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2篇
  免费   5153篇
  国内免费   6663篇
测绘学   1205篇
大气科学   6226篇
地球物理   7381篇
地质学   13632篇
海洋学   2993篇
天文学   1349篇
综合类   3168篇
自然地理   329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1137篇
  2021年   1243篇
  2020年   1063篇
  2019年   1177篇
  2018年   1522篇
  2017年   1363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1291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546篇
  2012年   1413篇
  2011年   1439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538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337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936篇
  2004年   811篇
  2003年   850篇
  2002年   775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982篇
  1999年   1491篇
  1998年   1213篇
  1997年   1187篇
  1996年   1072篇
  1995年   944篇
  1994年   881篇
  1993年   746篇
  1992年   589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354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本文运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1年7月由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暴雨过程作了地面气象要素场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一些物理量场的适当配置与6小时后的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此带通滤波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张威  朱进 《天文学进展》2002,20(4):379-383
对1995年至2001年《Natue》和《Science》上发表的天文学论文的统计表明,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明显超过天文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占天文学总论文数的1/3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星天文学是天文学最活跃和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对这些论文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给出当前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相比之下,我国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53.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4.
Abstrac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etal of the Santa Catharina meteorite was performed using a variety of electron optical techniques. Sample USNM#6293 is chemically homogeneous on the micron scale and has a Ni content of 28.2 wt.%. Its microstruct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win City ataxite and contains clear taenite II, i.e., fcc taenite with domains of tetrataenite, < 10 nm in size. Sample USNM#3043 is a more typical Santa Catharina specimen with dark and light regions as observed with the light optical microscope. The dark regions are inhomogeneous and contain 45–50 wt.% Ni and 7–12 wt.% O. The light regions are homogeneous and contain 35 wt.% Ni and no detectable oxygen. The microstructure is that of cloudy zone, i.e., islands of tetrataenite, ~20 nm in size, in a honeycomb matrix. The honeycomb phase contains Ni rich oxide in the dark regions and contains metal, fcc taenite, in the light regions. The original metal structure of USNM#3043 is cloudy zone which formed during cooling into the low temperature miscibility gap of the Fe-Ni phase diagram. The dark regions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metal by selective corrosion of the honeycomb structure, transforming it into Ni containing oxides, possibly non-stoichiometric Fe2NiO4 while retaining the tetrataenite islands. Us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ny of the existing discrepancies concern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Santa Catharina can be explained.  相似文献   
55.
1 Introduction Inrecentyearstherehasbeengrowingresearchin terestinthetwo dimensional (2 D )systemtheory .The 2 Dsystemsmayfindapplicationsinareassuchasmarineseismicdataprocessingandimageprocessing .Althoughmoreandmorevaluableresultshavebeengained ,mos…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7.
调查了潜蝇在湛江市的发生与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uaeBlanchard)是为害作物潜蝇的优势种,包括有6个科18种,年间发生有6个为害高峰期。应用绿潜宝、乐果、巴丹等药剂在发生为害高峰期的峰前、中、后三次用药,防治效果维持70%以上。  相似文献   
58.
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疆阿尔泰哈巴河一带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认为火山岩是在陆缘裂陷槽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发生和演化的。对各类型火山岩岩浆来源,上升模式也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9.
本文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对几种不同的地形模型进行了分析。所得的结论是:由于实际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不平,水准测量资料与地形之间具有相关性,即水准点高程变化与该点高程之间呈相关性。最后,本文对今后水准测量资料的分析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
本文将晚白垩世王氏组的沉积相划分为五类:湖盆陡岸浊积扇相、洪积扇沉积相、滨—浅湖前缘斜坡相、次深湖相、湖湾相。并对其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王氏组沉积特征所反映的沂沭断裂带之活动特点是:先为徐缓的脉动,而后是陡然激烈的断陷,故造成了补偿性沉积与超补偿性沉积的叠置。王氏组砂岩平均化学成分表明:马站盆地具弧后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