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6篇
  免费   1433篇
  国内免费   2088篇
测绘学   868篇
大气科学   814篇
地球物理   908篇
地质学   3131篇
海洋学   1791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405篇
自然地理   84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6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滨海含水层地层损害是指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释放后的黏土胶体发生絮凝沉降,导致地层孔隙被堵塞,引起含水介质的渗透性降低的现象。该文通过絮凝沉降实验和定流速砂柱实验,分析不同离子强度和阳离子价态(一价、二价)对胶体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作为电解质时,絮凝发生的离子强度范围在0.032~0.034 mol/L之间,絮凝时间从82 min减少至39 min;而电解质为CaCl 2,离子强度为0.006 mol/L时,胶体的絮凝时间仅需6 min;钙钠比越高,黏粒絮凝发生的越快。砂柱实验结果显示,含水介质渗透性会随着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加和阳离子价态的升高快速降低。当电解质为NaCl,离子强度分别为0.054 mol/L和0.017 mol/L时,含水介质渗透性降低20%所需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0 min;当电解质为CaCl2,离子强度为0.011 mol/L时,含水介质渗透性降低20%仅需5 min。因为高离子强度和高价阳离子可以加速胶体絮凝,多孔介质的孔吼更容易发生堵塞,研究成果对降低滨海含水层的地层损害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2.
Based on ERA5 reanalysis data and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 including polarimetric radar and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warm-sector heavy rainfall event caused by a convective system with multiple-rain-bands organizational mode over the western coast of south China. In the early st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astal convergence and topography, convection was triggered in the coastal mountainous areas and moved n...  相似文献   
943.
在我国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均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无人机航拍摄影技术以其无人化、全自动化、高效率化、高分辨率化的优势,成为航空遥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简述了法门寺景区1:2 000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实际生产,以实践为基础对无人机航拍摄影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对成果数据的精度分析,验证了无人机航拍摄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4.
国土移动地图系统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依托,基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布的数据服务进行开发,供国土系统各单位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数字城市的建设成果,大力促进国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本文旨在探讨实现该系统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45.
林珲  马培峰  王伟玺 《测绘学报》2017,46(10):1421-143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InSAR基础上提出的多时相InSAR(MT-InSAR)方法,利用同一地区的多景SAR影像对时序稳定点(PS)进行精确分析,极大地降低了大气延迟等带来的测量误差,使得形变监测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到毫米级,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连续监测。本文通过对MT-InSAR技术发展的综述,总结了目前MT-InSAR技术在基础设施健康监测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应用领域,并对未来MT-InSAR在城市应用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6.
张继贤  林祥国  梁欣廉 《测绘学报》2017,46(10):1460-1469
点云是目前摄影测量、遥感、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数据源之一,而信息提取是点云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必经环节。为此,学术界已经提出了大量点云信息提取方法。本文从基元类型、提取特征、特征选择与分类器等3个视角概括了点云信息提取的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出点云信息提取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点明了点云信息提取的6个主要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融合多基元的点云信息提取范式"。  相似文献   
947.
在制图综合中,道路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研究道路选取的智能化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文中在研究道路语义、几何特征、拓扑关系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居民点对道路选取过程的影响,建立道路选取的蚁群算法模型。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8.
矿区多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是建立时间早、长周期运行的水准控制网,期间会经历水准点严重沉降、破坏、新测量技术发展和新应用需求等的影响,需要优化设计。某矿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结合矿区及周边实际情况和道路设施变迁等,合理设计水准路线,利用高精度的SDL1X型水准仪施测,优化升级高程控制网。按照间接平差原理解算所得最弱点精度较高,全网在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均有提升。分析可得,该优化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49.
为了对老挝沙湾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选择了地形、土壤、水利、区位和生态5类13项指标,建立了老挝沙湾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与GIS技术相结合,对老挝沙湾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农用地占土地面积的30.16%,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沙湾拿吉大平原以及湄公河沿岸;宜林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07%,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山区;宜建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62%,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湄公河沿岸,以及交通较发达地区;不适宜用地占总面积的2.32%,主要分布在甘蒙省西北部以及东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老挝沙湾拿吉省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持,同时为老挝今后的土地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0.
Wind shear reflects that the wind field is not uniform, which is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which make the retrieval of the wind field difficult. Based on volume velocity process(VVP) wind field retrieval technique, the intensity of wind shear is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 After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hat rely on the difference of radial velocity to identify wind shear, a fixed difference among radial velocities that may cause false identification in a uniform wind field was found. Because of the non-uniformity in wind shear areas, the difference of retrieved results between surrounding analysis volumes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ment to show how strong the wind shear 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a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 that occurred in Guangzhou,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areas of wind shear appeared with the strength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in other regions and the magnitude generally larger than4.5 m/(s·km). Besides, by comparing the variation of wind shear strength during the convec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new cell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generate when the strength is above 3.0 m/(s·km).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strong wind shear's movement and development is helpful to forecasting severe conv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