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41.
浙北平原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和嘉善县富硒土地资源专项调查中高密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它测试指标,对浙北嘉善表层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土壤总量硒平均值为0.33mg/kg,在干窑——姚庄一带存在约57km~2的富硒土壤(Se≥0.40mg/kg);不同土属硒含量差别不大;硒在土壤剖面中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嘉善富硒土壤以有机结合态和腐植酸态两种形态为主,残渣态也占有一定比例。结合全量硒与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和富硒土壤的硒形态分析等结果,本研究认为高硒背景与有机质吸附对嘉善富硒土壤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改变了嘉善缺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2.
南海区域渔船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使得海洋空间规划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以渔业资源占主要比重。为了对渔业资源监测与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文通过对南海及周边国家2018年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南海区域渔船活动强度时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① 2018年南海及周边国家渔船以区域性分布为主,集中在中国和越南沿海岸100 km以内区域,在秋季11月捕捞活动频繁,全年渔船平均活动强度白天大于夜晚,16:00 PM 时达到最大渔船活动强度; ② 中国在广东省、广西省和海南省各主要港口渔船活动强度呈现聚集性点状分布,渔船活动强度多大于100,部分港口附近海域呈条带状分布,西沙群岛相较南海其他群岛渔船活动强度较大,除越南外其他周边国家靠近南海附近海域部分海湾和港口有聚集式分布,渔船活动强度都小于2; ③ 越南渔船区域性分布明显,在胡志明港口呈现稳定的块状聚集性分布,且一年四季活动强度变化趋势不大,近岸渔船活动强度保持在50~100,越南渔船在中国南海禁渔线内靠近海南省西南部有两处活动较强的块状分布区域,2018年全年在此区域活动频率占采样天数的87.71%,且平均每小时有7~10艘渔船在该海域活动,休渔期内平均每小时渔船数量大于5,给中国南海海域渔业资源造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AIS数据研究分析渔船活动可为海洋空间规划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3.
依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沉积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相对天然气成藏富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沉积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相,亚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和浅湖,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滨湖砂坝、滨湖泥湾和浅湖泥湾;各微相在空间上相互叠置,复合加积;各微相水动力条件的差异造成微相在沉积物成分和组构上各异,导致其成岩作用不同;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处密集形成相互叠置的大面积骨架砂体,构成区内主砂带,成为天然气优质储集层,是有利勘探相带;沉积相明显控制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进而影响着天然气的富集成藏。总之,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优质储集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4.
米槠次生林内4种植物叶片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的DOC和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的平均值为67.90%和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和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的87.40%~94.77%和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的pH值和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的数量和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的DOM含有更多的养分和芳香类和腐殖化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的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北京市湿地现状,结合北京市湿地分布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北京市湿地空间布局。依据布局思想和布局原则,提出了构建"一芯-三带-六团-多点"的湿地总体布局,并就每一项布局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北京市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6.
南京南郊大气湍流统计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11年8月南京南郊溧水大气边界层加强实验站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城市郊区自然状态下垫面大气湍流宏观统计规律,以及湍流动量、热量、水汽和CO2的湍流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不稳定层结下,3方向风速归一化标准差σu/u*,σv/u*,σw/u*,随稳定度参数ζ呈1/3幂次关系;稳定层结下也呈现类似规律;近中性条件下,分别趋近于常数。不稳定层结下,温度、比湿、CO2质量浓度归一化标准差σT/|T*|,σq/|q*|,σρCO2/|ρCO2*|,随ζ呈1/3幂次负相关关系,但结果相对离散,并且相对离散的数据对应着较小的|T*|、|q*|、|ρCO2*|值;稳定层结下,三者ζ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实验期间相对于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在热量平衡中所占比例较大;CO2通量平均值为负,整体表现为碳汇。水汽、热量和CO2均存在水平输送。  相似文献   
147.
提高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能力和观测数据的质量状况成为影响气象预测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和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中国现在业务运行的自动气象站设备并没有内置的故障检测装置,也没有完善的自检系统。但是气象要素(温湿压风雨)的变化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为了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及时有效地判断设备故障。从大量观测数据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故障综合诊断方法。通过使用Apriori挖掘算法,得到各气象要素及其变化量之间的强关联规则,通过实际观测数据验证2012年7月26日08时江西南昌站湿度传感器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148.
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 a(Chl a)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Bering Sea were discussed in July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eawater column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13.41–553.89 mg/m2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118.15 mg/m2 in the study area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Chl a varied remarkably from basin to shelf in the Bering Sea. The regional order of Chl a concentrations from low to high was basin, slope, outer shelf, inner shelf, and middle shel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hl a was grouped mainly from single-peak type in basin, slope, outer shelf, and middle shelf, where the deep Chl a maxima(DCM) layer was observed at 25–50 m, 30–35 m, 36–44 m, and 37–47 m, respectivel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hl a mainly had three basic patterns: standard single-peak type, surface maximum type, and bottom maximum type in the inner shelf. The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of ocean currents ma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Chl a, and the effects were not simple in the basin of the Bering Sea.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 a and temperature,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hl a and nutrients. The Bering Sea slope was an area deeply influenced by slope current. Silicate was the factor that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Chl a within parts of the water in the slope. Light intensity wa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controlling seawater column Chl a in the shelf, where Chl a was limited by nitrate rather than phosphate within the upper water. Meanwhile,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 a and salinity. Algal blooms broke out at Sta. B6 of the southwestern St. Lawrence Island and Stas F6 and F11 in the middle of the Bering Strait.  相似文献   
149.
150.
沂水县北躲庄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沂水县北躲庄矿区处于汞丹山凸起之上,其西侧为马站苏村凹陷,东侧为莒县凹陷。区域地层分布较齐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该矿区地层简单,只出露新太古代泰山岩群柳杭组地层包体和新生代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构造有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构造2种;岩浆岩发育,主要分布有古元古代条花峪单元、松山单元、三官寨单元。铁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柳杭组的顶部,共圈定了7个矿体,矿体呈层状产出,倾向110°~120°,倾角47°~82°。TFe 品位29%~37%。其矿体成因为沉积变质型铁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