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7篇
  免费   1532篇
  国内免费   1640篇
测绘学   1064篇
大气科学   1056篇
地球物理   2552篇
地质学   4929篇
海洋学   828篇
天文学   400篇
综合类   494篇
自然地理   86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674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1113篇
  2004年   1105篇
  2003年   813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络开发的垂线测量数据管理软件的组成、原理、功能、操作及应用,该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易掌握,并能通过多方位、直观的图形表示来反映监测对象的挠度、倾斜、水平位移状态。  相似文献   
142.
长效振弦式锚索测力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效振弦式锚索测力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和配套仪器,并对主要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作了论述:(1)弱激发电路解决频率不一致问题;(2)微小变形原则解决长期稳定性问题;(3)新数学模型提高了传感器准确度,二次仪表提高了传感器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3.
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复形优化原理,提出了基于Bishop法的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分析方法,编写了优化分析程序。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进行土钉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4.
Andesitic pillow lavas containing biogenic, solid bitumen (SB) are a constituent of a Neoproterozoic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Teplá-Barrandian unit, Bohemian Massif) in the Mítov area of the Czech Republic. A black shale formation that is crosscut by these andesitic basalts is 565 Ma old. Carbon disulfide extracts of two powdered samples of SB contain 0.2 and 0.3 ppm of C60, respectively, as determined by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peak assignment based on retention time is fully supported by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I-MS). No C70 was detected, nor was C60 found in two other SB samples from this locality. Other investigated carbonaceous samples from Bohemia (coals and anthracites of Upper Paleozoic age and anthraxolite, graphitoids, and graphite of Upper Proterozoic age) did not contain fullerenes at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detection limit of 0.01 ppm. The absence of C60 in these samples was confirmed by EI-M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fullerene formation involves a primary algal phase, generation of a hydrocarbonaceous mix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series, and their high-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extrusion of basalt. An important feature for fullerene conservation was the enclosure of fullerenes in SB with a structure similar to glasslike carbon, where the fullerene was protected against oxidation.  相似文献   
145.
北京地区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基于北京325米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6.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强震造成的活动地块地壳形变差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1年 11月 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 8 1级地震 ,在地表产生了长度大于 35 0km的破裂带 ,最大水平位移 6m左右 ,为左旋走滑断层。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周围不同活动地块内不同构造部位布设的GPS基准站对地震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位于柴达木活动地块内部的德令哈基准站在地震的当天观测到 7 5mm的同震位移 ,位于川滇活动地块西南边界带的下关基准站在震后 3d发生了 6 8mm以上的明显位移 ,而位于同一地块内部的昆明基准站和位于祁连山活动地块内的西宁基准站、位于拉萨活动地块内的拉萨基准站震时和震后都没有产生明显的位移。GPS基准站的观测资料表明 ,强震所处的活动地块和其相邻活动地块对强震有明显的响应 ,如果相隔一活动地块 ,则受强震的影响较小 ;在活动地块内 ,活动强烈的边界带或其它活动较强的部位对强震引起的地壳形变的响应明显大于活动强度较弱的部位 ;强震对相邻活动地块影响的差异 ,主要与强震所处活动地块运动时对其产生的作用方式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8.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限差分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大别造山带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部地壳初至波的走时层析成像,得到这一剖面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结构图像表明,在南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发现榴辉岩相岩石,其下方3km深度以内的基底仍具有大陆地壳构造中正常的结晶基底速度(6.00km/s左右);北大别地区在整个上地壳保持正常的速度,而在超高压带下方3km深度以下为6.20-630km/s的相对高速异常区,这一现象可能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含量增大有关.同时还表明,南大别和北大别之间至少在上地壳已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的水吼一五河断裂可能是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主要构造分界线.  相似文献   
149.
1.IntroductionUntilnowTibetisstillthearchetypalregionwithcontinentalcollisiongoingoninit,henceitisanidealnaturallaboratoryforstudyingthegeologicevolutionofintracontinentalorogenicbeltandthecrust-mantledeepprocesses,aswellastheinteractionbetweenthemandthesupracrustalmovements.Forthisreason,forseveraldecadesgeologistsandgeophysicistsfromvariouscountrieshavemadeunremittingeffortsinthisregiontoprobeintotheoriginandprocessoftheplateauformation,withavarietyofcognitionsproposed.TheCMPresultsoftheSi…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