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311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VS—Ⅱ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金和银性能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VS-Ⅱ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富集金和银的性能,并用于矿石中金银的预富集,硫脲洗脱,再用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经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同时就该纤维对金、银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以及对有关选择性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其吸附机理为[AuCl4]-、[AgCl2]-借与H+缔合而吸着。  相似文献   
942.
中国东部分布着大量的新生代玄武岩,其中第三纪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碱性玄武岩是蓝宝石、红宝石、红色锆石、橄榄石、镁铝榴石、月光石和辉石类宝石的寄主岩石,已在其内发现了多种宝石的原生矿床和矿化点。今后应重视碱性玄武岩型宝石矿床的研究和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43.
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是塔里木盆地北缘碱性岩带最晚期形成的,由第三系盆地中陆相中心式喷发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和其下古生代地层中的碱性橄榄辉长岩岩筒和岩脉组成。它们是来自富集地幔的同源碱性岩浆,在不同空间冷凝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944.
侯林  邹向阳  堵南山  赖伟 《海洋学报》1999,21(5):144-148
孤雌生殖卤虫(Anemia parthenogenetica)广泛分布于沿海盐田和内陆盐湖中,其种群中多倍体所占比例较高.王壬学等[1]观察到天津黄驿产卤虫种群中有17.7%的五倍体个体,而山东羊口盐场五倍体个体高达22%.  相似文献   
945.
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种类组成及其取食类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年 8月对台湾海峡南部 4个取样站进行了海洋线虫调查 ,获得了海洋线虫 85种 ,隶属于 3目 2 5科 75属。密度较高的种有变异矛咽线虫 (Dory laimopsisvariabilis)、萨巴线虫 (Sabtieriasp .)、(Vasostomasp .1 )、(Vasostomasp .2 )和 (Xyalasp .)等 ,其平均密度分别为 1 .1 4、1 .1 2、0 .6 1、0 .87和 0 .34× 1 0 4个 /m2 ,分别占海洋线虫总平均密度的 1 1 .7%、1 1 .5 %、6 .2 %、9.2 %和 3.5 %。与其他海域相比 ,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优势种的密度低 ,但与大型底栖动物或多毛类相比 ,海洋线虫种类多样性指数较高 ,均在 4.0以上。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的取食类型以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食沉积物者类型占多数 ,但刮食性种类也不少 ,这与台湾海峡南部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台湾海峡南部既有细的陆源沉积物流入 ,又有上升流、黑潮暖流等的作用而形成的较粗沉积物 ,因而构成台湾海峡南部沉积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46.
白令海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 9月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期间 ,在白令海进行的一组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实验从 7月 2 3日开始 ,8月 5日结束。培养瓶为两个对照 ,硝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2、4和 8倍 ,磷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 2、4和 8倍。培养瓶在“雪龙”号甲板上的流水控温槽中培养。在培养的第 5天 ,对照、硝酸盐组和磷酸盐组浮游植物增长的趋势一致 ,叶绿素 a增长为初始浓度( 0 .55mg/m3 )的 3.5~ 4.5倍。在培养的第 1 0天 ,硝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达到 1 7.6~ 2 4 .0 mg/m3 ,大大高于对照 ( 7.6~ 9mg/m3 )。磷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为 9.3~ 1 1 .4mg/m3 ,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不如硝酸盐组明显。实验结束时各瓶的叶绿素 a浓度都降低。添加较大浓度营养盐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的增长要大一些 ,但是并不明显。本实验说明 ,虽然从营养盐的绝对浓度和比例上看 ,都没有明显的 N或 P限制 ,但是白令海潜在着硝酸盐的限制。虽然营养盐的浓度对浮游植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浮游植物吸收的营养盐的绝对数量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7.
邹斌  解思梅  郝春江  陆军  尹涛 《极地研究》2000,12(4):291-300
船载卫星遥感图象处理系统是针对南极考察气象航线预报、冰区航行的海冰预报和导航需要而研制的船陆两用多功能软件系统。采用了最新的 DEL 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了用于 WINDOWS98环境下的 32位的程序 ,并针对接收系统开发了 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 ,提高了在 WIND0 WS98多任务环境下 ,接收程序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和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便于功能的更新和提高 ;采用 SGP4/SDP4轨道模式及两行元素的轨道参数计算出卫星星下点的位置 ,实现了在 1 A图象上计算逐点经纬度的快速动态定位和图象显示的功能 ;采用迭代法利用电子地图网格数据 ,在接收的卫星云图上迭代套上地形及海岸线。组成了适合船陆两用的多功能快速灵活的图象处理系统 ,可以在 1~ 2分钟瞬间内完成一幅图的定位套网格和套地形线的工作。解决了南极海冰监测和冰缝、水道预报的难点。可以使图象上下滚动、左右移动、任意放大、缩小和剪取 ;可以随着鼠标的移动显示出图上任意一点的经纬度 ;能够在图上标出任意目标物 ,如船位、站位、岛屿等等 ;能够方便地在图上画出航线 ,直观地判断船所处的位置和航线周围的气象和海洋环境状况 ;解决了在茫茫海洋和冰区中航行找不到参照物时的困惑 :能够输出任意大小的 2 4位真  相似文献   
948.
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0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对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认识为:(1)南黄海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夏季环流的基本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别。(2)黄海暖流的路径和强度均有一定的年际变化。分析显示,1997年冬季,暖流路径明显偏于槽的西侧;而1986年冬,暖流的主流路径则沿槽北上。(3)黄海暖流并非对马暖流的直接分支。黄海暖流水是对马暖流水和陆架水混合而成。而且,它主要是在济州岛西侧海域,从锋区中衍生出来的。(4)夏季黄海表、底层环流大致皆是由一大的道时针向流系构成。但在其表层海盐尺度的气旋式环流内部还存在小的气旋和反气旋流环。分析亦表明,不论表层或底层,皆无高盐暖水从济州岛邻近海域进入黄海东部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949.
适应性开发是指保留软件的原有功能,改造或增添一些新功能,以增强软件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技术。本文介绍了CMISEL软件包并对其进行解剖分析,根据文件结构、格式和工作需要增加了多个新的功能模块,为软件增添完善了急需之功能,使之适用于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0.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global researches on oil and gas provinces and large gas field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ttributes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 gas provinces and gas fiel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indicators of determining large oil and gas provinces: spatial indicator, reservoir-forming indicator and resource indicator. It classifies the gas accumulated areas and large gas province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arge gas provinces and large gas fields: the latera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high-energ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onstructive diagenetic facies, palaeo-highs and their periclinal zones, deep faults, etc,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unconformities, series of evaporates and deep low-velocity highly-conductive beds, etc. It also reveals the mai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gas provinces and large gas fields in China. Large gas fields in four-type basin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onland large gas fields are dominantly developed in foreland basins and craton basins;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gas sources, of which, coal is the main source with high gas generating intensity and varying origins; reservoir rocks of the large gas fields (provinces) are of various types and dominated generally by low-middle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pore-type reservoirs; structural traps and litho-stratigraphic traps coexist in Chinese large gas fields and form dense high abundance and large-area low and middle-abundance large gas fields; most of the large gas fields have late hydrocarbon-generation peaks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multiple-stage charging and late finalization; large gas provinces (fields) have good sealing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evaporates seals are largely developed in large and extra-large gas field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hed light o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rge gas fields (provinces) through analyzing thei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