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的大面积野外实地考察,系统采样和室内分析测试,并采用质量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较为准确的中国黄土平均化学成分数据.中国黄土相对于下地壳和全地壳较富大离子半径的亲石元素而贫亲铁元素;与上部大陆地壳相比,中国黄土除相对较富Ca.B而贫Na、Nb外,其余绝大多数化学元素的丰度均非常接近甚至几乎相等。由此表明。中国黄土确属典型的上部大陆地壳物质,它不仅为暴露的上部大陆地壳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天然平均样品,而且中国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完全可以作为上部大陆地壳化学成分的代表而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2.
93.
从地震现场早期地震趋势判断工作需要出发,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的48个Ms≥6.0级地震序列的次大地震及第三大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序列的次大及第三大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分布,总体上呈随机分布,其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无关,而与序列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4.
重庆城市地貌图的设计和编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承泰 《地理学报》1993,48(6):544-551
本文从设计意图、设计内容和编制方法等方面,总结了重庆城市地貌制图中取得的一些主要经验,探讨了城市地貌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一次冰雹风暴的CINRAD/SA产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2年9月27日发生在山东东阿附近一次冰雹风暴发生、发展各阶段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反射率、平均径向速度等产品的演变过程。在风暴中, 观测到了低层前侧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 (BWER)、中气旋 (M) 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中气旋在风暴中维持了约90 min, 通过连续时次各仰角高度风暴相对速度产品的分析, 揭示了中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分析表明风暴跟踪信息 (STI)、冰雹指数 (HI)、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 (VIL)、中气旋 (M) 等产品对冰雹有较好的识别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6.
华北中北部地区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华北中北部地区27个地震震源谱的低频水平、拐角频率和25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具体方法是利用研究区的平均衰减模型对记录谱进行路径校正,然后假定每一个地震的ω^2模型,调整低频水平和拐角频率使所有台站场地响应的标准偏差最小,最后给出参与计算的每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17个基岩台中11个台的场地响应在1~20Hz范围内接近1,6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部分频段放大或缩小3倍以上。8个井下摆台站的场地响应形态相同,表现为低频放大,高频部分迅速衰减。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为logM0=17.1 1.13ML,地震矩与震源半径的关系为logM0=19.4 0.0052r。  相似文献   
97.
赵兴兰  刁守中 《地震》1998,18(4):417-422
依据“固定半径法”的定义及原理,对1976年黑山、砣矶震群的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1和标度指数谱f(a)-a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前兆震群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即砣矶震群地震时间多分形结果出现剧变型异常、其表征为q为负值时Dq值大,q为正值时Dq减小且变化幅度大。与此同时,f(a)两端下降,a跨度也较大,而黑山震群地震时间多分形结构没有出现明显异常,Dq-q曲线平缓,f(a)-a谱曲  相似文献   
98.
矿物界面作用与环境工程材料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矿物水界面作用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它控制着世界淡水质量、土壤发生与发展、表生地质作用中元素迁移与富集等过程,是矿物环境工程材料的理论基础[1]。这是因为矿物水界面作用发生于矿物表面,许多环境工程材料是通过材料表面吸附(或共沉淀)作用去清除水...  相似文献   
99.
Th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shows that the magnitude order of metal ions adsorbed onto oxide and silicate minerals in near-neutral solution with low ionic strength is in mole/nm2 as follows: CaCO3 > quarte > hydromuscovite > kaolinite > Ca-montmorillonite > goethite > gibbsite. These minera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surface equilibrium constantsK M of the adsorption reactions, which are the function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s ε of the absorbent minera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tantsK M and mineral dielectric constants ε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lgK M 1 = 7.813-26.15/ε lgK M 2 = 9.030-26.15/ε lgK M 3 =11.63-26.15/ε for the adsorption reaction: >SO- + Mn+≥SOMn-1)+ (n = 1, 2, 3) The first group of minerals include quartz, goethite, 1:1 phyllosilicates and other oxide minerals; the second: gibbsite, brucite and 2:1 phyllosilicates; the third: carbonate, sulphate and phosphorate minerals. The appearance reaction constants have a variation of magnitude ±0.5 for different metal ions with the same mineral. This pr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572091).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马尾藻碱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与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提取到的两种膳食纤维组分重新组合。结果表明,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总产率达27.9%,颜色较白,总膳食纤维干基含量达81.08%,钙含量6.82%,磷含量0.23%,膨胀力为22mL/g,持水力为1250%,质量和功能性指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