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测绘学   369篇
大气科学   524篇
地球物理   457篇
地质学   1500篇
海洋学   32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长江口涨、落潮槽底沙输移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9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分析了底沙输移趋势,结果表明:南小泓的底沙主要是来自口门附近,由于涨潮流强于落潮流而使底沙向上游输移,即SE—NW方向,而南港主槽的底沙主要来自上游,由于落潮流强于涨潮流而使泥沙向下游输移,即NW—SE方向。  相似文献   
22.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通过电镜观察,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褐藻酸降解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并使藻胶层逐渐降解变突,最后褐藻酸降解菌通过海带细胞的壁藻胶层的断裂变突处进入海带细胞内。  相似文献   
23.
坐标相似变换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的坐标转换模型,讨论了大地高的不确定性对应用Bursa模型进行坐标转换的影响。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选择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对北京地方坐标与西安80坐标进行转换,转换精度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4.
土地复垦地籍调绘及数据处理中的MATLAB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为研究对象,详述矿区土地复垦中地籍测量的全过程;以JSCORS技术和全站仪相结合的野外作业方式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深入讨论全站仪野外作业记录格式与CASS6.0不一致时数据的转换问题,详细分析MATLAB与其他传统的编程方式比较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5.
在密闭体系中700℃、压力高达3 GPa条件下进行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产物中的萜烷的变化规律,进而对高压高温下有机质演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力条件下,温度升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压力增加会抑制或延迟油气的生成和有机质成熟;五环三萜烷ββ生物构型转化为αβ地质构型所需能量比烯烃双键加氢饱和更高.高温超高压条件下,研究样品中C24四环萜烷存在4种同分异构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包括10β(H)-降A-羽扇烷、10p(H)-降A-奥利烷、C24-17,21-断藿烷和10β(H)-降A-乌散烷.高碳数烷烃在地幔高压力条件下仍可以存在,这为认识超压盆地的油气资源与深层油气成藏及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
一种基于亮度调制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基于亮度调制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利用HIS变换和àtrous小波变换,根据逐步对亮度分量进行调制的思想,实现了武汉城郊地区SPOT、TM和ENVISAT SAR影像的融合,使融合影像在保持光谱信息、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增强纹理信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目标判读和影像分类等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27.
以酸活化沸石为载体,十二醇为储能工质.制备沸石基储能基元,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等对沸石基储能基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储能基元在2θ=22.50时的衍射峰变强,相变储能材料十二醇和沸石栽体之间仅仅是简单的嵌合关系.储能基元的相变温度有一定的降低,并且熔融峰变宽.  相似文献   
28.
黄山高速公路穿行于皖南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汤口互通A匝道高边坡产生了大范围变形,严重威胁已有构筑物和施工安全。为保证边坡稳定,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并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监测等手段,快速查明边坡结构特征,分析边坡变形机理和稳定性,提出应急治理方案。分析表明,该边坡为层间软弱夹层[JP2]发育的砂泥岩互层型顺向边坡,地质历史上边坡曾发生滑移—弯曲变形,公路施工时对弯曲隆起部位岩体进行开挖,引起坡体产生快速变形,在降雨、开挖等条件下,边坡产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极大。在分析边坡变形机制基础上,应用变形控制理论,确定对边坡采取桩锚结合、综合排水的应急治理措施,并根据变形特点提出了应急治理施工步骤。应急治理措施实施后,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稳定性达到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9.
利国矿区是江苏省重要铁矿基地之一,矿区位于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东延的南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复合部位。铁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闪长玢岩杂岩体与下奥陶统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灰岩中,矿体呈似层状一透镜状等,产状与围岩一致,具层控矿床的特征。笔者主要从成矿地质特征着手,分析总结了该区铜、金矿化特征及主要成矿规律,指出了利国矿区铜(金)矿的找矿方向和有望靶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