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率先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成果,发达国家做出了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和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综合相关数据信息盘点了上述承诺的实施进展,结果显示发达国家2020年减排目标力度不足,核算规则不清晰,部分国家缺乏减排进展,气候资金的概念和范围尚有争议,现有气候资金规模与承诺仍有较大差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资金机制作用仍待加强,并且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大规模的气候资金支持。发达国家2020年承诺兑现不力不利于巩固多边进程各方互信,且有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之嫌。为此,建议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依托谈判联盟,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履行2020年承诺并提高力度。  相似文献   
982.
基于双频非组合PPP模型,采用常量模型、白噪声模型和随机游走模型对ISB参数进行处理,利用7个MGEX测站10 d的数据进行静态和仿动态实验,并分析3种模型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收敛时间方面,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效果一致,总体优于常量模型,静态和仿动态下分别提升15.4%和29.4%;在定位精度方面,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效果相当,较常量模型在E、U方向上精度提升最为明显,静态下E和U方向的精度分别提升约77.7%和32.2%,在仿动态定位中E和U方向的精度分别提升约66%和43.5%。  相似文献   
983.
硫代金刚烷在原油中普遍存在,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形成过程使其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对目前在硫代金刚烷分析鉴别、成因机制、热稳定性和在油气领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原油中硫代金刚烷主要包括烃源岩生烃演化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作用两种成因机制,其中烃源岩生烃演化可形成原油中初始含量的硫代金刚烷,TSR作用可进一步生成大量的硫代金刚烷;硫代金刚烷的笼数越高热稳定性越高,在高成熟时可以发生热裂解作用;硫代金刚烷随TSR作用增强而不断富集,是TSR作用可靠的分子标志物;硫代金刚烷的δ^34S值通过TSR作用来改变,能够反映TSR作用的成因类型;在未遭受TSR作用的前提下,原油中硫代金刚烷的初始含量和δ^34S值代表着原始烃源岩的特征,可以应用于原油族群的划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硫代金刚烷的具体成因机制和详细的热稳定性界限还不甚明确;应用硫代金刚烷的含量来判识TSR作用时,要结合硫同位素和其他指标参数等结果才最为可靠;硫代金刚烷目前主要应用于TSR作用判识研究,在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方面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84.
东天山维权-彩霞山一带包括觉罗塔格南缘岩浆型活动陆缘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间地块2个Ⅲ级构造单元,该区内生金属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火山岩型和MVT型3种类型.研究区跨越2个Ⅲ级构造-成矿带,已发现一批铜、铅锌、银、铁和金矿床,构成了东天山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集中区和后备基地,其进一步找矿空间和资源潜力仍然很大,是亟需加强研究和勘查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985.
对新疆阿尔泰蒙库铁矿区斜长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了400±6 Ma(MSDW=1.3)的生成年龄,与1号矿体北部黑云母花岗岩年龄相似(锆石SHRIMPUPb年龄404 ± 8 Ma),表明岩体侵位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这些岩体侵入到康布铁堡组中,限定康布铁堡组时代大于404 Ma。同时蒙库铁矿的形成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也限定铁矿成矿时代略晚于404~400 Ma。蒙库斜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钠,Th、La、Ce、Nd、LREE元素相对富集,贫钾,Nb、Ta、Sr、P、Ti具有明显负异常和中等负铕异常(δEu=0.38~0.50)的特点。Na2O/ K2O=6.36~13.3,属低钾(拉斑玄武质)系列。铝过饱和指数为1.03~1.09,为微过铝质。ISr=0.70438~0.70986,εNd(t)= 1.04~2.17,表明蒙库岩体物源以幔源物质为主,有少量壳源物质的混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蒙库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弧环境,处于拉张环境中。  相似文献   
986.
