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浙江长兴二叠系和三叠系界限地层的碳同位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和氧同位素已有三十多年,积累了数千个数据,其目的在于研究古海洋碳和氧同位素的演变。在此期间,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值在0±2范围内变化,未表现出与地质时代相关的变化趋势(Clayton和Degens,1959;Degens和Epstein,1962;Keith和Weber,1964;Galimov,1965;Becker和Clayton,1972;Schidlowski等,1975)。但是,另一些学者,如Jeffery等(1955),Baertschi(1975),Compston(1960),Weber(1967),Garrels和Parry(1974)却认为,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值随地质时代而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分析铀市场价格规律入手,指出在铀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以后,于2000年可能有回升现象;在分析全球铀的产需情况后指出,自1990年开始出现自然铀的需求量大于生产量的趋势;在分析国内产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不能盲目满足于现有地质储量,而应密切注视商业铀储量和发展核电对铀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综合分析全球铀经济地质形势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把地质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寻找低成本铀资源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告26例由于外力作用致使眼面部广泛异物存留。临床应用X线的归咎常见漏诊及定位困难,因此采取CT定位达到异物诊断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4.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简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主要总结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状况, 对一些国际间合作进行的计划、试验成果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加以介绍和评述, 最后给出陆面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5.
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流速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南极冰川的流速 ,对于研究南极冰雪物质平衡、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冰川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英格里特 .克里斯泰森海岸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配准及叠加处理 ,测量和计算出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的平均流速 ,并对它们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6.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至少可在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诸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7.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38.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tests two models for estimating net radiation(or the radiation balance)on sloping surfacesof alpine environments.They are an empir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radiation and globalsolar radiation and a flux-by-flux method involving the estimation of all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radiation budgetindependent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method is capable of predicting hourly net radiation on sloping sur-faces to within about±53 W m~(-2) under all sky conditions.During clear sky conditions,it could predict net radiation onslopes to within±58 W m~(-2) or 16% of the measured values.The flux-by-flux method,although it did not perform aswell as the empirical method,performed adequately and could give estimates of net radiation on slopes with root meansquare error of less than 74 W m~(-2)(20%)and a mean bias error of 27 W m~(-2)(7%).  相似文献   
39.
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梗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活动论和时空观,从8个方面总结了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3大综合地层区的概貌,划分太古宇至元古代的地层类型及形成环境。从沉积盆地性质、基底构造格局等方面分析,指出中秦岭构造亚带为南、北板块拚接带的特定构造单元。根据宏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将本区火山岩的形成归纳为8种构造环境。概括了中酸性及碱性、偏碱性侵入岩类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成分及成因类型等特点。从复杂的断裂系统、多期的叠加变形、多期构造-热事件和地壳极度缩短四方面,说明秦岭-大别山构造带是巨形强应变带。概述了秦巴构造演化8个阶段的主要点及基本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0.
顺煤层断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曹运兴  彭立世 《地质论评》1993,39(6):522-528
顺煤层断层是指顺煤层发育的断面与煤层层面的交角较小或近于平行的断层。它的主要识别标志是断层面、构造煤和煤层厚度的强烈变化。顺煤层断层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其它地质构造相互转换,相伴出现。顺煤层断层具有特殊的选层性,这一特征与煤体较低的力学强度、煤层瓦斯压力及形变期顺煤层的剪切作用有关。顺煤层断层在煤田中分布广泛,它所产生的构造煤是瓦斯高聚集区,亦是瓦斯突出的危险区,其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