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5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2575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523篇
地球物理   1577篇
地质学   4935篇
海洋学   627篇
天文学   179篇
综合类   694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1285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50年   8篇
  1943年   7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6篇
  1933年   13篇
  1928年   5篇
  192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占谦 《地球科学》1998,23(1):59-64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992.
993.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昌明 《地球科学》1998,23(2):215-218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与人口、环境科学汇流,更加注重应用研究,研究目标的多元化,研究地域的扩大化,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有: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矿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客观标准;区域矿产资源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区域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模型系统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994.
995.
以云南元江地区铜矿GIS预测为例,介绍了线型异常和面型异常的找矿有利度分析方法,并给出断裂、物化探异常和地层找矿有利度分析的结果.给出了计算空间相关性的公式,并研究了不同元素化探异常的空间相关性.研究了相关元素的组合异常,论证了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应用组合异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6.
活动断裂带的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田  邓金宪 《地质论评》1998,44(5):547-552
在覆盖区应用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活动断裂是一种新方法,它不仅能较准确地确定活动断裂的位置,还可以确定其产状,规模,活动性及相对强度,甚至可以作为确定断裂力学性质的参考,本文简棕了断裂带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以长江三峡,长春,吉林等地利用该种方法研究活动断裂的成果为例,说明该项研究的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We propose the pseudo-periodicity method and i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indexes for the occurrence time of earlier strong aftershock. We conducted tests of regressive prediction, and the R-value of the tests is 0.45,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998.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tion of cross fault short-baseline and short-range leveling in Western Yunnan Earthquake Test Site (WYETS),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five observation stations of cross fault short-baseline and short-range leveling in WYETS before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February 1996 only Yongsheng observation station (epicentral distance 82 km) located at Chenghai fault shows great variation about one year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the nearest observation station, Lijiang (epicentral distance 42 km); presents great coseismic variation, but does not show obvious anomalous variat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at the other three observation stations. Two methods are used in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and some valuabl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999.
Through detailed field mapping,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Quaternary thrust (oblique) fault-fold belts, namely: the Miaoshan and Hongjianshan fault-fold belts,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south wall's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The Hejiakouzi Quaternary anticline, which is a part of the Miaoshan fault-fold belt, is mainly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old began to grow in the middle part near Hejiakouzi in the mid-late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epoch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s the ends in late Quaternary. Based on the Cenozoic structural features, the genesis of the Miaoshan and Hongjianshan fault-fold belts and the kinematic relation they bear with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000.
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及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