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文蛤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了抗癌多肽,研究该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抗癌多肽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地研究其抑制作用机理和抑制效应类型,结果表明:随着文蛤多肽加入量的增大,该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得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112.9 μg/cm3,该多肽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77.03和697.44μg/cm3,说明文蛤抗癌多肽与游离酶的结合导致酶活力的丧失,明显的强于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效应,底物的存在对该酶被文蛤抗癌多肽抑制作用起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2.
123.
Ice krill is the keystone species in the neritic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Ocean,where it replaces the more oceanic Antarctic krill.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of target strength(TS in d B re 1 m 2) with the different body size to accurately estimate ice krill stocks. However,there is comparatively little knowledge of the acoustic backscatter of ice krill. The TS of individual,formalin-preserved,tethered ice krill was measured in a freshwater test tank at 38,120,and 200 k Hz with a calibrated split-beam echo sounder system. Mean TS was obtained from 21 individual ice krill with a broad range of body lengths(L :13–36 mm). The length( L,mm) to wet weight( W; mg) relationship for ice krill was W =0.001 218×103 × L 3.53( R 2= 0.96). The mean TS-to-length relationship were TS3 8 k Hz =-177.4+57log 10( L),( R 2 = 0.86); TS 120 k Hz =-129.9+31.56 log 10( L),( R 2 =0.87); and TS 200 k Hz =-117.6+24.66log1 0( L),( R 2 =0.84). Empirical estimat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S and body length of ice krill were established at 38,120,and 200 k Hz and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Greene et al.(1991) and the Stochastic Distorted Wave Born Approximation(SDWBA) model. This result might be applied to improve acoustic detection and density estimation of ice krill in the Southern Ocean. Further comparative studies are needed with in situ target strength including various body lengths of ice krill.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薄储层岩性、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纵向叠置严重、横向变化快、常规确定性反演方法受地震频带限制难以准确刻画的特点,尝试应用基于MCMC算法的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反演,以提高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精度,并全程应用成岩储集相控制建模,以便从储层地质学的角度加强模型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建立合理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的油藏物性模型。具体实现方法是,首先利用对岩性识别敏感的测井曲线重构拟声阻抗曲线,再以声阻抗为中间变量,对岩性、物性参数空间变异性进行双重变差函数分析,最后基于MCMC算法实现了成岩储集相控制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的三维岩性、阻抗及孔隙度模型,其纵向分辨率为1ms,既可以很好地展现不同期次砂体的叠置关系、隔夹层的分布以及沉积旋回纵、横向演变规律,又可以实现物性变异方向沿河道砂体弯曲方向变化的趋势,同时可对地震资料的多解性进行有效限制。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了2013~2014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基本情况及西部地区绝对重力观测的情况,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果稳定性良好,89.5%的成果观测精度优于±5.00μGal,能够满足"陆态网络"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6.
根据1998~201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流动重力观测成果,给出了中国西藏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年变率分布。结合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和高原湖泊水位变化,估算了由陆地水储量变化引起的区域重力效应。基于50km平滑半径的高斯滤波,给出了测区内15a时间尺度的重力变化空间分布,并初步探讨了尼泊尔Ms8.1地震孕育的重力场长期背景趋势变化。结果表明:1)流动重力典型测点的时间序列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特征,表明测点附近区域的长期重力变化以线性上升趋势为主,反映了区域重力逐年累积增加的背景效应;2)中国西藏及周边区域的重力长期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和分区现象,这与青藏高原复杂的变形构造和动力学系统密切相关。喜马拉雅活动构造带在15a时间尺度上明显呈正重力变化趋势,可能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存在的持续挤压变形引起的地下物质重新分布与调整有关,反映了大震孕育过程中地壳变形和介质变化引起的震区周围应力与能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7.
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化遥感产业发展背景下,遥感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以提高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模式识别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遥感专业应用导向的模式识别课程建设思路,从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设计了以提高遥感专业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从教学反馈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教学思路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模式识别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遥感信息解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8.
针对传统的小波域均值滤波算法在重建之后会产生马赛克效应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开运算改进的小波域均值滤波算法,利用开运算的滤波特性,从几何结构的角度针对性地处理马赛克效应,从而降低马赛克效应对干涉相位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将改进的小波域均值滤波算法与传统的小波域均值滤波算法、InSAR干涉相位图去噪中经典的自适应均值滤波、自适应中值滤波、Goldstein滤波以及非局部均值滤波滤波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域均值滤波算法优于其他几种算法.  相似文献   
129.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步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时代,基于学科融合的复合创新型硕士生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学培养的改革方向.地理学与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地学大门类下的2个一级学科,二者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本文在分析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2个学科当前硕士生培养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2个学科交叉融合硕士生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0.
使用京津冀平原区2000—2019 MODIS 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估算分析近20年京津冀平原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地下水开采数据,分析地下水开采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京津冀平原区植被覆盖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0.017/10 a;京津冀平原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主要为轻微改善和轻微退化,两者占比69.97%,严重退化区占比11.94%,邯郸市和邢台市植被覆盖度退化尤为严重,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占比为5.34%,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沧州、衡水、天津的一些小区县;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不同开采程度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变化,地下水开采对植被覆盖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