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柯坪塔格断裂西段古地震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坪塔格断裂位于西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的最前缘,以皮羌断裂为界分成东西两段。在柯坪塔格断裂西段开挖了6个规模较大的探槽,6个探槽都揭露出断层,但其中3个探槽的古地震事件不清晰,另外3个探槽有古地震遗迹。通过分析研究,共确定了全新世以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第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于距今约12ka,第2次事件发生于距今约8·6ka,第3次事件大致发生于距今约5ka,第4次事件发生于距今(1·73±0.15)ka以来,很可能是1961年西克尔6·8级地震。这4次古地震事件具有约3~5ka的准周期重复特征。天山南麓有5~6排推覆体,每排推覆体的前缘都发育活动逆断裂,它们向下收敛于寒武系底部的滑脱面,因此,天山南麓的地震破裂非常复杂,这4次古地震事件的震级、发震构造等问题都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目的】面对日益增加的夏季电力气象服务用户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明确用户需求的优先顺序,为有序改善产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Kano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受试者对各项需求点的反馈,并计算B系数和W系数,绘制B-W象限图,得到17个需求点的需求类型和优先级排序。【结果】17个需求点可分为基本型(6个,35%)、期望型(4个,24%)、魅力型(4个,24%)和无差异型(3个,18%)4种类型。基本型最多,无差异型最少,各类型间界限较清晰。各需求点优先级顺序较明确,即用户首先要求产品应准时、内容完整和节点透明,其次要求产品应具备较高的准确率和个性化水平,最后要求产品的美观模块化程度便于高效地抽取使用并及时得到专家支持,而产品是否处于商用化阶段和是否有特色的优先级最差。但值得关注的是D16特色产品的需求点被视为魅力型需求的票数高达20票(共50票),接近归类于魅力型需求(21票)。【结论】应以智能化业务系统建设和提升专家支持服务水平为工作核心来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3.
苏北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苏北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天气分析显示,风暴发生于高湿、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强对流不稳定(3 445 J/kg)和中到强的垂直风切变(0~6 km,18 m/s)环境,这种大气环境非常有利于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发展。雷达回波分析揭示,该超级单体的演化可归结为"孤立单体—经典强降水超级单体—减弱东移"三个阶段,持续时间超过2 h。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成熟期,呈现出典型的倒"V"型缺口、中低层有界弱回波区和反射率因子大值区由低层向高层往低层入流一侧倾斜的特征,相应的雷达径向速度场显示在倒"V"型缺口附近的强降水区中存在一个成熟的中气旋。湿位涡的诊断结果表明:高层干冷空气侵入触发潜在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中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与条件对称不稳定共存,既有垂直对流,又有倾斜对流发生,同时边界层的偏东风入流向暴雨区提供充沛的水汽,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44.
集合预报最优ETKF初始扰动方法设计及其在暴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锦忠  蔡瑾婕  刘畅 《气象科学》2018,38(5):565-574
为改进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方法(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在初始扰动中离散度偏小的问题,考虑引入物理不确定性。使用初始时刻离散度检验两种ETKF初始扰动方案改进的程度,通过动力和水汽条件分析探求改进机制。利用WRF模式构建更新预报系统,选取2014年5月一次暴雨个例进行集合降水预报试验,通过ETKF方法设计两种不同的初始扰动方案。结果表明:在分析循环中引入多物理扰动的初始扰动方案(multi)相比单一物理过程的初始扰动方案(mono)在初始时刻离散度和模拟动力水汽条件以及降水评分上均有较大改进。初始扰动中multi的离散度相比mono整体更优,显然添加了多物理扰动方案的试验对结果有改进作用;在对两种方案的机理分析中,multi对于降水位置的明显改善主要取决于散度及水汽通量散度模拟能力的提高;在离散度分析中,multi方案在强对流区域的改进效果比在整个区域中的更好,而对各变量的离散度和均方根误差之比相当,说明集合预报系统的合理性;对各量级预报结果评分显示,multi方案均呈现较好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5.
