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365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2篇
  1934年   4篇
  1925年   2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同时及其后,出现了岩浆作用过程,它影响到远离安第斯山链的南美地台的大部分。这个岩浆作用过程构成了几种类型的记录:(1)拉斑玄武质侵入岩和喷出岩,如沉积盆地中的熔岩流、岩床、岩墙和基底中的岩墙。最大活动强度出现于中侏罗世至前阿普第阶早白垩世。在大陆的北部,出现局部的二叠—三叠纪拉斑玄武质岩墙。(2)碱性和过碱性镁铁质至长英质岩浆活动和共生的碳酸盐岩,它们出现于巴西Serra do Mar、巴拉那盆地周边以及在亚马孙地盾周边和玻利维亚,呈孤立的小面积出现,时代上大部分属后阿尔必阶。由于此期岩浆作用发生于南美和非洲移开之时,所以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少量的侵入岩是与侏罗纪—始自垩纪火山活动同时的。(3)在前寒武纪末期结束造山作用的地区以及在时代为中元古代的巴西克拉通区,已找到了几个金伯利岩体,少量的同位素资料指出其年龄属中生代。 地质构造影响了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玄武质熔岩流和岩床在克拉通内盆地中下沉较大的内部更常见,厚度也较大。许多前寒武纪断裂受到辉绿岩墙的影响,这些岩墙可以构成岩墙群。其它岩墙明显与古老断裂无关,但是它们位于大陆分离过程中遭受张应力的地区。巴拉那盆地周边的碱性岩浆作用通常受穹窿和断开的单褶的控制。相似的机制——也发现  相似文献   
52.
本文阐述了对Doyon,Bousquet和Page-Williams金矿床腐植质及覆盖层地球化学调查的结果。 研究表明,对Doyon金矿利用腐植质找金无效。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矿化带的1—2米冰碛物之上还覆盖了1米不透水性冰湖粘土及粉砂物。与此相比,在Page-Wi-lliams金矿A、C矿体上,腐植质样品中的金显示出与矿体呈正相关异常。其中“A”矿体覆盖有0.5—1米厚较老的局部移积冰碛物,其上还有数米厚外来钙质冰碛物。矿体上部腐植质中金的异常范围在10—35ppb。C矿体上的覆盖层要薄得多,通常只有不到2米的砂质冰碛物。对金含量变化在10—1360ppb范围内的腐植质异常进行槽探揭露没有发现金矿化。  相似文献   
53.
54.
老金矿的年龄测定F.Robert尉成臣,赵维峰译柳少波,李绪俊校黄金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它是许多类型矿床的主要产品或副产品。历史上太古宙岩石(大于2500Ma)中含金石英脉是金的主要来源。但新矿床的发现越来越难。所以阐明这些金-石英脉矿...  相似文献   
55.
在法国Beauvoir花岗岩中,烧绿石-细晶石族矿物是重要的铌钽矿物之一,主要出现在岩体的上部。大部分晶体为自形,白色、谈黄色或谈绿色,粒径为微米至毫米级。30多个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Na、Ca、U、Nb,Ta、F.从岩体的下部到上部,烧绿石族矿物的Nb/(Nb+Ta)比值呈升高的趋势。这些矿物富含铀,Uo_2含量最高达15.05%,部分烧绿石和细晶石为铀烧绿石和铀细晶石;另一方面,在岩体下部,细晶石中Uo_2含量平均为6.3%,而在岩体上部,烧绿石和细晶石中的Uo_2平均含量为9.0%  相似文献   
56.
57.
58.
引言鉴于土壤水不是自由水,裸地蒸发过程非常复杂。土表和大气间水汽转化量不仅取决于较深土层向上传输水分的能力,还受紧贴地表处土壤水发生汽化的薄土层中水汽向外扩散能力的影响。同时,土壤水文特征曲线的强非线性也要求表达上述界面处质量、热量转化的数值模式要非常全面,对此可采用近界面的垂向分辨力(约1 mm)。  相似文献   
59.
来自加拿大西部盆地的229个点的381个基底样品的放射性生热率值显示出对数频率分布。平均值(A)=2.06(S、D.=1.22)μWm^-3,高于苏必利尔(Superior)(Ca.1.2μWm^-3,Jossop,Lewis,1978)和丘吉尔(Churchill)(Ca.0.7μWm^-3,Drury,1985)省地盾的生热率。如果画出LogA的等值线来显示基底的生热率分布,将见到3个大的生热率相对高值带。一个与皮斯(Peace)河弯的基底构造一致,一个与阿萨巴斯(Athabasca)轴线一致(Darnley,1981)。通过这两个带的古生代构造层的热流没有明显增加的显示。第三个带在萨斯卡彻温(Saskatchwan)西北部,与斯威夫特卡伦特(Swift Current)地区的高热流带一致。艾伯塔(Alberta)地区热注和生热率没有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古生代地层中地下水运动对热流产生了影响,也许也表明了生热的铀、钍、钾同位素仅富集在基底面附近,而并不是富集于整个上地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