~(14)C测年及浮游有孔虫δ~(18)O和δ~(13)C资料,分别利用U_(37)~K,∑C_(21)~-/∑C_(22)~+和Pr/Pn恢复了近3.5万年来冲绳海槽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近3.5万年来,冲绳海槽经历了7次较强的气候变冷事件(C1~C7)和9次陆源物质减少事件(e1~e9),其中的G1相当于全新世中晚期冷事件,C2~C4和C7分别相当于H1~H4事件,e1,对应于海水表层温度SST的降低.H事件发生时,陆源物质供应显示增加的趋势.气候变冷导致河流输运陆源物质的能力减小,冬季风输运陆源物质的能力增强,H事件与东亚冬季风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25.8~15.5kaBP)还原环境发生剧烈波动,强还原事件(R1~R3)对应于SST的降低和陆源营养物质的增加,而弱还原事件(O)对应于陆源营养物质的减少.还原环境的变化与表层生产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恒山地区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及"五台群"绿岩地层的解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填图及剖面研究揭示了恒山中南部"绿岩带"实为变基性岩墙群强烈剪切、构造置换的产物, 它们明显侵入于新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内及高压麻粒岩区. 恒山高压麻粒岩区产状平缓, 向南逐渐被产状陡立变基性岩墙群侵位. 变基性岩墙的侵位明显晚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事件, 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并经历后期走滑剪切变形. 锆石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 恒山中南部的变基性岩墙侵位于(2499 ± 4)~(2512 ± 3) Ma之间, 并经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恒山南部-五台山区新太古代末期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 进一步证实这一时期华北中北部经历伸展构造热事件, 提供了划分太古宙/元古宙界限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标志, 及华北与其他大陆早期构造演化对比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997.
大别造山带140~85 Ma热窿伸展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热年代和差异冷却特性表明, 140~85 Ma大别造山带进入热窿伸展作用时期, 由此引发基底广泛熔融、北淮阳剧烈火山喷溢以及合肥盆地断陷等过程. 这次热窿事件包括强热伸展阶段(140~105 Ma)和晚期衰退阶段(105~85 Ma). 在强热伸展阶段, 热窿区集中在大别/红安地块, 并以大别地块热窿作用最为强烈, 某种意义上可将红安地块视为大别热窿翼部. 大别热窿构造包括麻城-岳西热轴、穹核组合及其外围翼部, 热轴平行造山带延向展布, 北淮阳与高压/超高压(HP/UHP)岩石构成下滑翼部, 岳西、罗田热窿核分别占据麻城-岳西热轴东、西两端, 它们最终成型时代不一致. 热窿伸展进程伴随着大别强热中心沿着麻城-岳西热轴迁移摆动, 如果将热窿事件与造山带根部拆沉相联系, 这种拆沉作用应以间歇性、迁移性、规模性与区域差异性为特征. 在伸展衰退阶段(105~85 Ma), 大别造山带仍显现穹状热窿布局, 但其伸展强度、岩浆活动显著减弱. 解析热窿伸展作用, 对于认识大别HP/UHP岩折返模型、"南北大别界限"以及造山过程机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在压力3 GPa, 温度1450~1600 K, 应变速率10-4~10-5 s-1条件下, 对深俯冲带和上地幔中两种重要岩石(榴辉岩和方辉橄榄岩)的流变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榴辉岩在超高压条件下的流变参数, 应力指数为3.4, 活化能为480 kJ/mol, 活化体积为12 cm3/mol. 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中等石榴石含量榴辉岩的流变强度与方辉橄榄岩的流变强度在上地幔浅部条件下基本相当, 是多晶绿辉石岩强度的2~3倍和多晶石榴石岩强度的一半. 随榴辉岩中石榴石含量的逐步增加, 岩石的整体流变强度也不断增大.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 计算了不同板块汇聚速率条件下深俯冲大洋岩石圈在不同深度层次上的流变强度, 以及橄榄岩和榴辉岩上地幔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 研究表明, 俯冲洋壳从下覆的上地幔拆离出来最有可能发生在缓慢俯冲的热俯冲带中; 而快速俯冲的冷俯冲带, 俯冲地壳与上地幔之间在强度上是耦合的, 发生拆离的可能性不大. 过渡带是上地幔中除岩石圈地幔外的高强度和高黏度层.  相似文献   
999.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 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 9.8%和5.8×10-3μm2). 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 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1000.
1 ПостановказадачиНадежныйпрогнозвременивозникновения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можетбытьобеспеченлишькомплексом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ихпараметров. 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аяценностькаждогопараметранеодинакова,какиразличенмеханизм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аномальныхэффектоввразличныхполях.Этосоздае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