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571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982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l‰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在青藏高原1∶25万地质填图中,新生代地貌演化调查方法是查明地貌组成的形态、分布、形成年代等特征,分析地貌成因类型,研究地貌与构造、气候、沉积的关系,通过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反映隆升过程的标志性地貌面调查,分析地貌发展阶段,建立区域地貌演化史.由黄河上游羊曲段阶地地貌调查结果,推断黄河在0.03 Ma才切开共和南山.对比黄河上游不同发育地段阶地,表明黄河上游地貌演化过程是伴随高原阶段隆升而向上游阶段性溯源侵蚀发展的.1.6 Ma黄河稳定出现在民和-兰州-临夏,1.1 Ma切开积石峡到达化隆-贵德,0.15 Ma切开龙羊峡出现于共和盆地,约0.03 Ma经历最新抬升事件,切开贵南南山及西秦岭,并沟通若尔盖盆地抵达黄河源区.  相似文献   
43.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GPS伪距与载波相位联合数据处理的方法,分析了2000年7月14日太阳耀斑爆发期间,武汉、北京、乌鲁木齐GPS观测数据得到的电离层TEC,提出了利用多项式拟合计算由耀斑引起的电离层TEC增加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基于GIS的保险防灾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保险防灾业务的特点出发,提出利用MapGIS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构建保险防灾信息系统。作者结合自己的开发实践,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如何利用GIS技术来管理保险防灾业务的空间信息,并对这些关键的技术进行较全面阐述,对基于地理信息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右江盆地流体运移过程中成矿与成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才富  胡建武 《地球学报》2003,24(5):423-428
右江盆地裂陷期和坳陷早期的沉积物提供研究区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与流体。成矿物质与烃类在盆地流体中沿以二叠纪生物礁为核心的断层、浊积岩及不整合面组成的三维输导体系向盆地边缘及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运移。由于烃类物质与盐水体系密度的差异,使烃类物质与成矿物质差异聚集于不同的圈闭中形成流体藏。流体矿藏的破坏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的直接原因。构造活动、风化剥蚀及流体压裂均可导致流体矿藏破坏,其中燕山构造运动是该区流体藏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亦是该区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本文从盆地流体运移、演化的角度证明,该区古油藏是盆地裂陷与坳陷阶段流体聚集的产物,而矿床则是盆地挤压抬升阶段流体藏破坏、流体散失的结果。研究成果表明,金矿与油气是同一盆地流体在其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这对在盆地中寻找相同类型的金属矿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6.
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改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胜 《测绘学报》1997,26(2):155-159
本文根据相关测量平差原理推导出改化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算法,使改化后的协因数呈分块对角体。这种改化算法不但顾及观测值的相关性,而且节省大量的存储单元。使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三差观测值成为一种最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三江盆地七星河区成因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存在5种等时性地层界面,据此将含煤岩系划分为6个成因单元,10个亚单元。沉积环境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其中扇三角洲废弃阶段为最有利的聚煤时期。聚煤的有利部位位于废弃的扇三角洲体之上。  相似文献   
48.
Introduction The surface rupture and aftershocks of the February 3, 1996 Lijiang earthquake are basical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N-S-trending Lijiang-Daju fault, which is boundary fault between Lijiang Quaternary, fault controlled basin and Yulong-Haba range (ZHANG, et al, 1997). Corresponding to the surfac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cal rupture of the Lijiang earthquake also shows large component of dip-slip. It is of grea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other earthquakes in west Yunnan, in w…  相似文献   
49.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鉴于SHRIMP法锆石微区测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建议以(943±18)Ma代表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50.
区域化探数据处理的几种分形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地球化学变量兼有随机性、确定性和区域结构性的特征,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精确地描述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新兴的分形几何是刻画空间不规则形体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且分维值可以表征空间不规则形体的确定性本质。基于分形原理,提出含量-总量法、空间分形插值法和分形趋势面法3种新的分形技术,应用于区域化探数据处理。在几个典型矿区应用后发现,上述分形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在保留原始有效异常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更合理地区分地球化学变量的背景与异常,具有发现和强化弱异常信息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