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1篇
  免费   872篇
  国内免费   1176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646篇
地球物理   1009篇
地质学   2245篇
海洋学   595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333篇
自然地理   49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2年6月9日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俊辉  徐愫莲 《气象》2003,29(4):53-55
通过分析2002年6月8~9日汉中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表明热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前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空的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狭窄的同一地区,是产生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对2003年2月10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寒潮降温降雨(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高空槽、横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地面冷锋以及地面暖低压倒槽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这次寒潮降温降雨(雪)天气是在高空500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巴尔喀什湖至准噶尔盆地的横槽转竖,冷空气从西北路径东移南下,中低层冷槽与暖式切变线接合以及地面冷锋切入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归纳出此类天气预报的指示系统,对于做好寒潮天气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河南省均匀分布的50个台站自建站至1997年近50年的定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雨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结果显示,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降水过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日大而过程主要出现在3~11月份,冬季仅在豫南一些台站出现,各级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出现最少,夏季出现最多,其地理分布随测站纬度、拔海高度、地形地貌不同有较大差异;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其最大值多出现在冬季,春秋次之,夏季最小,地理位置差异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4.
使用南昌市4家大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肺科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999年呼吸道和脑血管两大类常见疾病的住院病例数,挑选出发病高峰期,对照相应日期的天气图进行分析,发现夏季的低气压和其它季节的冷空气是诱发或加重呼吸道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气温或气压的变化对疾病的诱发或加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求解中性大气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建立了一个时变的三维风场理论模式,利用目前新版的中性大气模式NRLMSISE 00及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式IRI2000作为输入参数给出热层风场. 基于该模式,计算得到中等太阳活动年磁静日风场的变化形态及其受电场和离子曳力的影响. 同时,将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作不同形式的简化,并利用简化模式与本文的模式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性大气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中黏性项以及非线性项(U·Δ)U的作用. 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伪三维风场模式给出的结果更为合理,而简化模式在某些地区尤其在低纬和赤道区不适用,黏性项及非线性项的作用不可忽略. 本文所建立的风场模式将对研究电离层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与热层的耦合过程以及空间天气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上地幔顶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上地幔顶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上地幔项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上地幔顶部折射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阐述了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简析了激光照排机工作原理,提出了激光照排机输出控制接口的设计方法,重点论述了计算机与激光照排机之间数据缓冲、数据传送、数据分离、信号转换的基本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标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标定工作,在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的研究,使用及所得数据的处理中均已成为一个不可少的环节,但缺少有关标定问题的基石性研究和讨论。本文就标定的定义、种类、目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粗线的讨论,以期今后加强这一工作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塔里木盆地是亚洲大陆腹地独特的巨型地质地貌单元,是研究新生代地球系统的天然实验室。新生代以来,它经历 了古近纪海湾、新近纪湖泊—三角洲平原、河流—湖泊—沙漠、沙漠—河流的地质演化过程,古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远程碰撞造山作用,造成盆地的封闭、气候干旱。古近纪以来,海湾盆地西低东高,构造挤压造成周缘山脉隆升和盆地 逐渐封闭,这是盆地演化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新近纪南高北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周围山脉持续隆升,早先形成的河湖 等地质地貌单元不断被周边山脉所封闭,形成塔里木盆地,发育大湖泊。第四纪以来,盆地西高东低,经历了最快速的地 球系统演化,形成中国较大的内流水系以及最大沙漠。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 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周缘新构造活跃,在巨型盆地内发育了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雅丹、干盐湖等多种第四纪的 地貌类型。不同地质因素时空上相互作用,塑造着巨型盆地地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展示了极干旱地区地球系统第四纪 快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0.
对煤中锗矿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以临沧锗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瑞忠  毕献武 《矿物学报》1997,17(4):364-368
本文在综述煤中锗矿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临沧锗矿为例,深入讨论了在煤系地层中形成超大型独立锗矿床的特殊条件。结果表明,煤是锗成矿极有利的围岩,煤能否富集锗主要取决于有无富锗流体与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