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80篇
  免费   5866篇
  国内免费   8476篇
测绘学   4111篇
大气科学   4659篇
地球物理   6125篇
地质学   18170篇
海洋学   5235篇
天文学   2098篇
综合类   2200篇
自然地理   3924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75篇
  2022年   1594篇
  2021年   2062篇
  2020年   1744篇
  2019年   1794篇
  2018年   2035篇
  2017年   1930篇
  2016年   1918篇
  2015年   1865篇
  2014年   2001篇
  2013年   2397篇
  2012年   2471篇
  2011年   2567篇
  2010年   2375篇
  2009年   2237篇
  2008年   2342篇
  2007年   2221篇
  2006年   2177篇
  2005年   1517篇
  2004年   1222篇
  2003年   986篇
  2002年   1050篇
  2001年   1000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9篇
  1975年   22篇
  1973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941.
吕培苓  孙士宏 《地震》1997,17(1):67-74
通过研究华北北部中强以上地震震后地震活动,地形变、地电阻率、水化学和水位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单项方法识别震后效应与新地震异常的标志。为了综合判别震后短临异常变化是震后效应或新异常,研制了一套综合识别计算机程序系统,该系统考虑了已发生的强震序列类型,地震活动背景特征以及强震前后前兆短临异常变化形态,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运行典型事例表明该系统功能较强,使用方便。系统的实现是专家系  相似文献   
942.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测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热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3.
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扩散和对流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解释氡法探寻深部矿藏、预报地震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带等方面的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镭传氡和氡传氡,也可能是借助于其它的物质或自然力来传递,传递方式有二棒接力和多棒接力.扩散和对流等10多种作用.一般地说,只能使氡气作短距离的迁移,而接力传递作用则可以解释氡作长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944.
基于通量距平的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是对基于月平均通量距平(MFA)的海气耦合方案及其在4个海气耦合的环流模式中应用情况的一个综合评述.这些模式的实施情况表明,由于采用精细化了的参考通量,修正的MFA(MMFA)比它的原型具有更为稳定的控制气候漂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5.
利用一个二维大气模式,研究粗糙冷岛宽度与布局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粗糙冷岛激发的局地环流随其宽度的变化表现出3种流型-单环流型,双上升单下沉型,双环流型。存在40-50km左右的临界宽度dc,当粗糙冷岛宽度d〈dc时,粗糙冷岛激发的局地环流随d的增加而明显增强;而d〉dc时,局地环流随d的增国变化不大,甚至趋向准定常。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的发展和演化看,上述地层应属于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947.
通过氨基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并将其固载于堇青石表面,作为负载型Pd催化剂的载体.所制备的Pd催化剂经加氢老化后,表面石墨烯呈草簇状结构,将Pd纳米粒子限域于片层内,有效防止了Pd的流失和团聚.在重要的工业反应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中,此结构催化剂与传统的钯碳催化剂相比,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8.
八卦庙金矿床的绿泥石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郑作平  陈繁荣 《矿物学报》1997,17(1):100-106
绿泥石是八卦庙大型金矿床的主要热液蚀变矿物,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绿泥石的产状、矿物学、化学成分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Walshe的绿泥石六组分热力学模型计算了绿泥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形成温度247.6~335.1℃,lgfo2值为一27.35~37.99,lgfs2的值是-7.46~-13.02,与根据成矿期石英包裹体所计算的值相近。  相似文献   
949.
强度折减法在评价边坡稳定性时不需要假设和搜索临界滑裂面,相对于其它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失稳判据尚无明 确标准。滑移线场理论(SLFT) 可以计算得到的极限状态下的边坡坡面曲线(简称极限坡面曲线),已有研究表明极限坡 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边坡稳定性。基于该结论提出一种边坡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不同折减系数计 算得到不同的强度参数,因此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坡面曲线将发生变化,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在坡底相离 时,判断边坡为稳定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相交于坡脚时,判断边坡为极限平衡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 坡面相交时,判断边坡为失稳状态。对标准边坡考题的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失稳判据收敛性较好,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 标准答案和已有失稳判据分析结论相差较小;传统失稳判据收敛指标的确定没有明确标准,当位移突变曲线光滑时很难找 到突变点,很难准确计算对应的安全系数,更重要的是传统失稳判据判断边坡极限状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提出 的失稳判据可以实现失稳判据的客观标准化;确定的临界滑裂面形状以及在边坡中的位置都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提出的 失稳判据适用于强度折减法。  相似文献   
950.
南黄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一直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关心的问题,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烃动力学研究对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至关重要,而该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的研究十分薄弱。为此,在对南黄海盆地南部凹陷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统计基础上,着重选择南二凹低成熟样品开展PY-GC,SRA 和MSSV 等实验分析及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南二凹阜四段烃源岩已进入生烃阶段,其产出的石油类型为石蜡-环烷-芳香基低蜡型,活化能分布范围为43~60 kcal/mol,其活化能主峰为51 kcal/mol,占72%,指前因子A=9.66×1012,生烃窗温度为128~158℃。该套烃源岩生烃历程中所生成的烃类在渐新世末期(23~30 Ma)以气液两相共存的形式存在,其余时期均以单一液相存在于该地层,至今转化率仍处于50%~60%。研究获得的南黄海盆地南二凹古近系泥岩的生烃动力学特征对于估算该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极为重要,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