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754篇
海洋学   314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91.
Abstract: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s were launched for confirming the upper Permian host rocks of the Dajing Cu-Sn Deposit, probing into the possibility that Dajing is a Sedex type deposit during cosedimentation, complementing the deficiency of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going further into substantiating the role of the upper Permian strata in the control of ore distribution. 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work, we reclassified the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e Dajing area and its periphery as shallow fresh water lake and delta. Indicativ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such as ripple marks, rain marks, and mud crack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fossils, were revealed. Having measured the flow directions, performed chemical comparison, and analyzed various sediments from sourceland in the Dajing area by XRF, we consequently redivided the strata into four sedimentary members, among which P2l1 and P2l2 were concluded as significant ore-hosted strata. The upper Permian basin was a lateral rift bas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in the basin are much deeper and thicker in the north than those in the south.
The indicators of special sedimentary facies, such as gravity flow, brine pool and synchronogenic stratiform structure of the ore cannot be found in the Dajing area. There was no growth fault, assemblage of sulfide and sulfate, and no zonation as well.
On the basis of study in this are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aleo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s capriciously flowing shallow lake, which approximated the state of oxidation, we figured that the paleogeography made it prohibitively difficult to form stratiform sulfide deposits which are prone to form in deoxidized environment. It can be ruled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Dajing deposit is a syngenetic deposit during sedimentation.  相似文献   
92.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93.
郝喆 《地质与资源》1992,28(4):394-400
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获取地质环境的破坏现状和采空区特征.按相关规范要求,预测小窑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剖析采空区残留空洞的稳定性,评价采空区的活化潜在威胁,分析采空引起的覆岩三带发育特征,剖析采空区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获取相应地表变形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4.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及区域划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区划所采用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不同, 对它们之间的划分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争议。本文对我国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进行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划分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在指标的选取上应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试图为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胡鹏  黄观文  张勤  燕兴元  李哲 《测绘学报》2020,49(5):557-568
利用GNSS三维水汽层析技术全天候地获取高时空采样率的水汽垂直分布信息,已成为GNSS气象学中一大研究热点。当前,基于单一导航系统的传统层析方法存在观测数据利用率低、观测分布不均等不足。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顾及边界入射信号的多模水汽层析方法,采用香港CORS网观测数据和无线电探空产品进行精度验证,并详细分析边界入射信号和多模层顶信号的引入对层析水汽结果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PS层析方法,本文采用的融合两类多模层顶信号和边界入射信号的新水汽层析方法,兼备边界入射信号和多模层顶信号的优点,可得到更高精度和更可靠的三维水汽信息。  相似文献   
96.
From the latest Precambrian to the Early Cambria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hase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life on the ear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atest Precambria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was obvious and some of them began to form primary s…  相似文献   
97.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下水资源消耗主要源于表土蒸发.而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又与表土蒸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气象局院内,采用自制的笼屉式测渗仪进行土壤凝结水的观测试验研究,测量方法为称重法.并同步观测地表以上50cm处的空气温湿度以及地表和地表以下5cm、10cm、15cm、20cm、30cm、40cm、50cm处的土壤温度.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该区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的基本过程,以及土壤凝结水的转化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
油气包裹体己成为油气成藏研究的有力工具,在划分油气运移充注期次、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反映油气的成熟度及来源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利用油气包裹体及其共生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估算油气藏形成时的pVT条件是油气包裹体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它为更准确地计算油气藏形成的温度一压力条件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更准确的技术手段。研究表明,包裹体岩相学和流体体系的热力学研究仍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油气包裹体的pVT模拟技术尚处于初始阶段,两种软件(VTFlinc和FIT)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经成为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
张红红  徐会文  冯哲 《世界地质》2006,25(4):445-449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无机聚合物硅酸盐和有机聚合物聚乙烯醇(PVA)、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和非水解聚丙烯酰胺(PAM)的防塌能力;由试验得出吸附成膜的速度和保护膜的致密程度是决定钻井液体系防塌能力的关键因素;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是无机聚合物和有机聚合物协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较非水解聚丙烯酰胺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强。研制的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吉林农安、伊通、舒兰和梅河口4个矿区近3 000 m的钻探施工中,孔壁稳定,孔内事故少,岩芯采取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散斑图像相关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方式对正弦波和地震波作用下的海洋平台结构模型振动位移进行了监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同时还与传统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工程可用性,且对试验设备和测量环境要求不高,很适合现场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