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1249篇
地质学   1147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5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该文用几何光学与辐射传输混合模型研究不连续植被冠层的几何光学反射模型的四分量(承照树冠、承照地面、阴影树冠、阴影地面)的参数化。用一个修正的均匀介质层路径散射(反射与传输)参数的解析算法估计路径散射参数(反射与传输),其中也考虑了冠层间隙的影响。光谱分量特征是不连续植被冠层的传输与反射,背景反照率,以直射光通量与天空漫射光通量比例的函数。光谱分量特征的模型与在美国缅因州Holand采集的针叶林数据吻合。基于LiStrahler几何光学相互遮蔽模型,用参数化的光谱分量特征对老松林和老云杉林的方向反射进行估计,其结果与在不同太阳与观测方向上的PARABOLA测量值匹配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2.
用空间分辨率为1km的MODIS和MISR数据可计算16天BRDF和反照率产品,该文证明了在多数采样条件下,用MODIS/MISR角度采样的BRDF和反照率反演精度在5到10个百分点以内。  相似文献   
103.
POLDER(地球反射极化和方向)仪器在BOREAS实验中曾搭载NASA的一架C130飞机飞行。在BOREAS的南部地区,POLDER获取了各种实验场地上的BRDF测量值。森林覆盖地区的大的热点特征,以及十个地区上的镜面反射分量得到了描述。该文通过POLDER的测量数据,对向常规的光谱特征中加入通过遥感获得的方向性特征后,对各种森林覆盖的分类和区分能力的提高给出了定量化的解。当将方向信息加入常规光谱信息后,采用无监督分类时,类间耦合矩阵的各项显著减小(减小倍数为2-5倍)。这一事实证明了用遥感方向特征可以增强对BOREAL森林覆盖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将要用来处理来自即将开始运行的EOSMODIS和MISR仪器的BRDF/反照率乘积的反照率反演程序包中的BRDF模型在该文中被用来对来自AVHRR数据的SAHEL地区的方向反射数据进行建模。模型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描述观测到的数据。同时也讨论了核的选择和导出模型的参数所含的信息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5.
1991年1月6日法国报纸“Le Monde”和1991年1月8日-10日希脂报纸及电台,都发布了VAN地震预报。根据Varotsos教授寄给希腊公共工作部部长的一封信,并考虑了VAN以前的出版物以及预报地区最近的地震数据,我们评价了此次预报。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东部1974年和1979年溧阳地震是两次中强地震,但属破坏性地震。第一次地震(M_s=5.5)于1974年4月22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第二次地震(M_s=5.7)于1979年7月9日几乎在同一地区发生。两次地震震中位于两断层的交汇附近,在晚中生代到晚第三纪的沉积拉张盆地内。本文利用2°和90°之间的长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远震PD波波形,确定两次地震具有逆冲分量的走滑震源机制。这一机制与较早用P波初动解得到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后者得到两次地震的走滑分量和正滑分量。本次研究的结果是,1974年地震机制是走向126°,倾角71°,滑动角33°。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12km,8.4×10~(23)dyne-cm(1dyne=10~(-5)N)和41bar。1979年地震机制是走向41°,倾角64°,滑动角147°。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7.5km,1.6×10~(24)dyne-cm和152bar。地震学资料与实地调查表明,1974年地震是WNW走向断层破裂所致。1979年地震的断层面很难求解。溧阳地震的逆冲断裂,在中国东部的较大地震中是很少见的。这可能表明在现代的E-W到ENE-WSW向压应力场作用下,构造盆地下方断层重新被激活,而且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07.
地壳形变的研究在评估地震危险性和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地震预报试验场地壳形变观测包括大地测量、GPS卫星观测、光测距仪、形变仪和倾斜。大地测量和卫星测量形变值为10-4~10-5单位,光测距形变为10-7单位,形变计达10-8单位。根据大地测量资料,预测卡什切克、契里克和扎拉纳什—丘普三个地区有地震危险。此地区地表垂直运动速度与过去比较现在达到了最大值,约5mm/a,而通常为2~3mm/a。1992~1995年GPS卫星测量资料也证实伊塞克湖南部的水平和垂直形变增高。根据土尔根站和伊日维什特科维依站形变观测资料的谱分析结构认为,形变值的周期成分既反映了外在因素(气压、气温、降水)又反映了内在作用的异常变化。1978年3月25日扎拉纳什—丘普地震时各条测线形变就出现异常高值。前兆异常可达10-5单位,震中距超过50km。异常时间表现在震前1个月内。  相似文献   
108.
对哈萨克斯坦几次M≥6强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动物(20种)是通过其行为反应的变化对地震作出响应的。另外,在阿拉木图的山前地带(地震活动值大于9),对动物血液学和生物学指数上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9.
微量物质对海洋的大气输入(续二)R.A.Duce等5.5总结与讨论按10°×10°区域估算了全球海洋各含氮物质的大气输入。为了确定计算的可靠性,从特定10°×10°区域估算得到的通量首先与该区域的测量值相比较。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特定海盆和全球海...  相似文献   
110.
文章根据“夏季季风试验”国际计划期间所获得的高空观测资料,得出了中国和东南亚上空夏季季风及其各个阶段的大气水汽交换基本特征的时空规律。所得结果对于完成东南亚水份平衡计算和建立水份平衡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