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The correlations of sound wave velocit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quartz sand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Emphases were put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sity, water content and longitudinal and shear wave velocities. The equations which show the correlation of density, void ratio and longitudinal and shear wave velocities, and with water content as a parameter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monotonic relations of density, void ratio and sound wave velocities for sands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42.
The system consists of SYC rock acoustic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icrocomputer and single board computer. It is a building block system used in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ing to measure rock acoustical data.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erformances, the fundamental configuration, the interface technique and software design methods are presented, and measurement result analysis is made. An idea was proposed of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test data by means of micro-computer control over the test device.  相似文献   
43.
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6,他引:29  
在中国和中欧黄土-古土壤研究中发现的磁化率与成壤作用(或古气候温湿程度)的正相关性已被第四纪科学家广泛认识,并应用于古气候研究中.成壤过程形成的亚铁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黄土沉积地区,如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黄土沉积显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磁化率行为,即在黄土层获高磁化率值而在古土壤层获低磁化率.这种相反的关系过去被解释为磁化率反映的是与风动力吹来的亚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即与风速或风力大小有关.本研究发现阿拉斯加黄土与古土壤的磁性矿物性质有明显差异,不仅仅是粒径的大小,还有磁性矿物的种类即矿物相的差别.这一证据很难单纯以风力强度的大小来解释,意味着阿拉斯加古土壤的低磁化率至少部分是在成壤过程中亚铁磁性矿物发生改变(如溶解)而造成,表明阿拉斯加黄土和中国黄土的磁化率与古气候记录可能存在两种模式,即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成土模式.黄土磁化率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在低降水量、高蒸发量的干旱氧化成壤条件下,利于亚铁磁性矿物的生成,其磁化率与古气候的关系呈正相关,如中国和中亚黄土;在高纬高湿的还原成壤条件下,亚铁磁性矿物会被破坏被分解,其磁化率与古气候呈负相关关系,如阿拉斯加黄土.如果成壤条件在氧化和还原之间来回变换,那么就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将磁化率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时要加倍的小心.  相似文献   
4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矿山都面临着后备资源危机问题,西部地区甘肃境内的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里的矿山也不例外。从"成矿系统"的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区域成矿构造背景,认为区内存在华北古陆西南和柴达木-中祁连北部两种大陆边缘;提出应利用非传统矿产理念进行新一轮矿产勘查,在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不仅要加强传统矿种的勘查,也要注意新类型矿产的开发,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最后,还强调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离不开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勘查经验的高素质勘查人才,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相似文献   
45.
轨道调谐法是确定第四纪地层时间标尺的主要手段,但人工进行轨道调谐确定时间标尺具有可操作性差、客观性差、工作量大及很难得到最佳结果等缺陷,本文描述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轨道调谐以厘定古气候记录时间标尺的方法步骤.对于不同的气候替代性指标时间序列之间在主要周期频率上的相位关系,作者提出了利用演化凝聚函数法进行计算的新方法.作为实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塔吉克斯坦Chashmanigar黄土记录进行了时间标尺和相位关系演化的计算.  相似文献   
46.
樊仲藜  张力  王庆栋  刘思婷  叶沅鑫 《测绘学报》2021,50(10):1390-1403
针对SAR影像与光学影像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灰度差异导致影像匹配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结构特性的快速匹配方法(SAR-to-optical fast matching algorithm,SOFM).传统基于影像灰度的匹配方法一般难以抵抗影像间的非线性灰度差异,而影像中的几何结构和形状特征在不同类型的影像之间较为稳定,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影像的梯度幅值和梯度方向信息构建出一种能够有效表达影像结构的特征描述符—角度加权方向梯度(angular weighted orientated gradients,AWOG),随后基于模板匹配的策略,选择描述符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和(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SD)建立用于匹配的相似性测度,并给出了在频率域中表达的影像匹配函数.基于SOFM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影像匹配流程,随后选择多组影像进行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抵抗SAR影像与光学影像之间的非线性灰度差异,并且在匹配性能和匹配精度等方面都优于经典的基于影像灰度的匹配方法以及其他基于影像结构特性的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为满足在城市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镇地籍测量或是进行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往往需要构建城市地方坐标系。城市地方坐标系建立的方法一般采用抵偿高程面法或抵偿子午线法,这些方法涉及到整个测区范围(如整个的地级市范围)的平均高程的计算。本文采用非常容易获取的SRTM的DEM数据及测区范围的矢量数据,在ArcGIS软件平台上进行了测区范围的平均高程计算。并结合某地级市以抵偿子午线法建立城市地方独立坐标系为例进行了尝试,以期为城市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扬子陆块北缘上两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限定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上两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年龄为909±5Ma。锆石Hf同位素显示二长花岗岩的ε_(Hf)(t)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在-6~+3.4之间,变化较大。tDM2变化于1570~2156Ma,平均值为1802Ma,当ε_(Hf)(t)为最小负值-6.0时,tDM2为2156Ma。表明其物源主要是约1800Ma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混染了部分古老地壳。地球化学显示,二长花岗岩的SiO_2含量较高,平均值达75.46%,均属亚碱性系列,且均为铝质过饱和(A/CNK=0.93~1.29);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中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并具有与上部陆壳非常相似的蛛网图曲线,在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落入弧花岗岩区,其应是扬子陆块北缘大陆边缘弧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49.
针对"开放街道地图"平台建筑物目标轮廓存在的"伪直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墙体方向的建筑物目标直角修正新方法。分析了其建筑物目标的几何特征及表达,在保持建筑物目标主体方位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方法对不规则建筑物目标修正结果不稳定的问题。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受建筑物目标形状影响小,在建筑物目标位置精度保持和几何形状保持等方面表现更优,极大地改善了"开放街道地图"建筑物目标几何精确性,进而有效提高了其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0.
Luidia Forbes (Paxillosida: Luidiidae) are common soft bottom sea stars with 49 described species. Because of substantial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complex and hasn’t been resolved definitely. In order to resolve general taxonomic issues, and determine species boundari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genus Luidia, the sequences of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 gene from 24 specimens of Luidia, belonging to eight taxa in Chinese waters, were studied. Three sequences of two species in genus Luidia from GenBank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exhibited three main clades, each with strong bootstrap support: Clade A including Luidia quinaria from the Sea of Japan; Clade B including seven nominal species (L. quinaria von Martens, L. yesoensis Goto, L. changi Liu, Liao and Li, L. orientalis Fisher, L. avicularia Fisher, L. longispina Sladen and L. hardwicki Gray) from Chinese waters; and Clade C including L. maculata Müller & Troschel from Chinese waters. Our molecular phylogeny results support the morphological Quinaria-Group and Alternata-Group assigned by Döderlein. Seven nominal species we sampled do not exhibit genetic distances that are large enough to recognize them as separate species. Cryptic species may exist in’ Luidia quinaria’ from the Yellow Sea and the Sea of Japan. Meaningfu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Lui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