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9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1413篇
测绘学   749篇
大气科学   828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2533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359篇
自然地理   66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新疆东天山香山岩体橄榄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东天山香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东天山镜儿泉-黄山镁铁-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由香山东、香山中、香山西3个岩体组成。其中香山中产出中型铜镍矿,香山西为小型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床。香山岩体橄榄石为贵橄榄石,Fo值多为81.90~85.66,Ni含量为638×10-6~2 283×10-6。模拟计算得出香山岩体母岩浆w(MgO)=10.70%,w(FeO)=10.66%,属于高镁玄武质岩浆。香山岩体橄榄石中Ni含量的最大值为2 283×10-6,母岩浆中Ni含量为326×10-6,是由原始地幔发生14%的部分熔融而成。香山岩体在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伴随硫化物熔离,隙间硅酸盐和硫化物对橄榄石作用明显,造成早期结晶橄榄石成分改变。  相似文献   
952.
杨锐  李红  柳益群  雷川  雷云  冯诗海 《现代地质》2014,28(3):501-511
安徽省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以发育一套滨海沼泽-浅海碳酸盐台地环境为主的细碎屑岩至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为特征,灰岩中常见结核状及条带状燧石。燧石多为椭球状和串珠状,部分燧石与灰岩间发育宽约0.5 cm的过渡带。镜下观察灰岩为微晶生物碎屑灰岩;过渡带也多由微晶方解石组成,多数钙质生物壳体被石英充填或半充填,扫描电镜下可见方解石微溶、石英充填溶孔的现象;燧石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石英,生物碎屑类型与灰岩中基本一致,且多被石英交代。岩石学特征表明死亡的生物在腐烂降解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抑制了碳酸钙的沉淀,并使部分生物碎屑及灰泥发生溶蚀,胶质二氧化硅沉淀,形成燧石结核。燧石中w(Al)/w(Al+Fe+Mn)平均值为0.63,远大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的最大值0.35;Fe/Ti平均值为9.5,小于热水成因的最小值20;Al-Fe-Mn三角图投点位于非热液成因区域;燧石中Al2O3含量平均值为0.20%,远高于MgO、Na2O、K2O的含量。分析认为,该区燧石结核的二氧化硅可能来源于陆源物质。  相似文献   
953.
为提高矿井水害防治数字化管理水平,辅助矿井防治水决策,从矿区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煤矿两级防治水管理与决策角度,提出了矿井水害防治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信息流程,设计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即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技术,顶板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系统C/S部分利用GIS组件开发,较好地实现了图件管理,信息提取与分析和模型计算,并通过B/S模式实现图件与数据的网络发布。   相似文献   
954.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储集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组成,其次为微晶白云岩。根据薄片观察、阴极发光、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细—中晶白云岩与微晶白云岩在阴极发光特征方面很相似,都不发光,且在Mg、Ca、Fe、Mn、Sr和Ba含量方面也没有区别。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的细—中晶白云岩是微晶白云岩在准同生期重结晶形成的,控制重结晶的主要因素是引起准同生白云石化的蒸发卤水下渗。这一认识为确定研究区白云岩储集层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5.
周沂  贺灿飞  王锐  王洁玉 《地理研究》2014,33(5):817-830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发达地区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使得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强烈的环境容量制约性和政府规制主导性。为应对这种制约与规制,在城市内部,污染企业向城市边界和环境准入门槛低的区域迁移,使得污染企业空间分布及其所形成的城市污染格局更加复杂。利用2007 年深圳市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OLS和稳健回归分别探讨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环境外部性及其城市内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深圳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企业具有明显地靠近城市外围边界但远离香港、经济特区分布的特征,以邻为壑的污染转嫁将辖区内的环境负外部性扩展到邻近城市,以避免对本城区的污染。同时,废水排放较多的污染企业也有明显的靠近城市环境功能较低的外流河分布的特征。企业所有制性质、经营时间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排污能力,进而影响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另外,不同排污类型的企业空间分布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对于转型期正确制定城市产业结构空间调整政策,合理引导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尤其是避免跨界流域河道等成为转移负外部性的通道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56.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气流体运移的影响。南海北部陆坡区,尤其是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普遍存在流体渗漏的现象,暗示了水合物赋存的良好前景。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内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区域内发育大量流体运移通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地震反射模糊带,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花冠状和穹顶状两大类模糊反射带。模糊反射带的存在意味着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含气流体运移条件,能够为甲烷气体的垂向运移提供通道。神狐海域水合物的钻探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分布与模糊反射带的分布范围具有良好的空间匹配关系,其中,花冠状地震反射模糊带侧翼部与中尺度正断层相连,促进了含气流体的侧向运移,顶部与可能的微裂隙相通,气体可向上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带,形成了水合物藏;而穹顶状地震反射模糊带顶部则通过疑似流体通道与海底沟通,这种结构极易形成气体逃逸而无法形成水合物。因此,不同形态特征的模糊反射带可能对水合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7.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958.
冬季气候变暖对山西省冬小麦可种植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山西省境内较为均匀分布的7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0-2012 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采用累积距平法确定其突变点,以突变点为界分为前后2 个时间段,依据前后时间段等值线的变化分析冬季气候变暖对山西省冬小麦可种植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负积温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通过了α=0.01 的显著检验),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呈现不显著升高趋势;突变后,负积温平均减少了103.4℃,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升高了0.8℃和0.7℃;在3 个指标中,决定山西省冬小麦能否种植的关键因子是负积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小;冬季气候变暖后,平均状况下,冬小麦可种植区域面积扩大了约2.9×106 hm2,扩大52%,80%保证率下,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了约2.3×106 hm2,扩大79%。  相似文献   
959.
密切结合勘探实际,以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为主要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对象,以多学科的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为指导,结合盆地构造演化,通过对奥陶系不整合侵蚀面上下地层组合情况的深入分析,把印模法与残厚法结果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了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恢复的方法思路及其古地貌发育特征,探索了古地貌恢复的新方法--综合法,建立了解释和恢复古地貌单元属性的综合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奥陶系侵蚀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组合可以分别被划分为上薄下薄、上厚下厚、上厚下薄、上薄下厚4种基本型式以及上次厚下次薄、上次薄下次薄、上次薄下次厚、上次厚下次厚等8种子模型;相应的古地貌解释包括了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以及残丘、台地、残台、阶坪、沟谷、浅洼、深洼等11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岩溶高地出现于研究区西南角,分布局限;岩溶斜坡占据了研究区的大部分,其主力地貌单元为斜坡台地与斜坡阶坪;岩溶盆地位于研究区东部,其主力地貌单元为盆地浅洼。  相似文献   
960.
云南永胜期纳盆地的场地放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1年云南永胜Ms6.0地震的57个余震的304条数字地震记录,用线性反演法得出了期纳盆地相对于三道河台频率1.5~20Hz的S波场地放大。有实际放大作用的频率在10Hz以下,期纳台、半屏台和黄泥田台的放大峰值在4.5Hz处,糖厂台和龙门村台的放大峰值在7.5Hz处。所有台的峰值都约为三道河台的两倍。用永胜(基岩)区域数字地震台的记录作参考核算,10Hz以下,三道河台的场地放大约为1,其余台约为2,所以三道河台可作为基岩台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