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5篇
  免费   2549篇
  国内免费   3184篇
测绘学   1600篇
大气科学   2126篇
地球物理   3771篇
地质学   7277篇
海洋学   1756篇
天文学   546篇
综合类   982篇
自然地理   145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1080篇
  2017年   966篇
  2016年   888篇
  2015年   821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1472篇
  2011年   1236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1132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MSP430单片机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其设计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对采集仪可靠性设计进行了介绍。基于MSP430的优点,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研制的水情信息采集仪,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23.
李来平  薛建民  吴井泉 《探矿工程》2008,35(2):24-26,30
旋挖钻机动力系统是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相结合的统一体,单纯液压系统的节能控制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整机节能效果,发动机的控制也对整机节能性有很大影响.对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功率匹配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功率极限载荷控制技术,并在NR220旋挖钻机上应用了德国力士乐公司的电子功率极限负荷控制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旋挖钻机的高效节能和对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4.
钱二块铀矿床采铀注液结垢趋势的理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系数矩阵法对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中存在的独立离子反应进行了确定,由溶度积规则及反应平衡原理,借助Matlab编程,估算出了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可能会生成的沉淀物种类及数量,为防治结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对安徽官山两个含镁量不同的坡缕石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富镁者为正交晶系、贫镁者为单斜晶系矿物,细化了判别坡缕石晶系的X射线粉末衍射标志。在排除石英和蒙脱石或伊利石的影响后,若图谱中出现d值为0.446 nm和0.428 nm的衍射线,则可认为在该凹凸棒粘土中含有正交晶系坡缕石。晶胞参数计算结果亦表明富镁坡缕石为一正交晶系坡缕石,贫镁坡缕石为一单斜晶系坡缕石。  相似文献   
26.
沸石强化过滤的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水处理材料沸石强化常规给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并与石英砂滤料做了对比.中试结果表明粒径为0.80-1.20mm沸石对浊度、氨氮、有机物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过滤时的水头损失、反冲洗强度明显小于石英砂,不仅能满足反冲洗要求,还可节省反冲洗水量,降低运行成本.在生产性试验条件下,沸石对浊度、氨氮、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95%、83%和39%.因此,在当前水源水遭到污染的情况下,用沸石替代石英砂滤料可明显改善水质,在不增加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对给水处理工艺可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7.
根据织金一带以断裂为主体,褶皱相伴的北东向构造组合特征,将其归结为"一带、一区、一群"的基本构造格架.简述了各褶断带几何形态和构造形迹组合及动力学特征和成生顺序,指出该区地质构造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8.
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信息数字化、多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及适应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对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做了简要的分析,将矿物按矿物一结晶学分类方案将馆藏矿物进行合理的分类,设计了七大功能结构和相应的子结构,并对矿物所要展示的内容设定了标准.建设矿物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文字信息等,将矿物从宏观的外形到抽象的晶体形态和微观的晶体结构及其最小单位结构通过网络的形式具体展现给观众.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为人们认知整个矿物世界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科研教学、推动国民科学普及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底盆水。越南附近夏季存在一个暖涡 ;1 998年夏季还可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 1 9.5°E经线进入南海 ;这些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联。夏季有苏禄海海水在 5 0— 75m层经由民都洛海峡侵入南海  相似文献   
30.
Diel patterns in the chlorophyll a specific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surface picoplankton, a*pico (γ) (m2·[mg chlorophyll a]−1), were studied at 7 stations under daily cycle of in situ light condition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and Japan Sea. All the data were normalized by dividing the anomaly with daily averaged a*pico (γ). Opposite diel patterns were observed for the normalized a*pico (443) and a*pico (675) with maximum toward dawn or dusk and minimum toward midday at 4 stations under low-irradiance (LI) conditions and vice versa at 3 stations under high-irradiance (HI) conditions.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factors at red absorption peak, Q a (675), were determined by reconstruction with intracellular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nd cell diameter. The normalized Q a (675) also showed diel pattern with maximum toward midday and minimum toward dawn or dusk under LI. The diel pattern in a*pico (675) and Q a (675) were primarily caused by changes in intracellular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due to photoadaptation under LI. The diel pattern in a*pico (443) was influenced by pigmentation, as recognized by blue to red ratio [a*pico (443)/a*pico (675)] under HI. This study proposed that the opposite diel pattern in a*pico (γ) might occur for a wide range of algal species.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el variations in optical properties observed in the open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