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方法,反演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推广,海岸带复杂地形的高精度DEM获取成为可能.为了精确、有效、科学地获取海岸线位置,本文将DEM数据与潮位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根据海岸带长期潮位站的分布以及潮汐的变化性质,采用潮位外推的方法,获得沿线不同位置的平均大潮高潮位,从而处理得到DEM与平均大潮高潮面的截痕,来获取海岸线位置,并通过4个不同测区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3.
Two different initialization schemes for tropical cyclone(TC) prediction in numerical models are evaluated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yphoon Lekima(2019). The first is a dynamical initialization(DI) scheme where the axisymmetric TC vortex in the initial conditions is spun up through the 6-h cycle runs before the initial forecast time. The second scheme is a bogussing scheme where the analysis TC vortex is replaced by a synthetic Rankine vortex.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both initialization schemes can help improve the simulated rapid intensification(RI) of Lekima, the simulation employing the DI scheme(DIS) reproduces better the RI onset and intensification rate than that employing the bogussing scheme(BOG).Further analyses show the cycle runs of DI help establish a realistic TC structure with stronger secondary circulation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run and BOG, leading to fast vortex spinup and contraction of the radius of maximum wind(RMW).The resultant strong inner-core primary circulation favors precession of the midlevel vortex under the moderate vertical wind shear(VWS) and thus helps vortex alignment, contributing to an earlier RI onset. Afterwards, the decreased vertical shear and the stronger convection inside the RMW support the persistent RI of Lekima in DIS. In contrast, the reduced VWS is not well captured and the inner-core convection is weaker and resides farther away from the TC center in BOG,leading to slower intensification.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DI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inner-core process,which is crucial to the RI forecast.  相似文献   
104.
地勘单位随着地质市场的完善及自身队伍的建设,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但其固有的经济运行模式符合经济统计学中的长尾理论。以某地勘单位的实际经营数据为例,从长尾理论蕴涵的市场规律出发,分析了地勘市场的特点,指出地勘市场所具有的长尾特性:长尾项目远多于短头项目,从长期看项目分布有向尾部移动的趋势,长尾项目越来越多,短头项目越来越少。依据长尾理论与行业特点,从选择策略、产品服务策略、组织架构策略、人力资源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构建了地勘单位的发展策略,对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九寨沟箭竹海沉积物样品中生物硅( BSi)含量的分析,讨论箭竹海沉积物中BSi含量与总有机碳(TOC)及粒度的关系,进而探讨BSi含量反映自然和人类因素对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影响.箭竹海沉积物中BSi含量介于5.5~ 15.8 mg/g之间,BSi含量与T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BSi含量还较显著地受到粒度影响,较细颗粒沉积物对BSi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箭竹海沉积物中BSi含量变化与气温波动关系不密切,主要反映了森林砍伐和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对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以优势高和地位指数的估测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的参数.结合实例与免疫算法比较,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的参数使模型的总体误差更小,精度更高,拟合效果更理想,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提高了幼林的估算精度.研究的结果为森林经营中生长模型参数的求解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也拓宽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提高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养殖效率,了解温度、配对方式与数量、养殖密度等对膨腹海马生长、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雌雄数量比对膨腹海马亲本产苗量的影响和不同培育密度对膨腹海马苗种生长、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腹海马亲鱼适宜的繁殖水温范围为16.0~19.0 ℃;膨腹海马雌雄鱼比例控制在1∶1、2∶3的范围内繁殖效果最佳,产苗量相对较高;膨腹海马苗种生产的早期阶段(30日龄前),最适培育密度为0.50~1.00尾/L,中期阶段(30~60日龄),最适培育密度为0.25~0.50尾/L。本研究为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甘肃2012年5月2个M〉4.0级地震的震相分析,得出在震中距大于300km时,甘肃数字地震台网部分台站可记录到较清晰的sPn震相。采用sPn和Pn震相确定震源深度的方法,重新计算震源深度,并和甘肃地震台网中心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面向室内导航和定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图形和单目视觉传感器相结合的室内移动载体位置测量方法。首先,优化设计了一系列用于移动载体空间位置计算的编码影像,利用轮廓匹配、矩计算和映射匹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空编图形的识别与定位。其次,针对编码图形中心像方坐标观测值提取残差,构建了基于单位权和Tukey权因子模型的空间后方交会方法,基于两种权重因子分别计算了移动载体的观测值残差权重,分析了不同残差的观测值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然后,构建了4组实验环境,从不同角度获取了观测影像,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基于2种权因子模型的方法均能够实现载体位置的计算,但基于Tukey权因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平面精度提高了29.76%—49.42%,高程精度提高了29.17%—74.07%。本文方法能够为室内空间移动载体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测量服务。  相似文献   
110.
不同间距双排尼龙阻沙网防风效应的风洞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风速和间距对双排尼龙阻沙网防风效应的影响,开展对2H、5H、10H、15H(H为尼龙网高度)间距尼龙阻沙网在6、9、12 m·s-1风速下的风洞模拟试验,对不同风速、间距下加速率等值线、变化趋势和防风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风速和间距对双排尼龙阻沙网加速率极小值出现的相对位置基本无影响,但后排网后极小值小于前排网后,两排尼龙网对风场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②双排尼龙阻沙网防风效应随来流风速增大而明显降低。③2H、5H间距双排尼龙阻沙网防风效应相对较好,5H最优,10H最差该结果与相同间距设置的野外实验相一致。实际应用中尼龙阻沙网的布设应综合考虑风况、布设间距等因素,笔者建议双排尼龙阻沙网布设间距采用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