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low-salinity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proximate composition,amino acid and fatty acid profiles of Scylla paramamosain.The salinity of the low-salinity-culture group(LC)and maintained-salinity-cul-ture group(MC)were set at 5 and 25 respectively.After rearing for 30 d,the survival rate(SR)of the L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whereas the average daily molting frequency(ADMF)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C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weight gain rate(WGR)and specific growth rate(SGR)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LC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MC group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contents of ash,crude lipid and crude pro-tein in the LC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C group,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except for ash content.A total of 17 free amino acids and 23 fatty aci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muscle of S.paramamosain.The total amino acids(TAA),essen-tial amino acids(EAA)and 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rabs from LC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HUFA,including EPA,DHA,ARA.The percentage of n-3 PUFA and the ratio of n-3/n-6 PUF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C group.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paramamosain rearing at low salinity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R;however,the low-salinity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espe-cially the n-3 PUFA,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osmoregul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32.
1.Overview The 2021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was awarded to three scientists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systems(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cs,2021).Two of the laureates,Dr.Syukuro MANABE and Dr.Klaus HASSELMANN,are climate scientists.This is the first time a climate scientist has won a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and is thus a great encouragement to the entire climate science community,especially young scientists.Because the two winners'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s that led to their award were achieved decades ago,young people may not be very familiar with these works.Therefore,to help young scientis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merit of the fundamental works and to inspire them in their future research careers,on 20 October 2021,the young scientist working group of The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IAMAS-CNC)organized an online Nobel Prize interpretation workshop.Over 400 participants attended the online workshop,and more than 120000 parti-cipants watched the replay.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海上风电整机系统,建立了一体化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在模拟过程中,采用浸入边界法解决风机叶片旋转引起的静动干涉问题,利用改进的守恒式 level set(简称 ICLS)方法捕捉海浪自由面,并使用交错迭代法求解流固耦合方程。通过构建 “风机—塔架—基础”一体化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在一次仿真计算中实现海上风电整机系统的全过程数值模拟,准确求解多荷载耦合作用下“风机—塔架—基础”的整体结构动力响应。以某单桩式海上风电工程为例,验证了本方法能够实现对海上风电整体系统的一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4.
略图调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Visual C 6.0开发工具开发的略图调制系统,内容主要包括:开发背景、系统总体构成、主要功能和应用实例,并对一些技术要点作了原理性阐述,最后简单展望了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5.
油气勘探中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新阐述了古岩溶的概念,同时介绍了岩溶研究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古岩溶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总结,分析了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岩溶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6.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波浪谱分析得到的波浪基本周期与有效周期结果相似。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计算波浪破碎过程中湍动能耗散率的空间分布。湍流强度与波浪的相位密切相关,波峰位置处湍流活动最为剧烈,而且波峰位置处湍流混合区内湍动能耗散率量值的垂向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即出现"湍流饱和"现象,湍流影响深度可以达到波高的70%—90%。计算湍流扩散系数的垂向分布发现,湍流扩散在混合区上部随深度的增大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增加,在混合区下部趋于稳定。作为对比,在相同位置处对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测量的单点流速做频谱分析,发现与该位置处PIV湍动能耗散率结果量级处于同一水平,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7.
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和政治经济中心,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开展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科学价值.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的空间约束方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地面水井实测与地下水模型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4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存在明显的长期亏损,GRACE估计的亏损速率为-7.4±0.9 km~3·a~(-1),而地面水井资料估计的浅层地下水亏损速率为-1.2 km~3·a~1,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亏损以深层地下水为主.2002-2008年,GRACE估计的华北平原地下水亏损速率为-5.3±2.2 km~3·a~(-1),这与华北平原两个地下水模型得到的平均亏损速率-5.4 km~3·a~(-1)十分吻合.通过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模型的独立验证,说明GRACE可以有效评估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量变化趋势.除了长期亏损的趋势项之外,华北平原地下水还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与该地区年降雨量变化特征一致.在降雨偏少的2002年、2005-2009年和2014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显著减少.在空间分布上,GRACE结果表明,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量减少主要发生在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区,这也与水井实测资料和区域地下水模型结果较为吻合.与GRACE和区域地下水模型相比,目前的全球水文模型仍无法准确估计华北平原地下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和亏损速率.上述研究表明,GRACE提供了评估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8.
海陆颜色仪(OLCI)是搭载在Sentinel-3上的新型水色遥感传感器,其对于内陆清洁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的适用性有待验证.本研究以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叶绿素a(Chl.a)浓度为指标,以高原湖泊洱海为研究区,基于2017年4月19日共20个星地同步实验数据,建立了3种可应用于OLCI数据的Chl.a浓度遥感估算模型(波段比值模型、三波段模型以及FLH模型),并估算了当日洱海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选用波段Oa8(665 nm)、Oa11(708.75 nm)和Oa12(753.75 nm)构建的三波段模型最适用于洱海水域的Chl.a浓度估算,其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12.37%,低于波段比值模型的16.04%和FLH模型的13.50%;(2)对OLCI使用的大气校正方法中,基于去瑞利散射的暗像元法对估算模型的适用性要优于6S、FLAASH以及QUAC方法;(3)洱海OLCI影像中近岸水体受邻近效应影响严重,近红外波段Oa12(753.75 nm)受陆地邻近效应影响的距离为1~2个像元,而Oa8(665 nm)、Oa10(681.25 nm)和Oa11(708.75 nm)波段为1个像元;(4)2017年4月19日全湖Chl.a浓度均值为12.15±5.72μg/L,洱海中部水域Chl.a浓度最低(9.00~12.00μg/L),北部水域浓度最高(12.00~22.76μg/L),南部水域浓度稍高(12.00~14.00μg/L),阳南溪与波罗江入湖口受降雨径流的影响出现"羽流现象",导致Chl.a浓度偏低,约为8.33μg/L.  相似文献   
139.
湘黔桂地区发育一套完整的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地层(下江群及其相当地层),是研究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碰撞拼接后华南大陆裂谷盆地演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报道了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清水江组上部、平略组底部及中部变质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763.8±5.5) Ma(N=24,MSWD=0.29)、(760.2±4.1) Ma(N=25,MSWD=0.39)、(759.1±3.9) Ma(N=26,MSWD=0.38)。通过对湘黔桂地区下江群及其相当地层中已有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凝灰质岩石年龄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进一步确定下江群其及相当地层的沉积时限在822~715 Ma,桂北丹洲群三门街组玄武岩是在武陵造山后伸展背景下湘黔桂地区裂谷最大裂陷时期的产物,清水江组与平略组内大量的火山物质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东段800~760 Ma的中酸性喷出岩。结合地层、岩性、年代特征,本文恢复了湘黔桂盆地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的演化历史,并认为该套地层符合建立下江系条件。  相似文献   
140.
古地理学是一门强数据依赖性学科,古地理重建作为古地理学的核心任务之一,着眼于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地理、生物、气候面貌及其演化规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古地理数据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标准化、智能化的数字古地理重建成为可能。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外与古地理相关的代表数据库及团队,总结其优缺点,提出大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古地理重建核心思路:(1)建立标准化的古地理学知识体系;(2)建立开放互动、动态更新的古地理数据库,并利用机器阅读技术等拓展数据来源;(3)建立标准化的古地理学数据质量控制体系;(4)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各类型古地理重建模型,深度挖掘数据;(5)以可实时更新的智能数字地图集或多维动画形式输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