席乐  闵锦忠  王仕奇 《气象科学》2018,38(6):739-748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4年3月30—31日发生在华南的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本次飑线过程受高空槽和低涡切变线影响,水汽条件充足,低层垂直风切变较强。模拟结果表明:发展阶段,后方入流缺口开始出现,飑线逐渐呈弓形结构;成熟阶段,飑线后方入流逐渐下沉到地面并延伸至对流区前沿,冷池完全移入残留冷区并加强,配合九连山下坡过程,飑线得以加强。后方入流对本次飑线过程的发展和维持十分重要。后方入流受环境风及中层负压力扰动作用开始形成,随后受对流区后侧中低层涡旋对的影响迅速发展增强而进入发展阶段,反气旋式涡旋的北侧风场促进了后方入流的形成和发展;成熟阶段,气旋式涡旋的南侧风场使后方入流迅速增强。气旋式涡旋区域主要受涡管拉伸作用增长,反气旋式涡旋区主要受涡度倾斜增长作用。涡旋对垂直涡度主要是由低层水平涡度向上倾斜引起,而水平涡度则是由斜压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46.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2013年苏皖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与模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热动力条件下,此次暴雨发生在梅雨锋前暖区,雨带呈现"先带状后串波状"的分布特征,并随锋面南移。前期降水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受两个相继发展的中α尺度的线状对流系统直接影响;后期降水受地面暖式切变线触发,有多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沿切变线串状排列,并不断东移发展。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降水过程中,大尺度非地转强迫作用也是强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地面辐合线产生条带状的低层辐合区,从而产生条带状连续分布的上升运动,形成线状对流系统及带状降水。此外地面辐合线能够在暴雨区形成南北两个中尺度垂直次级环流,这是降水的增强机制。暖式切变线上的局部扰动在低层局部地区产生强辐合,由此沿切变线形成强上升弱下沉间隔分布的现象,局部强上升区使得对流系统于该处得到发展,并形成分散的强降水区。  相似文献   
147.
利用NCEP1°×1°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7日北疆沿天山一带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低槽分裂短波槽与中纬度锋区上中亚低槽汇合东移是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系统,地面冷锋过境是沙尘暴出现的直接原因;前期高温少雨,时值春播期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中层400 hPa至低层700 hPa强冷平流的入侵,加大了热力不稳定;假相当位温锋区的强迫抬升作用,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300 hPa高空西风急流的增强造成锋生和动量下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沙尘暴天气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西北大风区内、Δp3中心前部、850 hPa强冷平流前部以及850 hPa强上升运动区内。Δp3 ≥10.0 hPa、水平螺旋度≤ -300 m2?s-2对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8.
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IHS变换和KL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一方法,制成了广州地区水体污染时空分布卫星影像图,并结合地面实际分析和调查资料,初步总结了珠江广州段水体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污染变化趋势。通过对最新遥感数据的处理,结合区域或流域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源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区域或流域污染预警系统,为污染的宏观监测和研究以及水资源保护的决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9.
Theinfluencingfactorsandmechanismsof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duringrockfractureYU-ZHONLIU1)(刘煜洲)YINLIU1)(刘因)YIN-SHENGWANG2...  相似文献   
150.
玲珑金矿田位于位于著名的招(远)莱(州)金矿带东部,该矿田西靠沂沐断裂带,北临龙口断陷盆地,南为胶莱拗陷,是我国开采最早、最著名的黄金产区。区内构造以断裂发育为特征,主要断裂为破头青断裂和玲珑断裂。构造形式变化复杂,区内受多次构造作用,裂隙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采用坑道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勘查方法,查明了区内地层、岩浆岩及构造、主要矿脉175、48、50号脉及支脉的规模、形态、产状及矿石质量等特征,重新认识并总结了矿山的深部成矿特征及规律,对老矿山的勘查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