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乌鲁木齐河源地气候与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位于乌鲁木齐河源地大西沟气象站40年(1958-1998年)气候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量分布规律与冰川变化特征,得出气候、冰川的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几点结论。表明,在全球性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天山高山区呈变暖,自然降水(雪)资源增多,冰川资源减少趋势;继续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冰川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2.
针对目前常用的反演海底地形方法主要考虑海底地形和卫星测高重力数据线性趋势项而忽略非线性项影响现状,提出了顾及海底地形非线性项的最小二乘配置反演方法.选择日本海某海域作为目标海区,利用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作为输入源进行了方法试算并构建了相应的海深模型,然后以实际船测海深作为外部检核参考,评估了反演模型效能,同时分析了反演模型频谱特征.目标海区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本文仅仅考虑海底地形和重力数据线性趋势项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的海深模型,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利用相同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获得的目标海区反演海深模型检核精度最低分别提高了大约2.5倍和3.5倍,相对精度最高分别提升了9.76% 和13.07%,极大地提升了海底地形建模质量;采用本文方法建立的海底地形模型在研究海域表现良好,反演模型与S&S V18.1、ETOPO1、GEBCO和BAT_VGG模型在研究海域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5以上;在研究海区本文模型检核精度与S&S V18.1相当,远远优于ETOPO1等海深模型;本文模型可有效改善船测海深相关波段信息(本文反演波段范围为15~160 km),其中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构建的海深模型相比重力异常为输入源建立的海深模型改善船测海深相关波段信息更为明显,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变化与北半球冬季阻塞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晶品  刁一娜 《大气科学》2011,35(2):326-338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北大西洋涛动(NAO)主要与大西洋、欧洲及乌拉尔山地区阻塞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NAO负位相时期阻塞活动在大西洋地区较为频繁且强度较强,正位相时期大西洋地区阻塞活动减少,强度减弱,而欧洲阻塞加强,频率增加,同时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活动也显著减少.NAO正指数的增强和减弱对应于大西洋和欧洲阻...  相似文献   
114.
ChineselOeSSischaracterizedbythegreatthicknessandgabscontinuity.ItrererdsQuaternalyclimaticoscillations(Liu,1985).Inrecentyears,scientistshavetriedtOusephysicalorchemicalparameterstOrecostructthepastclimaticchanges.FOrinstance,theparticlesizeisUSedasproxyindicatorforthewintermo~intensity(Liu,1993),stableoxygenisotopicrecordofCarbenatenodulesisusedtoreflectthetemperaturevallationsOfsoilformation(Han,1995),andrnsgneticsuSCeptibilityandCarhanatecontentareughasproxyparametersforsuxnmermourn…  相似文献   
115.
华北地区早期背景地震活动特征与M≥7级大震危险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华北地区第三、第四活动期早期背景地震研究表明,本区早期背景地震空间分布大体勾画出相应活动期内7级以上大震活动主体区域的基本轮廓,而早期背景地震集中区指示了未来7、8级大震的可能部位。  相似文献   
116.
针对难以通过水下采集真实重力数据对重力辅助惯性导航关键技术、算法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与优化,基于捷联惯导反演算法和重力动态测量原理,研究构建了捷联式与平台式水下航迹重力数据实时采集仿真系统,并采用两两采样点间的重力异常之差作为新的匹配量以提高匹配量精度.依据现有器件水平,设置陀螺仪随机常值漂移为0.002°/h,加速度计随...  相似文献   
117.
由现今小震资料研究琼北地区区域应力场和发震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年以来海南地震台网记录的琼北地区的波形资料,采用双差法对103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采用振幅比方法测定震源机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琼北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由震源位置拟合出两个震源断层面,并且计算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的滑动方式.对照历史大震的等震线,WNW走向的震源断层位于极震区中部稍偏东的地方,与等震线长轴方向相同,表明该震源断层是1605年琼山大震的发震构造;高倾角震源断层的北东盘向东南斜下方滑动,对于该盘NNW象限产生强烈拉张,以致出现罕见的陆陷成海现象.另外一条NS向震源断层恰好位于第四系火山岩和第四系盆地交界处,是区域升降运动最为强烈的地方,正断层类型的震源断层东盘下降,与沉积盆地一致.研究表明由现今小震反演的两条震源断层分别与历史大震及构造运动有关,而与浅表断裂并不重合,存在深浅构造不协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8.
贵阳台钻孔应变观测记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2008~2011年Mw6.0以上地震目录资料,统计贵阳台钻孔应变观测资料记录同震效应情况,进行记震能力统计分析,给出了贵阳台钻孔应变观测的记震区域,创新性采用二元统计方法中的Logit模型对贵阳台钻孔应变记震能力进行统计预测.该方法可运用于其他形变观测项目记震能力(监测能力)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9.
平推式岩质滑坡作为一类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典型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以广元市剑阁县坟林岩滑坡为背景,研究了缓倾岩质滑坡的特征、成因模式和变形破坏特征。归纳总结出降雨是降低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滑坡体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价。分析认为,此类滑坡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后缘裂隙水位抬升,裂隙水压力增加,同时裂隙水渗透在滑面上形成扬压力,滑面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滑坡整体失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整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排水为主,支挡为辅的治理措施。在滑坡后缘设置截、排水沟,前缘设置抗滑键进行支挡。工程实施两年来未发现任何变形,达到了治理的目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0.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须组须二段砂岩储层是中国低渗致密砂岩的突出代表,成岩作用对于砂岩致密化具有重要影响。借助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分析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以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或特征的成岩作用划分出6种成岩相;引入视压实率、视胶结率、视微孔率、成岩系数结合孔渗参数,定量评价不同成岩作用强度,区分不同成岩相类型;探索地应用稳健回归方法建立孔渗-成岩系数解释模型;利用成岩系数解释模型解释未取心井参数,绘制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区域分布。绘制储层(孔隙度6%)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有利储层发育区,实现了成岩作用、成岩相定量评价,成岩相的快速预测,并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对于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