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的城门山铜多金属矿床进行金属活动态找矿试验.结果表明,处于湿润中低山景观区的城门山矿区,上覆土壤中的Au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Cu主要以有机态和铁锰氧化物态形式存在,且在矿体上方它们的活动态率均达到30%以上,能较好的反映深部矿化信息.结合试验结果,在土壤测量中发现了城门山南侧的联盟银金矿化点.  相似文献   
2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在重要成矿带开展深部及外围地球化学找矿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获取无人为活动扰动的自然的、清晰的成矿和成晕信息,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作量,开展矿区及外围土壤剖面的深度与粒度采集试验是必须的。对江西九江城门山铜矿湿润低山丘陵景观条件下土壤剖面的深度与粒度的采样试验研究表明:①土壤采样的深度以40~50cm为宜;②土壤各层Cu元素没有明显的富集粒级,为此野外仅采集-20目(<0.84mm)的样品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3.
老矿区面临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保证矿山长远发展的挑战,对其深部资源量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铜资源量的预测为例,以富Cu地质体为资源量计算对象,通过函数拟合积分和三维地质体可视化模型,探讨用面金属量积分法和三维地质体块段法进行深部铜资源量预测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最后尝试利用这2种方法计算第一空间(0~-500m)和预测第二空间(-500~-1000m)的资源量。结果表明:第一空间2种方法均可行,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储量计算结果十分接近;第二空间资源量预测以三维地质体块段法为宜。当铜矿体边界品位指标分别为0.3%和0.2%时,三维地质体块段法预测深部资源量为57.97×104t和137.58×104t,深部铜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似层状含Cu黄铁矿中(Ⅰ号矿体)。  相似文献   
24.
江西九江城门山铜矿汞气测量找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城门山铜矿系统开展了土壤壤中汞、热释汞、全汞的测量.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破碎带上覆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壤中汞气、热释汞的富集,土壤中汞气的主要源是深部的硫化物矿体.汞异常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下伏矿体的赋存部位.土壤全汞因为本底汞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矿化信息,利用土壤全量汞与热释汞含量的比值来抑制本底汞,突显热释汞,能更清晰地显示深部的矿化信息,是示踪深部矿化信息的有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5.
江西九江城门山铜矿三维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华  龚敏  龚鹏 《地质通报》2010,29(6):925-932
利用城门山铜矿326个钻孔的原始资料信息,通过MAPGIS-TDE三维可视化系统建立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城门山铜矿深部主体岩体是晚期的石英斑岩,早期的花岗闪长斑岩是石英斑岩的大"捕虏体";赋存于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假整合面和裂隙带中的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往深部产状变缓,有往向斜核部发育的趋势;城门山铜矿深部应以寻找斑岩型钼矿和似层状含铜黄铁矿为主要找矿方向,第二空间(-500~-1000m)约有50×104t铜资源量(Cu≥0.3%))和20×104t钼资源量(Mo≥0.04%)。建议在矿区0-102勘探线剖面上实施深部钻孔工程。  相似文献   
26.
赣南葛廷坑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南葛廷坑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7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 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94±16)和(1588±13) Ma。等时线初始187Os为(0001±0055)ng/g,MSWD=17。葛廷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90 Ma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7.
龚敏  文斌  王德胜 《岩土力学》2012,33(6):1822-1828
穿层抽放是一些高突矿井常用的瓦斯治理手段,在穿层抽放时采用爆破技术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抽放效果。以重庆市南桐矿穿层爆破为背景,建立了穿层深孔爆破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抽放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各爆破孔、控制孔动应力的变化以及爆破应力场强度与抽放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穿层抽放的特点决定了爆破孔与抽放孔的布孔方式。由于炮孔斜穿煤层,煤层各断面动应力场分布极不均匀,药包中心控制孔所受动应力为控制孔中最大。在南桐矿薄煤层试验条件下,药包长度为3.2 m的爆破孔平均破坏半径为0.57 m,较其他两排炮孔大20%以上。炮孔中药包长度是影响瓦斯抽放量的重要因素。爆破孔的平均单孔抽放量较控制孔高55%,爆破钻场较非爆破钻场平均单孔流量大49%。  相似文献   
28.
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高精度的分析测试技术位支撑,在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及外围开展建立已知矿区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定量模型,建立深部成矿成晕机制与地表地球化学示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9.
以沱江水系源头流经含磷、含煤地层的绵远河和石亭江为研究对象,以一级阶地早期水系沉积物和河床中现代水系沉积物为采样介质,分析了含磷、含煤地层中常富集的Cu、Pb、Zn、As、Hg、Cd、Cr、U、Th等有毒有害元素.富集因子和水系表壳岩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①绵远河上游龙门山区的现代水系沉积物遭受了显著的Cd、Hg、U富集,主要为磷矿、煤矿开采及相关工业影响所致;进入成都平原后,上游含矿地层及矿业活动对水系沉积物的影响减弱,水系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流域表壳岩系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的正常组成,Cd等元素均为轻微富集.石亭江仅Sr出现显著富集.②龙门山表壳岩系"正常源"的化学组成控制了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背景化学组成.而含磷地层、含煤岩系"异常源"由于层厚及出露面积有限,仅在矿区周围形成Cd、Hg、U、Sr、Ba等元素的局部高值区,对成都平原沉积物的影响仅在两河汇入沱江之前.  相似文献   
30.
华南是我国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重要分布区,但鲜有三叠纪岩浆岩形成的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报道.小坑高岭土矿床是赣南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风化型高岭土矿床,远景资源量超30Mt.本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岭土矿LA-ICPMS锆石和独居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精确限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和岩浆源区.锆石U-Pb法厘定该矿床成矿原岩年龄为231~230Ma.独居石为岩浆成因,其U-Pb年龄为230±1Ma.晚三叠世锆石εHf(t)=-19.9~-1.2,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2228~1198Ma.Hf同位素及1018~987Ma的继承锆石表明小坑矿床成矿原岩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基底物质的熔融,且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小坑高岭土矿床的发现表明华南地区晚三叠世含电气石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可形成优质高岭土,拓展了高岭土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