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由过去的地震活动性推测将来的地震活动性,引入了地震(震级≥m)的期望年发生率v(≥m)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根据全球地震目录(1964-1994年)以及南加州(1932-1995年)和华北(1970-1994年)两个区域地震目录资料,以统计样本量作为目录记录时间长短的相对量度,对由不同的统计样本量计算得出的地震实际年发生率v(≥m,T,t)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三点结沦:①在统计样本量n足够大的情况下,地震实际年发生率表现出准平稳时间过程的特征,可近似地看作地震期望年发生率,本文给出了这种近似的误差(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定量关系;②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关系与震级无关,表现出不同震级层次的相似性;③统计样本量相同时,不同震级的地震期望年发生率之间满足logv(≥)=a-bm的关系,形式上与G-R关系相似,但它给出了由小地震的统计特征估计大地震的期望年发生率及其统计误差的方法.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征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32.
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震构造和发震机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该次地震的构造力学机制问题,认为该次地震是在局部构造应力直接作用下导致窑街—周家台隐伏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应用裂缝的位错理论及位错在应力场中受力的概念讨论了地壳中水平张力区对孕震断层的作用。从理论上计算了位于径向分布的张力区中孕震断层端部所受力的表达式和方向。指出张力区对孕震断层有类似于象力的作用。在一定配置条件下,它有利于裂缝的传播,并使裂缝在传播过程中拐弯。地壳底部受一定分布的垂直力作用时,会在其周围产生水平张力区。因此,可以通过地形变资料、孕震断层周围的地质情况去寻找张力区的可能存在区域并分析它对孕震断层可能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五虎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或体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喘、湿啰音)消失时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22%(55/59),对照组为77.19%(44/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4+/CD8+、IL-5、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8+、血清IL-10、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47%(5/59),对照组为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及体征,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5.
荣惠锋 《矿产与地质》2002,16(4):206-211
通过对铜矿山超基性 -基性岩体的岩体化学成分分析 ,提出该区寻找小型深部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6.
在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锆石中发现金刚石和大量石墨包裹体。金刚石具典型的1331~1334cm~(-1)拉曼谱峰。变质金刚石的发现证明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俯冲深度>120 km。片麻岩锆石的SHRIMP定年表明,锆石核部代表岩浆事件的年龄或之前的残核年龄为1200~1800 Ma,超高压变质新增生边部的年龄为507±38 Ma,属早古生代。认为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与印支期大别超高压变质带(240~200 Ma)是时空上两个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向西可以与南阿尔金—柴北缘早古生代(490~440Ma)超高压变质带相连,向东与大别西北部的熊店和浒湾早古生代榴辉岩(420~400 Ma)相连,组成一条沿中央造山带北部分布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认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部的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应与南秦岭的高压蓝片岩带相连,组成一条分布在中央造山带南部的印支期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的发现,为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西起阿尔金,东至苏鲁的近4000 km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证据。而沿中央造山带分布的两条超高压变质带说明:①中国南北大陆在早古生代就已拼接在一起,其后,又有印支期的俯冲和碰撞叠加,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分布在北部,后者在南部,两者时  相似文献   
137.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1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具有明显局部特征;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震源破裂面积不大,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无明显伸展方向;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从而造成了伽师强震群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38.
地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磁信息系统(CGGIS)研制为例,探讨了其管理和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磁GIS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海量地磁相关数据,而且,可方便直观地再现地磁观测数据,有效地整合地磁相关空间数据并且充分地发掘地磁场变化规律.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的空间型地磁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网络结构、总体结构和功能结构设计以及系统特色功能(如地磁测点点志记功能、测点辅助设计功能,地磁模型成图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9.
以区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关键技术在新疆兵团的示范项目为背景,依托兵团空间信息服务与共享系统,从建立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入手,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的共享管理模式、产品生成模式、用户访问模式和综合服务模式的框架以及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0.
利用GPS基准站数据浅析我国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内GPS基准站1999-2005年共?年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数据,浅析我国的地壳垂直运动。粗略地分析GPS基准站的垂向位移分量时间序列,表明地壳垂直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