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326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691.
A constrained total water-use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in some water shortage areas. Managing a constrained water-use quota (T) in water allocation is a challenging goal.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for water allocation under total water-use constraint by utiliz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wsboy model, commonly used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applied economics, and applying it to the Dong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This framework considers T as a state variabl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rather than simply dealing with it as a constraint of multi-objective analysis. Using this framework, it is revealed how different schemes of T play out in water allocation, and water-use warning is provided for each sector and water governor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692.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64,自引:16,他引:164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因 ,因而是全球变化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评述了中国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应把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动态模型、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加以研究 ,以提高中国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93.
张瑰 《海洋预报》2004,21(4):75-80
对于海洋遥感反演中常见的一类非线性反演问题,构造迭代格式进行近似求解。通过给出适当的条件,对格式产生迭代解的收敛性进行证明,并给出迭代的终止原则和步骤。结果表明格式产生的迭代解在适当的光滑性条件下,收敛于原问题的精确解,并且迭代格式在终止原则下是一种正则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4.
多普勒雷达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使用2002年6~7月长江中游地区宜昌S波段多普勒雷达在两次大范围混合性强降水过程中部分时段体积扫描强度数据以及周边100km范围内的7个雨量计整理成10min记录一次的雨量资料,分析了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研究表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可反映出所选区域上空零度层亮带高度位置、回波的垂直变化规律等信息,以此分析降水的类型、云中粒子的发展变化;从雷达连续体扫得到的中、低仰角对应高度上的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变化规律、PPI图像上对应雨量站点上空的回波变化情况及10min记录一次的地面雨量的变化趋势对比来看,发现三者能很好地统一起来,可用来较细致地分析降水云体的变化,有利于在无地面雨量计的地区分析降水量的大小、确定降水类型、估测降水的发展;对无亮带、反射率因子值较大而且越低仰角值越大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区域,对应地面上常有对流性强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695.
王波  张华  王宇  张贵  张文鋆  高瑜  罗为群 《中国岩溶》2020,39(3):319-326
在详细调查基础上,采用系统科学及水文地质分析方法,依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示踪试验、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喀斯特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等剖析论证流域边界,并通过钻探及示踪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对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南东部的水系统边界向北移进行了修正,证实了三塘一带深部不发育的喀斯特是地下水分水岭边界,使得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的径流系统和边界圈化更加准确;(2)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地表水径流特征主要以小江河在水库、河流、伏流间的径流转化过程为体现,地下水在侵溶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上层径流以泉、暗河的形式在泸西盆地底面排泄后转化成地表水,最终汇集于盆地南部、通过工农隧洞及落水洞排向小江,而下层径流则以小江水面为基准,通过深层径流排泄。   相似文献   
696.
抗差部分岭估计及其在GPS快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GPS快速定位中观测资料含有粗差且因观测信息不足造成设计阵“部分病态”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抗差有偏估计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差有偏估计——抗差部分岭估计,并讨论了抗差部分岭估计中“部分岭参数”的选择方法。计算结果显示,新估计与现有的抗差有偏估计相比,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7.
研究海洋污损生物藤壶(Barnacle)不同生长阶段附着强度,可为科学制定藤壶清除规范及设计相关机械设备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浸泡法在湛江调顺岛(21°31''N,110°41''E)实海中挂板,结合形貌观察藤壶生长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剪切强度测试装置,选取网纹藤壶测试不同生长阶段剪切强度。结果表明:试板浸泡10 d,幼体藤壶开始附着;30 d试板表面藤壶覆盖面积约占30%,基底直径1~6 mm,部分藤壶死亡形成空壳;60 d试板约50%面积被藤壶覆盖,试板表面有覆膜,空壳现象加剧,藤壶基底直径最大达10 mm;90 d试板约95%面积被藤壶覆盖,出现藤壶相叠现象,基底直径1~13 mm。藤壶附着生长过程中,剪切强度变化符合“快-慢”的特点,以藤壶基底直径为变量,构建藤壶剪切强度Logistic增长模型,决定系数R2=0.99,说明模型拟合良好。利用构建的Logistic增长模型将藤壶剪切强度划分为速增期(基底直径4.0~6.4 mm),缓增期(基底直径6.4~8.7 mm)及渐停期(基底直径>8.7 mm)3个阶段。结合藤壶附着生长过程,藤壶在附着后采用机械方式清除的最佳清除时期在速增期。  相似文献   
698.
利用GLCM纹理分析的高分辨率SAR图像建筑区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高分辨率SAR图像上建筑区的影像特征, 提出了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GLCM)纹理分析的建筑区提取方法, 该方法由初步定位和边界调整2个步骤组成, 均遵循特征计算、基于Bhattacharyya距离的特征选择和KNN分类流程, 所不同的是2个步骤中分别采用了逐块和逐点计算纹理特征的方式以兼顾纹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文中对不同SAR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选用具有最大Bhattacharyya距离值的3或4个特征可以获得较好的初步定位结果, 建筑区的检测率超过80%, 虚警率低于10%;随着边界调整的进行, 检测到的建筑区边界逐渐接近于真实边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