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3篇
  免费   1637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测绘学   817篇
大气科学   1686篇
地球物理   1746篇
地质学   4098篇
海洋学   889篇
天文学   289篇
综合类   839篇
自然地理   98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DGPS RTK技术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D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流程,阐明了该技术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中的适用性,并以除六泾水文大断面的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的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在中国对虾越冬亲虾中检出杆状病毒。经对病虾鳃、前中肠、卵巢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在这些组织中发现大量有囊膜的杆状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约为367nm×128nm,核衣壳为324nm×92nm。病毒在细胞内不形成包涵体,在核内或在细胞质的发生基质中装配。从病毒的形态特征、感染组织以及典型的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认为亲虾感染的病毒与近年广泛报道的造成养殖对虾大规模流行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为同一种。卵巢组织也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亲虾卵巢组织的被感染暗示着该病毒有可能通过生殖细胞而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3.
浅地层剖面在富钴结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Topas PS018系统为例简要介绍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重点介绍浅地层剖面在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浅地层剖面资料与联合作业的海底视像、岩芯取样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浅地层剖面能够有效识别基岩、板状结壳、砾状结壳、砂、沉积物等不同底质类型,对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提取出富钴结壳矿区界线信息。  相似文献   
74.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75.
东海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它西部有广阔的大陆架,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先岛诸岛组成)和台湾岛连线为界,具有较深的海槽。黑潮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流速的西边界流,它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流经台湾东岸进入东海,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向东北向流动,穿越吐噶喇海峡返回太平洋。通常的把自台湾东北端起至吐噶喇海峡一段称为东海黑潮。此外,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也常年存在一支稳定的西边界流,称为琉球海流。 对于东海黑潮和琉球海流的硏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进行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苏纪兰(1994)、袁耀初(2000,Yuan,2006)、管秉贤(2002)等人都做过评述。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评述,主要叙述200年以来对东海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硏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76.
为解决中低滩涂沉积的深厚软粘土层的输送难题,提出了一种清淤输泥的新方法,研制了能远距离输送高浓度、大粘度、低含水量的淤泥和软粘土的土方施工新设备:包括进料口、推送器、表面膜发生器、脉冲切割器、定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输料管道、管道浮子等。该设备具有能耗低,工效高,效益好;结构简单,故障少,运行维护方便;定位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环保、建筑工程中的淤泥和软粘土输送。  相似文献   
77.
斑节对虾 弧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患有典型弧菌病症状的养殖斑节对虾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取病虾血淋巴制作血涂片,并取鳃、肝胰腺、肌肉等组织作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观察,同时取肌注感染后的患病对虾测定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显示,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数目急剧减少,胞质浓染,透明细胞很难找到,血细胞形态多样,有的伸出伪足或形成异样突起,患病对虾锶、肝胰腺、心脏、肌肉以及胃肠等组织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以肝胰腺最为严重,组织中充满大量的浓染血细胞,细胞肿胀,细胞核核质边聚,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整个细胞呈溶解状态,此外,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还发现溶酶体增多的现象,肌注感染2h后,感染对虾的SOD活力即开始显著下降,之后缓慢回升,至48h恢复大部分活力。  相似文献   
78.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variations of summer mont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oscillation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monsoon, one has a period of forty days, the other, fourteen day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oscillation of a period of forty days is caused by the alternative extension of the monsoon trough eastwar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westward in the West Pacific.It is our opinion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in the West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system which is independent - of the Indian monsoon and that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se two monsoon systems is at the longitude 100°E.  相似文献   
79.
重锤式拖网取样器是对现行常规拖网的技术改进。通过理论模型设计与机械加工试验,研制出了一套重锤机械结构。该机构在拖网取样时利用钢缆拉力蓄积能量拉动内部拉杆,并通过销轴机构释放能量加速冲击芯块,撞击壳体产生巨大的瞬时冲击力,拽动拖网破碎岩石,然后使用复位弹簧使机构复位,重新工作。可以使常规拖网取样器和牵引钢缆更加安全,并大大提高拖网作业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Heat content of the upper layer above the 20℃ isotherm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isestimated by using the sea temperature data set with a resolution 2°latitude×5°longitude (1980~1993)for the water depths (every 10 m) from 0 m to 400 m,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ies are an-alyzed. (1)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total heat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is charcterized by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time series of the equatorial heat anomaly5 months lead that of the El Nino index at the best positive la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former 13 months lag behind the latter at their best negative lag correlation. Therefore the equatorialheat content can be used as a better predictor than the El Nino index for a warm or cold event. In addi-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less heat anomaly in the equator corresponds to the stronger warm events inthe period (1980~1993) and much more heat was accumulated in the 4 years including 19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