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应用CT对42例脑血管病急性期病人进行检查,结果表明:CT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定性诊断中具有首选价值.尤其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实用,对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不如MRI敏感,但应用CT动感观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对无设备的单位更为重要,DSA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型、脑血管狭窄的诊断较特异。  相似文献   
32.
河北张-宣金矿区含金石英脉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达骧  罗桂玲 《地质科学》1994,29(2):151-158
为解决张-宣地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时代,对区内5个典型金矿脉测定了40Ar/39Ar年龄,分别为:1362.0±24.8Ma,963.7±22.3Ma,579.6±8.5Ma,570.8±24.2Ma,167.9±1.2Ma.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形,最低视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依次相当于晋宁运动中期,晋宁运动晚期,蓟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新疆1978年4月22日库尔勒5.8级地震前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和运动学特性的某些短期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讨论了5.8级地震前通过孕震区的小地震的直达波振幅比、振动持续时间比以及波速比的短期异常变化,並且,结合震前短期地震活动异常图象作了对比分析。实际观测结果表明,较大地震发生前,通过孕震区的小震的地震波特性可能出现一些较明显的短期异常变化,因而,对此进行研究无疑对于探讨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的预报途径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36.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37.
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海昆  王忠民 《地震研究》1995,18(4):357-364
本文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数据及大同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后的地震记录资料,在空间能量分布“漫化”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分形方法着重对能量空间分布的局域标度性质及可能的震兆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量分布普遍地表现出多标度分形特性,但相同q值Dq的时间变化或Dq ̄q谱形态变化不明显。中强地震前标度指数谱f(α) ̄α曲线由两端大体对称或右端略低变为左端明显下降,同时α及f(α)数值分布范围扩展、顶点右移。计算机模  相似文献   
38.
任邱油田注水地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邱地区历史上地震少而弱。1976年12月油田开始注水,注水前无微震记录,注水后三个月即有地震发生,随注水量增加,地震活动增强,地震活动特点是:注水量二阶差分Δ~2y_i(正值)较高后一至三个月有地震发生;Δ~2y_i大小与地震强度相关;震中分布受注水井位置控制;地震序例b位为0.65;单台初动符号及振幅比比较一致。初步研究认为:本区岩石为多孔隙岩石,断裂较多,注水使孔隙压力增大,降低了断层面上的摩擦阻力,积累的应力便以地震形式释放。  相似文献   
39.
Guiling Wang 《Climate Dynamics》2005,25(7-8):739-75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greenhouse gas warming on soil moisture based on predictions of 15 global climate models by comparing the after-stabilization climate in the SRESA1b experiment with the pre-industrial control climate. The models are consistent in predicting summer dryness and winter wetness in only part of the northern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Slightly over half of the models predict year-round wetness in central Eurasia and/or year-round dryness in Siberia and mid-latitude Northeast Asia. One explanation is offered that relates such lack of seasonality to the carryover effect of soil moisture storage from season to season.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a decrease of soil moisture is the dominant response. The models are especially consistent in predicting drier soil over the southwest North America, Central America, the Mediterranean, Australia, and the South Africa in all seasons, and over much of the Amazon and West Africa in the June–July–August (JJA) season and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in the December–January–February (DJF) season. Since the only major areas of future wetness predicted with a high level of model consistency are part of the northern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during the non-growing season, it is suggested that greenhouse gas warming will cause a worldwide agricultural drought. Over regions where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sistency among the analyzed models in predicting the sign of soil moisture change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magnitudes of the soil moisture response, indicating a high degree of model dependency in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sensitivity. A major part of the inter-model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of soil moisture response are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相似文献   
40.
王俊国  刁桂苓 《地震学报》2005,27(2):178-183
千岛岛弧地区属于全球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利用哈佛大学测定的千岛岛弧地区地震的矩心矩张量(CMT)解, 分析该地区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特征, 提出利用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的一致性参数a进行地震预测的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MWge;7.5地震之前, 都有一致性参数a降低的现象,a的低值起始的时间在发生大震之前的10多天至110多天, a的低值截止的日期距大震在30多天至2天. 相互之间虽然并不完全一致, 但是差别不大. 这种现象的稳定性, 尚需时间的检验, 但是设想在长达数百公里的地区, 连续发生MWge;5.3的地震的震源机制都与构造应力场一致, 应当不是随机的现象, 而是一种具有预测意义的现象. 当积累的震例足够多时, 则有可能确定统一的评判标准和预测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