厚覆盖区找矿评价历来是地质找矿的难点。通过内蒙新巴尔虎右旗额仁陶勒盖银矿区的方法实验,认为在干旱、风成沙干扰大的厚覆盖区,选取采样深度40cm、粒度-140目,采用离子电导率(搅拌时间在1min以上)、热释汞(炉温取800℃)、元素活动态的水溶态和吸附态测量可以很好地发现异常。在阿敦楚鲁、哈如勒敖包远景区应用这些方法,圈定的异常比常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吻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  相似文献   
987.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文地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单位。人文地理学的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60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秉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从以人文地理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逐渐向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纵深拓展,形成了文理工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思维和人文地理学科体系,创建了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开拓创新,对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产业区位与区域产业演化、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住房与房地产经济、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村镇发展规划、城市社会地理、时间地理与行为地理、历史地理、旅游地理研究与规划、计量地理、交通地理和交通规划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城乡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继续包容发展,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战略决策的服务能力和人文地理学科在世界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88.
孙超  钟少波  邓羽 《地理学报》2017,72(5):804-816
城市自然灾害的情景推演与应急方案的动态预评估是优化应急决策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的应急救援方案评估往往基于有限信息进行时间片段式的情景推演并采用应急方案的灾后评估。本文在构建基于内涝水淹模型和多智能体城市路况模型的全链条、多维度灾害情景推演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不同应急救援目标导向下多时间刻度的应急救援方案预评估,重点从受损车辆规模和遭受安全威胁人数定量评估基于救援人数、救援时间和救援空间布局原则的应急方案优劣,为灾害情景推演方案和应急决策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基于救援人数规模的应急方案表明,救援力量将优先布局在风险指数高企的区域,包括北蜂窝路、南蜂窝路、广莲路以及莲花桥等路段。在现实情况中及时参加的救援力量往往有限,此类根据不同救援力量数量的空间指向将对最优的救援决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研究也应证了救援力量多寡在应急事件处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基于救援启动时间的应急方案中得出,最优的救援启动时间在45 min到75 min之间,适时的救援启动可以有效规避过早启动导致的救援空间配置不当和过晚启动导致的救援失效两类问题。不同救援空间布局原则有着迥异的救援力量空间配置特点和最优运用条件。  相似文献   
989.
利用1979~2015年NCEP/NCAR发布的月平均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10°S~30°N,60°~140°E)夏季异常水汽输送主要包括两个模态,他们可以解释总的水汽输送异常34%的方差。其中,第一模态(EOF1)表现为异常水汽沿反气旋从热带西太平洋经过南海及孟加拉湾输送到中国东部上空,对应南海、孟加拉湾水汽路径输送均偏多,此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异常水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并伴随显著上升运动,有利于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第二模态(EOF2)表现为异常水汽从热带印度洋沿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呈反气旋式输送,华南上空相应出现气旋式水汽输送异常,并对应异常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有利于华南降水偏多。就可能的外部成因而言,EOF1与ENSO关系密切,表现为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显著偏暖,夏季同期热带北印度洋、南海上空显著偏暖,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异常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EOF2与同期热带印度洋偶极子(TIOD)异常有关,TIOD为正位相时热带印度洋上空出现异常东风,华南上空出现异常气旋并伴随水汽异常辐合,异常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南印度洋。  相似文献   
990.
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I)出现含子矿物型、CO2-H2O型及H2O型包裹体类型组合,而主成矿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变化为相对单一的H2O型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H、O同位素(δD值介于-59‰~-41‰,δ18OH2O值介于-5.47‰~4.00‰)和流体包裹体成分指示,初始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分异热液,但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天水热液的掺入比例显著增大。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2.3‰~4.3‰,指示矿化剂S主要来自于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体系。矿石铅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92~18.794,207Pb/204Pb比值为15.648~15.864,208Pb/204Pb比值为38.909~39.580,数据分布呈线性趋势,且正好落入岩浆铅和地层铅之间,构成一条混合线,它指示了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岩浆源和地层源的混合属性。野外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佛子冲矿床的发育与燕山晚期(106Ma)的花岗斑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该期岩浆作用在矿区内导致了强烈的热液流体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效应。河三和古益两个矿区的矿化类型有所不同,前者代表了产在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而后者代表了远离斑岩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二者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以Pb-Zn为主矿种的岩浆热液流体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