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9篇
  免费   3486篇
  国内免费   4571篇
测绘学   1316篇
大气科学   3667篇
地球物理   4448篇
地质学   9376篇
海洋学   2230篇
天文学   720篇
综合类   1866篇
自然地理   2313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968篇
  2021年   1027篇
  2020年   898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1135篇
  2017年   993篇
  2016年   1082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1180篇
  2013年   1158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2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014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765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81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456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薛江凯  邓娅敏  杜尧  罗义鹏  程一涵 《地球科学》2021,46(11):4140-4149
长期摄入高碘地下水(碘浓度>100 μg/L)会造成人体甲状腺机能损伤.天然有机质被认为是影响高碘地下水形成的关键组分,为研究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组成对碘富集的影响,选取长江中游沿岸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表征不同碘浓度地下水中DOM分子组成差异.研究发现碘易富集在还原环境的浅层地下水中,地下水中碘的浓度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无显著关系,DOM分子总数越多碘浓度越高;高碘地下水较低碘水DOM分子均一性、多样性更强,氧化程度和不饱和程度更高,含更多芳香性结构.长江中游沿岸高碘地下水的形成受DOM分子组成控制,主要与不饱和程度高尤其是含芳香性结构的大分子DOM有关,含芳香性结构的DOM分子与碘络合在高碘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梳理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现状及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将珠江流域划分为129个四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考虑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珠江流域三级阶地不同水流运动特征,阐述了评价的精度以及水利工程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通过本次评价,珠江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374.16亿m~3,可开采量为578.7亿m~3,开发利用率仅10.01%。珠江流域跨度较大,水动力特征迥异:上游云贵高原深切峡谷区、中游桂中峰丛洼地区、下游冲洪积平原区,据不完全统计,珠江流域蓄水量大于100万m~3的水库32座,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水库对水资源调蓄和分配给地下水资源评价带来一定困难,不同部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概念上的分歧导致二者间流域边界不一致以及流域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为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993.
姚村岩体位于下扬子江南造山带东北端,主要由中心相的中粗粒正长花岗岩和边缘相的细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Nd-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姚村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27.6±1.4)Ma,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姚村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具高硅、富铁,锆饱和温度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Rb、Th、U、K、Pb等元素而亏损Ba、Nb、Sr和Ti等元素、铕负异常显著(Eu/Eu*=0.22~0.46)的特点。姚村岩体的全岩εNd(t)值与锆石εHf(t)值分别变化于-6.2~-5.7和-13.9~-5.0,两阶段Nd和Hf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T_(DM2)(Nd)=1439~1532 Ma和T_(DM2)(Hf)=1508~2062 Ma,Nd同位素的模式年龄重叠于Hf同位素模式年龄。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认为,姚村岩体可能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之后伸展-拉伸环境下,由中元古代地壳重熔而成。  相似文献   
994.
自1970年至今,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南极东方站持续进行了近50年的冰层钻探活动,先后攻克了包含粒雪层、冰层、冰岩夹层和湖水冻结冰的复杂冰层钻进难题,逐渐形成了一套集热融取芯钻探、电动机械取芯钻探和分支孔钻探等为一体的深冰芯钻探技术。创造了冰层最深干孔钻进深度记录(952.4 m)、最深热融取芯钻进记录(2755 m)、最深冰芯钻探记录(3769.3 m),累计进尺达13000 m,并获取了总长超46 m的含湖水冻结冰样品的冰芯。东方站的钻探活动对极地冰层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积累了宝贵的深冰钻探经验。通过对东方站深冰钻探技术的系统梳理,将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深冰芯钻探和即将开启的冰下湖科学钻探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5.
青海省团宝山花岗岩位于南祁连东段,侵位于古元古代化隆群中。为了解其侵位时代、岩体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团宝山花岗岩岩体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年龄为(776±8) Ma;该岩体SiO2、Al2O3和K2O含量较高,而FeOT、MgO和CaO含量较低,K2O/Na2O大于1,富集Rb、Th等元素,亏损Ba、Zr等元素,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该岩体为分异程度较高的过铝质钙碱性岩,具S型花岗岩特征,为晚元古代中期陆陆碰撞的产物;源岩为泥质岩或杂砂岩,侵位后在晋宁运动末期和加里东运动中期经历过岩浆热事件。  相似文献   
996.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是青海省发现的首个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矿床,说明容矿围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短沟矿段YM1坑口的硅质钠长岩进行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钠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57.3±4.6)Ma,佐证了该矿区喷流作用成岩与成矿的同时性;另外获得9.20~1.10 Ga和2.40~2.50 Ga的2个年龄集中区,说明了研究区基底演化和源区物质的复杂性。Hf同位素显示为两个集中区,其中年龄峰值422~459 Ma的锆石获得εHf(t)值为-0.61~12.72,表明锆石母岩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指示硅质钠长岩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密切相关;另外0.85~1.10 Ga的锆石εHf(t)值为-15.09~-0.07,其锆石母岩中主要为再造的古老地壳,表明该区基底源区物质的复杂性。通过区域对比分析,认为驼路沟矿区含矿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时代与钠长岩年龄、成矿年龄非常接近,喷流沉积时代应为晚奥陶世。  相似文献   
997.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geology, geochemistry,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three types of seamount basalts from the Xingshuwa subduction accretionary complex in the Xar Moron area, east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The seamount remnants are composed of carbonate 'cap' sediments, large volumes of pillow and massive basalts, carbonate breccia slope facies and radiolarian cherts. Group 1 basa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s of P2 O5 and TiO2 with alkaline affinity and LREE enrichment,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derived from intraplate magma. Group 2 basalts display N-MORB LREE depletion patterns,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formed at a mid-ocean ridge. Group 3 basalts have shown distinct Nb depletion and high Th/Yb ratios,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generated in an island arc tectonic setting. The zircon U-Pb age of Group 1 basalt sample XWT18-131 is 576.4 ± 9.4 Ma, suggesting that the oceanic island seamount was the product of intraplate magmatism related to a mantle plume or 'hot spot' in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The zircon U-Pb age of Group 2 basalt sample XWT18-132 is 483 ± 22 Ma, indicating that the Paleo-Asian Ocean(PAO) wa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in the Early Ordovician. The zircon U-Pb age of Group 3 basalt sample XWT18-101 is 240.5 ± 8.2 Ma, suggesting that this area underwent the evolutionary path of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developing towards continentalization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Thus, we believe that there was both mantle plume-related intraplate magmatism and intraoceanic subduct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AO, the CAOB possibly being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an intraoceanic subduction and mantle plume magmatism complex.  相似文献   
998.
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许多地球化学反应的野外观测速率比实验室观测速率要低2~5个数量级,给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的对比和外推造成了极大困难.本文总结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主控过程随尺度变化的现象,以及亚尺度的非均质性造成的尺度效应.最后介绍了几种尺度转换的研究方法.由于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尺度效应普遍存在,在对地球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外推时需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以及选取适当的外推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四川省大地构造演化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在不同的尺度上提出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其中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结合近30年来四川省特别是造山带地区开展的蛇绿岩和洋板块地层等调查和研究成果,以李廷栋所提出的洋板块地质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合和存在状态为基本原则,划分出秦-祁-昆造山系、勉县-略阳对接带、北羌塘-三江造山系以及扬子克拉通4个一级构造单元,包括11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4个三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000.
Tong  Xin  Illman  Walter A.  Berg  Steven J.  Luo  Ning 《Hydrogeology Journal》2021,29(5):1999-2000
Hydrogeology Journal - A Correction to this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07/s10040-021-02351-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