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7篇
  免费   1575篇
  国内免费   1673篇
测绘学   990篇
大气科学   1416篇
地球物理   2849篇
地质学   4735篇
海洋学   1132篇
天文学   488篇
综合类   664篇
自然地理   94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713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1059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sources and sinks of greenhouse gases, carbon cycle modeling,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 years or so.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s of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agricultural lands, carbon cycle model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sian mineral dust,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ecursors of the tropospheric ozone,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organic compounds. Special,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emissions of methane from rice field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aerosol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2.
The effect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pon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is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the NCAR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 into which gravity wave drag has been introduced. The simulations adopt relatively realistic snow mass forcings based on 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 (SNINIR) pentad snow depth data. The physical mechanism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outh Asian early summer monsoon to snow cover anomal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revealed. 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heavier than normal snow cover over the Plateau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shortwave radiation absorbed by surface through the albedo effect, which is compensated by weaker upward sensible heat flux associated with colder surface temperature, whereas the effects of snow melting and evaporation are relatively smaller.The anomalies of surface heat fluxes can last until June and become unobvious in July. The decrease of the Plateau surface temperature caused by heavier snow cover reaches its maximum value from late April to early May. The atmospheric cooling in the mid-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s most obvious in May and can keep a fairly strong intensity in June. In contrast, there is warming to the south of the Plateau in the mid-lower troposphere from April to June with a maximum value in May.The heavier snow cover over the Plateau can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rainfall to some extent, but this influence is only obvious in early summer and almost disappears in later stages.  相似文献   
153.
研究区石炭系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和破裂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改善有破坏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碎屑储集岩的孔隙结构及储集物性。研究区碎屑岩储集层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一晚成岩B期。晚成岩期,烃类从源岩中进入储集层发生石油侵位,改变了岩石的成岩环境。由于烃类的侵位,使石英的次生加大、自生铁白云石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也对自生伊利石生长有抑制作用,黄铁矿由于烃类侵位分布在油层、油水层,尤其在油水层中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154.
洪鑫  雷国辉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04,25(9):1379-1384
当前主导控制变形的基础工程设计方法,必然要求合理地计算基础的荷载与位移关系。针对这类问题,现存的许多基于线弹性理论的解答或计算图表的作用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复杂的数值方法又不便于工程应用。为分析深置矩形刚性基础的承载特性,笔者利用Mindlin位移解,考虑地基土的有限压缩层深度,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理想弹塑性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基础的沉降、基底的压力分布、基础的荷载-沉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矩形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在适当的范围内能有效降低基础的沉降;当基底土屈服时,塑性区由短边边缘向中央开展,即基底地基承载力的发挥程度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5.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库木库里盆地新生代沉积建造、孢粉、阶地热年龄、沉积响应的调查研究,得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渐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一全新世形成的三套磨拉石建造代表青藏高原最强烈的三次隆升作用;自渐新世以来到上新世晚期高原隆升幅度达1500~2000m,更新世、全新世高原隆升了约2500m,46.4Ka.Bp至今高原隆升了约44m;青藏高原的隆升速率由渐新世开始有愈来愈强烈的趋势,预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根据库木库里盆地沉积演化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早中渐新世早期隆升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稳定剥蚀夷平期、早中新世中晚期小幅隆升期、中中新世较稳定剥蚀夷平期、晚中新世振荡隆升期、上新世快速隆升期、更新世一全新世强烈隆升期共七个隆升阶段;并探讨了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干燥、生物灭绝、荒漠化等多种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56.
镇旬铅锌矿田热水沉积硅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镇(安)旬(阳)铅锌矿田热水沉积硅岩的产状、形态、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氧同位素等研究表明,本区硅岩具有以热液为主兼有生物和正常沉积的特征,并非典型热水沉积岩。  相似文献   
157.
2002年秋季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2002年山东省秋季干旱进行监测和服务,其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热惯量法。为了提高土壤水分模式的计算精度,将全省分为4个区域,对利用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订正。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农田受旱面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8.
基于RS和GIS的农业土地利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馨  吴健平  石纯 《现代测绘》2004,27(3):12-14
农业已被确认为地表和地下水最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化肥与农药用量的增加、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增加等,这些非点污染源严重威胁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管理非点源污染,必须研究其负荷定量化问题。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入手,讨论了非点源污染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利用组件GIS技术,以网格为评价单元,实现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及可视化分析。文章最后以上海市松江区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9.
赵明  王庆  陈昕  鞠建荣  张凤梅 《现代测绘》2004,27(5):44-45,48
对矢量地图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图形拓扑、数据冗余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研制了基于AutoCAD2000平台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60.
白云岩成岩收缩晶间孔、洞、缝与构造网状缝相互沟通可以组成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这种复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随机性强、发育程度和差异性大,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以中国西部酒泉盆地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白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方法。本文描述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