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4篇
  免费   4590篇
  国内免费   6650篇
测绘学   3442篇
大气科学   2511篇
地球物理   3639篇
地质学   12398篇
海洋学   2970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1614篇
自然地理   272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1181篇
  2021年   1506篇
  2020年   1147篇
  2019年   1333篇
  2018年   1171篇
  2017年   1115篇
  2016年   1132篇
  2015年   1374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588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686篇
  2009年   1528篇
  2008年   1536篇
  2007年   1440篇
  2006年   1399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812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提出一个较差分法精确的波动方程的数值解法--拟合法,拟合法与差分法的区别在于方程的离散化方法.文章通过对差分离散化实现过程的分析指出差分离散化存在的不足,并进而给出了拟合离散化方法.与差分法比较,拟合法的算子系数具有方程整体统筹性,是在具体的采样间隔、步长条件下的最佳系数,因而能适应样点间隔、步长等条件的变化,精度较高.文中还给出了模型及实例.  相似文献   
962.
本文把最佳拟合算法(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及串联偏移方法应用在15°波动方程偏移中。由于拟合法的差分因子随着采样间隔、步长、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与原有的波动方程差分偏移法相比,串联偏移方法能有效的使大倾角归位,克服频散,速度及步长可以灵活变化,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3.
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波震相分析法是以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对地震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既包括对单一分量震波观测记录中的各种震相的识别、确认和分析,又包括对多分量震波记录的合成、分析和图示.全波震相分析法涉及震源、射线路径、初动、走时、振幅、波形、时域和空域的瞬态谱、质点振动矢量等诸多方面,因而能更全面地揭示地震波场与地下介质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实例展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情况.全波震相分析法为实现多种波型的联合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4.
本文利用矿山爆破,进行了地形对地面运动影响的观测研究.9次爆破的结果表明,山顶处位移和速度的谱曲线的峰区较山前和其它测点的集中,振幅的量值也大,其放大倍率约为3,其中与山体走向平行的水平分量放大得最大,与之垂直的次之,而垂直于地面的最小;山顶测点不同分量上最大位移所对应的周期接近,其对山前的放大量值近于2,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处地面运动的延续时间取决于爆破的药量和方式,山前等测点延时的放大为3-4倍,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上地面运动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入射波所激发的山体共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65.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tilt using the Qionghai Observation System and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plane tilt observed by the System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around the Qionghai Lake, at Xicha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accuracy may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7-10-8 radian. The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M≥5.0) whose  相似文献   
966.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及重力、航磁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的主要活动断裂的大地构造位置、产状、深度和第四纪活动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並讨论了这些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强度与断裂深度有关,具左旋运动特征的全新世近东西向活断层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67.
用地震反射波定量解释煤层厚度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 工业可采煤层厚度一般为1.5m,如何从地震资料上准确圈定1m厚的煤层边界、并定量解释煤层厚度、准确计算地质储量,国外一些学者研究了薄层地震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与薄层厚度的关系后,得出了不同的薄层垂直分辨率标准,Widess用零相位子波作实验时,发现当薄层厚度为λ/8(λ是地震子波的主波长)时,反射波形正好是入射波的导数,并可直观地鉴别顶底反射;Kallweit利用可控震源研究了薄层响应的频谱后,提出了分辨地震波的极限为1/(1.4f)(f为地震子波的上限频率),经主频换算后,此  相似文献   
968.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根据北京地区构造演化、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新资料,认为本区南、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段新构造活动较北段弱,未来地震危险性亦然  相似文献   
969.
The Shexian gneissic granodiorite in southern Anhui trends NE 55° from Shexian in the west to Guitoujian in the east with a length of 22 km and an outcrop area of 32 km. It was considered formerly to be Caledonian on the basis of a biotite K-Ar age of 474 Ma (1982). However, new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t may be Early Jinning in age as shown by: (1) it is found intruding into the Mid-Proterozoic Shangxi Group and is unconformably overlain by the Sinian Xiuning Formation, and (2) a zircon U-Th-Pb age of 928 Ma is obtained for the pluton. The pluton is composed of plagioclase (An=27.37%), K-feldspar(14%), biotite(16%) and quartz(32%). Accessory minerals are ilmenite (150g/T), xenotime (15g/T). garnet(25g/T), monazite(10g/T), zircon (20g/T) and apatite (104g/T). Pe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usion are:(l) Al-enrichment (A/NKC=1.30); (2) H2O enrichment (H2O= 1.74%); and (3) low oxidation index (f ’=0.10). It belongs 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transformation type as evidenced by: (1) MF and Mg/Y values of biotite are 0.41 and 0.31 respectively; (2) (87Sr/86Sr)=0.71119; (3) δ Eu=0.52; and (4) A/NKC=130. The Shexian pluton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as a product of melting of phyllite at depth in the light of similarities in trace element and REE contents with the phyllite of the Banxi Group. Calculations of REE batch partial melting indicate that it may have resulted from 75% melting of the Banxi phyllite.  相似文献   
970.
Location of Tibetan earthquakes──a nonlinear approach by a simplex optimized technique(赵珠)(丁志峰)(易桂喜/)(王建格)LocationofTibetan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