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测绘学   473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419篇
地质学   1919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35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991.
可持续发展综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汉平 《热带地理》1998,18(2):156-161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产生背景、内涵及其生态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和应遵循的原则,剖析了中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并指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2.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替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们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但同一时期在空间上各地植被不尽相同,此乃局地自然环境差异所致。根据植被变化重建了古气温曲线。  相似文献   
993.
1980年代中国地磁正常场图及其数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1980.0年中国地磁正常场图的编绘和地磁正常场数学模式的建立使用不同年代观测的地磁三要素资料2000余个,经过通化改正,统统改正到1980.0这个特定年代。采用泰勒多项式和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1980.0年中国地磁正常场和地磁场长期变化数学模式,并计算其网格值,用于编绘1980.0年中国地磁正常场图。本文在建立地磁正常场数学模式时,采用三个独立的地磁要素建立模式的方法,解决了地磁场模式在地磁倾角为零的地方、而垂直强度不为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On the basis of site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collec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the soil-water-crop system in the Shenyang-Fushu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physical-chemical-biolog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unsaturated zone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residual and aqueous oils is determined through biodegradation tests. The studies show that dominant microorganism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soils after long-term sewage irrigation. The microorganisms mainly include bacteria, and a few of fungus and actinomycetes.After a 110-days‘ biodegradation tes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residual oil is 9.74%--10.63%, while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queous oil reaches 62.43 %.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low-carbon aqueous oi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carbon residual oil. In addition, although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soils is suitable to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the half-lives of aqueous oil, No. 20 heavy diesel and residual oil in the surface soils (L2-1, S1-1 and X1-1) are 1732 h, 3465 h and 17325 h,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5.
蒋涛  夏响华  任春 《物探与化探》2004,28(6):523-527
在油气藏上方化探指标与土壤介质中的矿物成分的对比分析中,不同地区两者间在相关分析、聚类谱系图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气藏上方,化探指标与矿物成分间相关性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在油气藏上方的土壤菱铁矿分析中发现,油气藏(开采晚期的油田除外)边缘与油气藏范围内、外的土壤菱铁矿平均含量存在着差异性,油气藏上方及其外围的土壤菱铁矿与热释烃含量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杨殿忠  夏斌 《新疆地质》2004,22(2):143-150
收集了全球范围内晚石炭世早期(Bashkirian--Moscovian期)的腕足动物化石共176属,同时参考珊瑚、菊石、植物等生物化石资料,将晚石炭世早期全球腕足动物划分为北极大区、特提斯大区和冈瓦纳3个大区.北极大区包括北美北部、北亚,晚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特征属为:Orulgania、Praehorridonia、Pseudosyrinx、Horridonia、Attenuatella、Tomiopsis、Syringothyris、Jakutoproductus、Alispirifer、Levipustula等凉水型分子;冈瓦纳大区包括南美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我国藏南地区、印度、阿富汗等地区腕足动物典型属为:Levipustula、Alspirifer、Kitakamithyris、Syringothyris、Trigonotreta等凉水型分子;特提斯大区分布于晚石炭世早期中低纬度地区,包括西欧、中南亚、非洲北部、格棱兰岛北美南部、南美北部等地区.腕足动物特征属为Enteletes、Orthotichia、Neochonetes、Juresania、Derbvia、Retfculatia、Kutoreinella、Meekella、Anthracosoirifer、Kozlowskia等暖水型。  相似文献   
997.
镁铁-超镁铁岩铼-锇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试验建立了镁铁-超镁铁岩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包括Re-Os的化学分离纯化流程,Re同位素比值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和Os同位素比值的负离子热电离质谱测量方法。化学流程包括Carius管溶样,小型蒸馏分离Os,微蒸馏纯化Os,阴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Re。用该流程测定了汉诺坝幔源橄榄岩、辉石岩捕虏体和大别山饶拔寨超镁铁岩样品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998.
四川软玉(透闪石玉)猫眼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四川软玉(透闪石玉)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微晶一隐晶质透闪石矿物集合体组成;透闪石主要呈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显微纤维状,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是软玉猫眼的主要结构,具有此结构的软玉能表现出良好的猫眼效应;透闪石纤维较粗、相互聚集形成束状或捆状结构时,猫眼的眼线比较分散,猫眼效应较差;透闪石纤维局部相互穿插绞合是软玉猫眼表现出高韧性和较强抗断裂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南天山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在独库公路范围内出露于铁力买提达坂一带,其构造岩片主体向南逆掩于塔里木盆地之上,构造样式以双向逆冲为特征。相关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矿物~(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坪年龄368±1Ma和等时线年龄368±6Ma。结合区域构造分析,这条作为南天山中央地块南部构造边界的大型复合式构造带,主要形成发育时限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并在二叠纪重新活动。前者可能是是南天山洋盆向北俯冲于伊犁地块之下的构造变形过程的痕迹,后者则可能是由伊犁-塔里木复合地体与北天山地块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碰撞而导致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报道了汉诺坝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地幔橄榄岩包体的主量、微量元素和Re-Os同位素。14个尖晶石橄榄岩Re、Os含量分别为0.022~0.193ng/g和1.237~4.304ng/g,^187Os/^188Os比值为0.1183~0.1244,与^187Os/^188Os比值相关性不好,但与熔体亏损指标如重稀土元素Yb的含量、全岩Al2O3的百分含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能反映了地幔熔融后的Re或/和Os的活动。全岩Al2O3、CaO、TiO2含量均与MgO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全岩原始地幔标准化REE丰度模式呈现了LREE亏损,表明该区橄榄岩包体是由软流圈地幔经过部分熔融,亏损了玄武质组分后形成的。由Os同位素代理等时线得到该区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为1.7~2.0Ga,表明尖晶石相橄榄岩所代表的岩石圈地幔是中元古代的陆下岩石圈地幔减薄后的残留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