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439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51.
利用实测资料对比和FVCOM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利奇马"台风风暴潮在渤海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渤海沿岸的风暴潮过程是由局地风"直接作用"及外部天气系统"间接影响"共同作用引起的,且它们引起的风暴潮时空分布明显不同。在"利奇马"台风风暴潮中,"直接作用"引起的风暴增水在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岸分别约占总风暴增水的2/3和1/2。  相似文献   
152.
开展环境对河流湿地中植物的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河流湿地中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对河流湿地中植物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环境对河流湿地中植物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河流湿地中植物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综述了与河流湿地中植物关系密切的水文情势、土壤和水电开发对其的影响,指出未来对河流湿地中植物的影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3.
王武林  龚姣  林珍 《热带地理》2021,41(6):1199-1208
“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为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可加速经济要素跨国流动,促进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19年37个“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37个“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贸易社团及节点中心性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贸易网络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和扩散性,且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性质,两极分化较为显著;2)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圈层结构特征,德国、中国、美国、荷兰处于核心圈层,是贸易网络的枢纽;3)贸易网络可划分为1个北美社团、1个以东亚国家为主的社团和3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社团,其空间分布表现出连续性特征,各社团内部贸易联系密切,中国是所属社团的核心;4)贸易网络呈现出枢纽辐射式和全连通式共存的结构,强度中心性呈嵌入式的单元格局,接近中心性呈集中连片区块状分布特征,中介中心性的极化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4.
The Bohai Sea is one of the southernmost areas for sea ice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Sea ice disasters in this body of water severely affect marine activities and the safety of coastal residents.In this study,we analyz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ice in the Bohai Sea and establish an annual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predictable mode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From 1970 to 2018,the average ice grade is(2.6±0.8),with a maximum of 4.5 and a minimum of 1.0.Liaodong Bay(LDB)has the heaviest ice conditions in the Bohai Sea,followed by Bohai Bay(BHB)and Laizhou Bay(LZB).Interannual variation is obvious in all three bays,but the linear decreasing trend is significant only in BHB.2)Three modes are obtained from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namely,single polarity mode with the same sign of anomaly in all of the three bays and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82.0%),the north–south dipole mode with BHB and LZB showing an opposite sign of anomalies to that in LDB and strong decadal variations(14.5%),and a linear trend mode(3.5%).Critical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regression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for all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and then an annual hindcas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synthesizing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modes.This model provides an annual spatial prediction of the sea ice in the Bohai Sea for the first time,and meets the demand of operational sea ice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55.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投入使用,重庆开展了北斗系统的应用研究。三星组合定位技术是基于单系统的GNSS定位测量及网络RTK测量技术,以及BDS、GPS、GLONASS多系统的互相兼容、互操作的实现。三星组合定位技术大大提高了重庆丘陵地区及山地城市1∶500地形图测量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6.
FY-2E云导风的算法改进及其在GRAPES中的同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14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全面改进了风云二号卫星云导风产品算法,为评估算法改进后FY-2E云导风资料对我国GRAPES数值模式同化和预报的影响,根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2013年8月算法改进前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观测分布及偏差特征,并利用GRAPES全球模式进行了一个月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观测数量明显增加,观测误差在600~200 hPa有所减小,风的平均偏差在高层减少,更满足正态分布;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北半球和东亚地区风场在300~150 hPa分析中改进显著,风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少;预报结果显示500 hPa高度场预报距平相关系数略提高,均方根误差略减小;说明改进算法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对GRAPES数值模式同化和预报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7.
近15 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和人工生态调节过程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基于500 m分辨率的MODIS-NDVI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均值法、斜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残差法,分析了2001-2015年黄土高原的植被时空演变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15 a黄土高原植被在季度上总体都呈现增加趋势且存在一定差异,夏、秋季植被增加最为明显;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植被NDVI变化在不同季节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高原植被NDVI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并在空间上与降水的相关性显著,与温度相关性不明显;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有双重影响,其中生态恢复工程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快速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8.
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以此为基础,选取目视解译法监测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392 913km2,占高原土地总面积的15.1%,主要包括沙质沙漠化土地、砾质沙漠化土地和风蚀残丘3种类型。沙漠化土地以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为主,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仅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2%。空间上,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其他地区零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沙漠化土地面积逐渐增大,沙漠化程度不断加重。以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数据(面积、类型、程度、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为基础,结合气候、地貌、第四纪沉积物和人类活动等数据,将青藏高原沙漠化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半干旱高山宽谷沙漠化区、藏北青南高寒高原面沙漠化区、柴达木干旱盆地沙漠化区、黄河上游半干旱河流盆地沙漠化区和“三江”流域湿润半湿润高山沙漠化区。  相似文献   
159.
To-date few research h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bi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to characterize urban mixed-use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probabilistic model to integrate multi-source and geospatial big data (social network data, taxi trajectories, Points of Interest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 characterize urban mixed-use buildings. The usefulness of our model is demonstrated with a case study of the Tianhe District in megacity Guangzhou, China. The model predicted building functions at 85% accuracy based on ground truth data from field surveys.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identified building functions. Most mixed-use buildings are located along major streets. Our proposed model can identify mixed-use buildings in a city;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urban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160.
史岚  万逸波  张狄  王茜雯  杨娇 《气象科学》2018,38(5):616-624
以2001—2010年中国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为基准,对中国大陆范围内CMPA(CMPA_Daily)降水资料进行精度评价研究,并与CMORPH1.0(CPC MORPHing technique gauge-satellite)、TRMM3B43V7(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3B43)降水资料精度进行对比,并进一步结合高程、坡度、坡向、坡向修正因子分析地形因子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地貌类型下数据的精度。结果显示:CMPA在年、月尺度上均能较好地反映降水的多寡,与站点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误差波动较为平稳,数据质量及稳定性优于CMORPH与TRMM;从时间序列曲线显示CMPA的精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均方根误差夏季高于冬季,相关系数、百分比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冬季高于夏季,总体而言CMPA夏季的误差高于冬季,由于夏季降水的基数大而导致了百分比偏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较低;分析地形的影响表明,高程、坡度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大于坡向与坡向修正因子;在复杂地形下,高海拔与高坡度地区CMPA精度均有所降低,但降水资料的精度仍然优于CMORPH与TR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