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3篇
  免费   1949篇
  国内免费   2545篇
测绘学   1052篇
大气科学   1368篇
地球物理   1762篇
地质学   4818篇
海洋学   1305篇
天文学   135篇
综合类   652篇
自然地理   94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变形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顺  阚瑷珂  肖进  胡瑾  向芳  张腾  李文韬 《地球学报》2014,35(4):510-518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发现,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横向分布呈现由NE至SW即从造山带向前陆盆地方向逐渐减弱特征;纵向上明显受早期构造格局和岩石类型约束,在区域上呈现NW—SE向延展的平行岭谷地貌,山峰和谷地的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通过对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应力和变形期次判别探讨,确定构造地貌景观形成的构造期次大致为三期,应力主要来自于NE—SW、SE—NW向,反映该区不仅受到NE—SW向的冲断挤压变形作用,还受到SE—NW向的右旋剪切挤压变形作用,推测是由多期受力叠加改造而成。通过ESR及14C定年确定距今12 Ma以来,该区在500 kaBP、278 kaBP、29 kaBP分别出现三次规模较大的快速抬升运动,提供了与其构造景观形成密切相关的新构造运动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952.
通过计算地层的剥蚀厚度、断层断距,分析了古近纪以后两个最主要时期的构造运动特征,将构造演化与浅层油气藏地化指标、包裹体均一温度、同位素测年等结果相结合,分析了新构造运动对油气生成、运移路径、成藏期次及时间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新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东营组、明化镇组沉积末,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伴有弱的伸展断裂;两次构造运动控制了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浅层油藏的二次充注;深部生成的油气运移至浅层依次经过了NE向基底断裂、东营组砂体、新近系EW向断层,新近系油气分布主要受EW向断层控制。  相似文献   
953.
东沙隆起珠江组生物礁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礁灰岩主要为珊瑚藻灰岩,分为骨架岩、粘结岩及障积岩。研究区生物礁发育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台地前缘斜坡3类沉积相中,生物礁类型可分为台内点礁、台地边缘堡礁及台缘斜坡塔礁,以台地边缘堡礁为主。珠江组沉积早期,东沙隆起发育滨岸砂质沉积;中期海水逐渐淹没东沙隆起,形成镶边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生物礁;晚期海侵台地逐渐淹没消亡,被浅海陆棚泥质沉积代替。流花台地厚度最大,最厚达563m,台地顶面地震强反射使外形轮廓清晰,台地内部中-弱振幅至空白反射,连续性降低;惠州台地厚度较流花台地薄,厚度多大于100m,顶界面强反射轮廓清晰,内部层状反射能量强-中振幅、高-中连续、中-低频,局部空白反射;陆丰台地厚约30m,只有一个高连续的强振幅。生物礁地震响应以丘形、箱型、低丘-透镜状为特征,礁顶常为强振幅,内部为波状、有时见前积结构,翼部可见上超和披覆现象等。  相似文献   
954.
Preparation of reliable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maps is crucial for hazard mitig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However, possibly due to the lack of new data, very few of these hazard and risk maps were updated after their first 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aiming at an ongoing assessm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updating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maps based on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PSI) is introduced.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Arno River basin (central Italy) where most mass movements are slow-moving landslides which are properly within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PSI point targets. In the Arno River basi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d risk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by Catani et al. (Landslides 2:329–342, 2005) using datasets prior to 2002. In this study, the previous hazard and risk maps were updated using PSI point targets processed from 4 years (2003–2006) of RADARSAT images.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maps for five temporal predictions of 2, 5, 10, 20 and 30 years were updated with the exposure of losses estimated in Euro (€).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30 years a potential loss of approximate €3.22 billion is expected due to these slow-moving landslides detected by PSI point targets.  相似文献   
955.
大兴安岭中北段头道桥一带晚古生代整体为弧后盆地构造环境,发育泥盆系—下石炭统泥鳅河组、大民山组与红水泉组地层.研究区泥鳅河组为浅海沉积,化石发育.在弧后拉张作用下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民山组一段细碧岩系,并使地壳下沉,水体加深,在大民山组二段达到最深,为半深海沉积.后期由于陆陆碰撞作用,地壳抬升,红水泉组转为浅海环境,并使该组上部地层抬升出水面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956.
大兴安岭嫩北农场一带出露一套以中酸性火山熔岩为主的晚古生代地层.前人对这套地层划分、时代归属存有很大分歧.原因是:一方面区域上火山岩出露厚度大、露头不连续、区域植被茂盛,顶底多为断层接触或被第四系所覆盖;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于火山岩地层中的化石较少或缺少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本文在新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地层岩石组合对比及锆石U-Pb年代学资料,将这套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为大石寨组.  相似文献   
957.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科右中旗敖兰敖日格一带出露的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选用地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解体后的敖兰敖日格岩体、杜尔基岩体中各侵入岩填图单位的常量元素、区域主要成矿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总结了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及变化规律,探讨了各主要岩体与区域成矿的相关性,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8.
粤北大宝山矿区徐屋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屋岩体位于粤北大宝山矿区南部,是区内花岗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徐屋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成岩年龄为441.2±4.2Ma(MSWD=1.02),表明其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前人年龄数据表明,大宝山矿区存在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2次成岩作用和1次成矿作用,且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59.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云母微晶片岩、黝帘白云糜棱片岩等。采用LA-ICP-MS技术获得的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中锆石U-Pb年龄为413.9Ma±2.7Ma。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及不同时代地质体特征,认为沿红山梁—哈达阳—依克特一带存在一条构造混杂堆积岩带,这套强变形岩石应为构造混杂岩带的一部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构造定位应与嫩江—黑河构造带最后于早石炭世末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0.
全球锂资源供需前景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  唐金荣  张涛 《地质通报》2014,33(10):1532-1538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金属锂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通过分析全球锂资源及其分布、供需现状及锂电发展对未来锂的供需影响,认为全球锂市场在中短期内将由供过于求向供需趋紧转变;长远来看,全球锂资源量大,且随着进入社会领域的锂产品规模扩大,锂的二次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也将增加,理论上可以满足人类本世纪需求。锂的生产集中度过高、国内盐湖提锂工艺有待改进、锂电安全性问题等是制约中国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将锂作为中国的新能源关键矿产,适时建立并启动锂的战略储备,加强高Mg/Li值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的科技公关,加强高性能锂电技术研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